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面试的时候很容易出现紧张尴尬的情况,想要避免出现这些状况,我们要注意的事项你知道吗?下面是大黑猫文档网小编整理的相关资讯,一起来看看吧。
距离2022年上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面试还剩不到一周的时间,经过了前期努力的复习和备考,相信大家都已经做好了考前的各项知识准备。但是在面试中良好的心态也是必不可少的,学会自我调整可以把压力化为动力,消除负面情绪,那么到底应该如何调整考前心态呢?
小编帮大家总结了几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调整动机,适当应对
很多考生在考前一段时间,会产生极大的心理压力,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从而发现自己怎么看书也看不进去,刚背诵的知识点却怎么也想不起来。这就是产生了考试焦虑症。而很多考生的考试焦虑症正是因为对考试的期望太高,学习动机过强造成的。根据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提出来的动机规律,动机过强或过弱都不利于学习结果。中等强度的学习动机最有利于学习。考生应该静下心来,好好整理自身对考试的态度,合理调整自身对考试的态度和动机。如果对考试抱有过高的期望,应该要对自己的应试能力要有正确、客观的估计,从实际出发,确定适当的考试目标和期望值,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切勿好高骛远和与人攀比。因为如果目标定得过高,会因难以达到目标而增加考试焦虑,影响水平发挥;但如果目标定得太低,就不能激发人的潜能,也会影响能力的发挥。
激发考试自信心
自信心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它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心态是积极还是消极。应考时如果缺乏自信,必然会影响水平的发挥。很多考生在考前会出现怯场、害怕的情绪,进而开始胡思乱想而影响了复习和考试。更有甚者,在考试当天因为认为自己是肯定无法取得好成绩的,就直接放弃考试,这都是因为考生缺乏考试的自信心造成的。考生可以采取心理暗示法,如每当走路时,有意识地抬头、挺胸、快走,同时默念“我行,我一定能考好”。这种自我暗示不但能增强自信,还在考试中有一种十分重要的潜意识心理,那就是在大脑中形成新动力定式一一考试必胜信念形成,就会激发大脑潜能和灵感,在考试中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调整自我意识来提高自信心。首先是自问在复习或考试期间自己担忧的问题是什么,或自己有没有消极的自我意识等,最好写在纸上。然后是对上述问题自问及分析,哪些是不合情理的,如盲目地认为或自己过分担忧,这次考不好或某一自己的弱项课没有复习好,把这些想法当成了结果,这显然不合情合理,应放下包袱。三是放下包袱轻装前进,本身就是提高了自信,而努力把力补上,又大大增强了自信。总之,提高了自己意识,向自我挑战,树立自己的新形象,不断增强自信,进行复习与应战考试。
专注过程中的每一步
考试不能代表一切。考生应从心态上淡化考试的神圣感与高不可攀感,集中注意力关注如何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在应对资格证考试时不要把问题想得太复杂和困难了,进而无端地给自己预设心理障碍,让自己还没开始就先怯场了。只要你别把考试看得那样神圣,那样高不可攀,你学习起来、应对起来就会轻松很多。专注过程中的每一步,每一个同学从备考开始,每天都在为考试作着准备,每天都在一步一步走近考试。考试只是一次比较大一点的检测而已。结果固然重要,但过程也会很美。
养成正常的作息规律
正常的休息是保证考前身体正常运转的前提条件。考前更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因为考试紧张,夜不能寐,导致考试失败是最可惜的。在考试前,许多学生挑灯夜战,以牺牲睡眠时间去进行题海战术,这种情况将会导致得不偿失。前一天睡眠不足,第二天大脑就处于半休眠状态,思维就处于抑制状态,结果复习无效率,考试就发呆。心理学家认为,一个人如果长时间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下,大脑中枢会相应建立起紧张思维运作模式,使人能适应长时间的紧张工作学习。如果突然停下无事可干,原来的生物钟就会打乱,思维运作模式就无从所适,考生会产生失落、不安和心慌等不适的心理现象,所以考生在考前还是应该按原来正常的作息时间作息。
笑对考场
人的表情与内心体验是相互促进的。笑与自信的体验是一致的,相互促进的,充满信心使人微笑,微笑使人增强信心。考前与考中微笑,内心就会自然滋长自信的体验。无论最终考试结果如何,都请大家保持一颗平常心。勿以物喜、勿以己悲,坦然面对一切可能发生的事情。那么无论你将来遇到什么样的顺境或逆境,都能够泰然处之,并且最终一定能够收获人 生最美好的果实。
最后,希望每一位考生都能眼里有光,心里有海,目之所至皆是星辰大海,心中所期皆有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