4月20日修订通过,将于5月1日起施行的职业教育法提出,“国家优化教育结构,科学配置教育资源,在义务教育后的不同阶段因地制宜、统筹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协调发展。”
这是该法实施25年来首次“大修”。相比之前的职业教育法,修订后的职业教育法取消了“分流”的提法。对此,很多人解读为“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
从家长角度出发,“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似乎是一个好事。大家都知道,现如今能够进入一所普高学习,难度有多高。随着中考录取的调整,有近一半学生都无缘普高,录取率仅为50%,有些地方甚至更低。
一方面是因为国家对于普职分流的推行,另一方面是优质教学资源太少,高中学校数量远远无法满足升学的需要。
那么“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或许意味着能让更多的初中生读上普高。这对于家长而言,在初中阶段的学习或许不需要再“卷”了。
但现实确实如此吗?这次修订意味着什么?
1.职业教育法的修订并不意味着“取消普职分流”,普及高中
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一直被认为“低人一等”,高分学生进普高,低分学生进中职。本次修订,并不意味着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大力发展普高,而是将中职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转变中职发展的思路,将职业教育办成与普通教育平等的类型教育。
在本次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中明确,“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是属于误读。
本次改革的职业教育法,更大的意义在于就给了家长和学生更多样的选择,你可以选择普通高中,也可以选择与普高具有同等位置的职业教育。不管是哪一种选择,学生都可以获得发展的可能性。
2.优质教学资源不足,仍然存在竞争
教育的内卷核心其实就是竞争。职业教育法的改革,很多学生有了更多的选择,家长或许可以松一口气,但却不会完全放松。
一方面是,在庞大的升学需求面前,优质的教学资源并不充足,依然存在着激烈的竞争。为了进入重点高中、中职,享受更加优质的教学资源,学生仍然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另一方面,初中到高中的升学压力得以缓解,但进入高中,面临高考,也意味着更大的升学压力。考大学,上本科,依然是每一个家长和学子的期盼。
这次的取消普职分流,显然能够减轻学生和家长的焦虑一定程度降低,分流给学生们带来的学习压力,对教育界的内卷减轻也一定有所裨益。 但如果学生以后还想走知识研究的道路,那就一定要努力学习,进入一所好的普高。中考依然重要,更努力才能争上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