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脚步声越来越近,学生们也都进入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每一年的高考都牵动着每一个家庭的心,在这场公平的竞争中,谁能拔得头筹用知识改变命运?
高考作为学子们心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自然是备受关注,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高考也是历经调整与改变,而2022年更被坊间称作“高考最难年”,真实情况又是如何呢?
为何称2022是高考最难年?都说今年的高考难度直线上升,让考生们感到非常的焦虑与恐慌,其实每一年都会有传闻今年的高考难度不小,一个是要引起考生们的重视,另一个也是对当下高考环境的分析。
要知道2022年多地又出现疫情,不少地区的学生都面临居家学习的处境,上课方式也变成了线上网课,对于不少高三生来说其实很吃亏。
网课教学远不如线下教学更渗透的全面,有很多学生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对于网课的接受程度也是不好消化,因此导致复习的节奏轨迹被打乱。
还有不少学生在家里缺少学习的氛围,没有学校的环境好,自主学习性差所以导致复习的效率也不高。
不过称2022年为高考最难年,也是因为有三大调整让难度升级,同学们要清楚了解趋势。
“三大调整”让难度升级,学生要跟上变化之所以称2022年高考难度大,实际上是这三大调整让难度升级,学生们要跟上变化。
高考人数的增加:据悉2022年的高考人数将突破新高,相比于历年参加的高考人数上有大幅度增长,有望突破1100万大关。
而这里也包含了部分复读生,所以竞争非常激烈,激增的人数也让学生们的竞争更强。
选科的新高考模式:有不少地区开始实行新高考模式,撤销了原来的文理分科,很多考生们也难以适应变化调整,报名阶段也在选科上吃亏。
虽然选科更加自由,但是学生们更难预测把控,再加上赋分制的影响,高考的竞争十分严峻。
考题题型更加灵活:针对新高考政策的调整,考题的难度也发生了变化,从前大家基本上都去花时间背一些传统的知识点,而现在的题型都变成灵活应用类。
尤其是文科方面,理解能力还有思维上都更加活跃,不是死记硬背就可以拿到高分,所以很多考生还没适应这种模式,对于得分也会有一定影响。
高三生们应如何应对“高考最难年”?2022年或许真的是大家口中的最难高考年,不过学生们也要见招拆招,针对这些调整与变化作好应对。
高考人数的增加并不代表你就会被落下,只是多了一些并肩作战的伙伴,学生们应该放平心态积极应对。
针对新高考的模式,根据自身的学科弱势和优势等进行合理选择,冲刺阶段中应该重点补习弱势的那一学科,那一科目也是最好提分的内容。
复习阶段不要只顾着自己擅长的学科来,都应该按照比例重点分配学习计划。虽然题型难度改变,以考察学生思维能力为主,学生们也要多多创新,开发自己的思维。
应试教育转型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这是重点考核,未来更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而不是只会背书的学生,高三生也要遵循这个原则,迅速改变自己的学习模式和方向。
每一年高考都是挑战,学生们要放松心态虽然高三生们要面对不小的挑战,但是不要让这些变化和调整打乱了自己的学习节奏。
各地的中学都在有序恢复课堂教学,回归校园的高三生们更要把握利用好时间,最后的冲刺阶段也是很容易逆袭的环节,不要轻易就放弃,松懈自己的学习节奏。
没有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赢家是谁,所以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心态,不被大环境所影响,多去想积极的一面,谁能笑到最后坚持到最后,谁就站稳了胜利的高峰。
高三生们不要轻言放弃,规划好学习进度还有生活安排,劳逸结合做好复习还有休息,沉着冷静才能让你在考场上更加稳定发挥。
不要提前乱了阵脚,高考的难度取决于你的心态,管它是什么年,勇于拼搏的人一定会收获惊喜,祝大家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发挥出最好水平,加油!
