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中考,高考是孩子的一道坎,那么作为家长,择校便是你的一道坎,特别是孩子还小,不懂得如何择校,而自己也是出于迷茫状态,不清楚在对比学校的时候该考虑些啥,那么今天就为大家分享一些过来人的择校经验,大家可以参考下以下四个要点!在择校的时候更多方位的考虑!让家长们少走弯路!
一、选自己孩子性格相近的学校
7个直属校无论从校风、师资还是环境来看,没有一个学校是差的,家长要为孩子选一个合适孩子性格的学校。南开的教学理念是非常自由民主的,老师管得不严,要求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较强,这一点上西附是跟南开最为相似的。如果非要把学生的性格与学校校风联系起来,有一句很通俗的话可以概括:“熊孩子送到八中,高智商孩子送到南开,中规中矩的的孩子送到一中。”
二、二类重点中学也是好选择
中考之后最重要的是择校和择班,这个第一要看成绩,第二就要看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孩子可能在初中时数学能上140分,但是高中的数学就只能考100分了,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初中和高中的学习完全不一样。家长要看清初高中的差距,注重衔接问题(初高中的理念不一样),孩子的潜力问题(初中接受的教学),心理问题(如果进了好校好班,牛娃成堆,孩子的心理能否承受得住)。所以不要一味盲目地往直属校扎堆,其实11中,18中,求精这些的二类重点中学也是对孩子未来发展的一个优质选择。
三、家长站得高,孩子才走得远
孩子在初三时,心理压力会逐渐加大,当家长感受到孩子压力大时,首先,家长不要紧张,更不要给孩子压力,帮助孩子分析问题,制定计划,分析孩子学科上的长处和短板,最后再解决问题;然后,家长要主动跟班主任和科目老师沟通,找到孩子问题的根源,和班主任一起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最后,可以带孩子去看看其他学校,甚至可以进行一次短期的旅游,让孩子的心理舒畅一些。
四、能签约就签约,至少是个保底
学校在掐尖和招生方面早就有动作,但是很多家长并不了解。其实家长可以自己主动一点,带着孩子的初二期末成绩以及初三的月考成绩(重要考试的成绩)去学校招办交资料。如果拿不到成绩,可以跟招办说孩子去参加他们学校的一次考试等等办法。不要怕累,不要怕被拒绝,往往在这个过程当中,家长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如果你去某个学校签约,代表你孩子还是想读那个学校的,如果中考感觉考得好,可以上更好的学校,就填另外的学校,大不了少了几千的保证金而已,所以没有束缚志愿填报的问题。能签就签吧,至少是个保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