1
以前读初中的时候,会觉得比较轻松。因为初中学的知识都比较浅,除了偶尔对某些问题需要深入讨论之外,基本不会遇到很深的问题。但要知道,上了高中,我们面临的问题不再是那么简单和具体,高中是我们在思维上的一个飞跃,我们必须要抛弃以前的定向思维,而去学会从不同的角度认识和解决问题。起其根本所在就是:相对初中的学习,高中的学习跨越了知识和能力两大台阶。高中的知识内容与知识结构与初中相比出现了两个飞跃: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大大提高。在能力方面,高中的学习对同学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抽象概括思维能力、逻辑推理思维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自学能力等等都要求有较大的发展和提高。
从初中阶段进入到高中阶段,在学习上要跨上一个较高的台阶。为了顺利地跨越这一台阶,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要以新的、不同于初中的学习方法,学好高中的课程。一个人确立自己的理想并不难,难得是有一个为实现理想而攀登的规划和决心。为此,制定一个高中三年的规划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写下了这份高中三年学习计划书。
(一)高中六个学期的分析和自我目标
为实现以下规划必须做到:树立信心,满怀激情,走好成功第一步。切忌盲目激情,要有计划分步骤的学习,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
1、高一上半学期是一个初中走入高中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目标是:积极适应各科老师的教学方法,迅速吸收新知识,同时稳住脚跟,一步一个脚印地进步。所以我这个学期的目标简单来说就是四个字:适应、稳定。
2、高一下半学期是一个适应后的寻求及养成期期。这个时期由于对自己的学习态度、方法、能力有了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因此对各学科特点有了一定掌握。这个时期的主要目标是:重点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做到循序渐进地、有规律地学习,全面发展,形成自己的优势学科。简单来说就是:养成、规律。
3、高二上半学期是一个定位起飞期。此时,高中生活早已适应,学习方法、习惯已经成熟,所以,这个时期就要开始有所突破。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目标是:进入一本梯队。
4、高二下半学期是一个稳步发展期。有了高二上半学期的起飞和突破之后,又要开始稳住脚跟了,这时要全面地、客观地看待自我和他人,毕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个时期最主要的目标是:稳定自我水平,基本确定自己在年级的学习地位。
5、高三上半学期是一个扎实复习期。经过高二的认知后,自己的学习地位也稳定下来,不再轻易后退。就要完全静下心来稳扎稳打地复习。此时也要注意调整心态,摆正主观态度。时刻保持新鲜的自信心、坚韧的性格。不要受客观环境的影响,履行自己的计划,做到步步为营。
6、高三下半学期是一个加速冲刺期。可以适当地做些拔高。要全面解决自己所面临的问题,查缺补漏,扫除残敌,不留后患。还有此时心理素质也很重要。时刻摆正心态,注意情绪的变化,做到自我及时调整,自我鼓励和认定。就如爱迪生所说:“自行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二)我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1、预习
预习最重要的是能发展我们学生的自学能力,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增强独立性;预习可以加强记课堂笔记的针对性,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要在测览教材的总体内容后再细读,充分发挥自己的自学能力,理清哪些内容已经了解,哪些内容有疑问或是看不明白(即找重点、难点)分别标出并记下来。同时适当地一些课前的习题练习,逐步了解知识点。这样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为听课“铺”平了道路,形成期待老师解析的心理定势;这种需求心理定势必将调动起我的学习热情和高度集中的注意力。
2、听课
听老师讲课是获取知识的最佳捷径,老师传授的是经验证的真理;是老师长期学习和教学实践的精华。我制定的听课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A)做好课前准备,即预习。精神上的准备十分重要,保持课内精力旺盛,头脑清醒,以及对探求知识的极大兴趣,是学好知识的前提条件。
B)集中注意力。思想开小差会分心等一切都要靠理智强制自己专心听讲,靠意志来排除干扰。
C)认真观察、积极思考。不要做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作老师的合作者,学习的参与者,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积极性,紧跟老师讲课的思路,对老师的讲解积极思考。结论由自己的观察分析和推理而得,会比先听现成结论的学习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