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各地将陆续迎来中考,这也是“双减”政策实施后的首次中考。此前,教育部办公厅印发通知,对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进行部署。
中考命题有哪些新要求?“双减”之下学生如何备考?未来中考又将发挥怎样的育人导向作用?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命题
杜绝偏题怪题,巩固“双减”成效
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2022年中考命题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严禁将高中课程内容、学科竞赛试题以及校外培训内容作为考试内容;增加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试题,坚决防止偏题怪题。
这样的导向已在各地中考模拟考中显现。
“文学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题中设置了探究延伸类题型,强调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作答。”在重庆市中考模拟考中,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校教师黄黎注意到,命题方向与语文教改强调的“创设真实情境”相符,考点更加“回归课本”。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永安中学教师李晓芬发现,试题中多了时政、美育、科技等元素,“更多试题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识系统性、综合运用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
辽宁省沈阳市虹桥初级中学教学校长孙劲也有同样感受:“核心素养不是空谈。各学科模拟试题充分体现了对学生思维过程、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的考查。”
变化背后,更有深意。
“中考改革与‘双减’是相互关联的系统改革。”北京市第十一中学副校长强丽红说,“命题方向的变化,对于促进减负提质、引导深化义务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重要导向作用。”
实际上,2021年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就已明确围绕学生品德发展、学业发展、身心发展、审美素养、劳动与社会实践等5个方面提出12项关键指标,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在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李红恩看来,《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相关要求,“有利于引导教师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深度思维、高度参与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考试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导向作用”。
厦门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基教室副主任郭贯群表示:“命题改革要科学设置试卷难度,既要防止过难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也要避免过易难以体现区分度。要通过改革引导教学聚焦到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上来,符合学生未来发展需求,也契合国家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备考
告别死记硬背,强化学生自主学习
“双减”为校内作业量、校外学科类培训标明了“红线”。学生要如何备考?
“老师游题海,学生泛轻舟。”深圳龙华区玉龙学校教师李一凡表示,如今教师们纷纷减少机械性、重复性作业,通过精选试题、专题设计、布置自主作业等形式,帮助学生提升复习效率,引导自主学习。
“要让学生理解记忆,而不是死记硬背。”河南省实验中学教师苏晓冬举例,在复习时她按主题将诗歌分为爱国忧民、思乡怀人等类别,引导学生思考“谁写的、写了什么、怎么写”三问,以此达到知识内化的效果。
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为科学分析学情、查漏补缺、有的放矢地复习提供助力。“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获取过程、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利用思维导图等工具密织学科知识体系,在实践中增强合作与探究,提升知识迁移、应用能力。”福州一中初中部党总支副书记付翥说。
从教10余年,北京市育英学校教师郝杰观察到,取消考纲后,教师更多地思考如何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更加关注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激发学习兴趣。郝杰把过去“背单词背课文”改变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性作业,例如给学校有关部门写一封信,询问网课开展情况、表达心理诉求,“教师要转变思路,引导学生在‘用中学’。我还请家长和学生参与设计寒暑假作业,发挥了家长专业特长,调动了家长学生积极性”。
评价
引领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评价是指挥棒。“在‘双减’实施后,中考应该亮出更加鲜明的信号,引导学校聚焦教育质量提升、体现教育特色,聚焦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郭贯群说。
“未来之‘减’,我们现在就要积极践行。”孙劲告诉记者,沈阳市虹桥初级中学探索交叉学科教学,积极开展学生合作探究提升课堂质量,并结合师生兴趣特长创设社团课程,搭建师生共同发展平台。
“在做减法的同时还必须做加法。”福州一中副校长苏健说,“未来的中考将从学业考核、选拔人才转型为重能力、倡素养、融学科的多元化综合考查模式,学校要找准新的发力点。我校开设了信息技术、武术舞蹈等综合素质课程和近30个兴趣小组,力求培养面向未来的时代新人。”
强丽红表示,中考改革意在促进学生全面健康而有个性地发展,契合了未来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需求,“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以质量为中心,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扩展教育资源等手段,提升育人质量。积极推进综合素质评价改革,完善评价体系,赋能学生成长”。
李红恩建议,要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同时,要细化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和要求,充分反映学生全面发展情况和个性特长。
1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三年前,我们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载着家人的殷殷期盼,坚定地迈进了xx的校园;今天我们在这里,郑重地面对中考赫然醒目的战书;今天我们在这里,吹响一百天决战冲锋的号角。我们坚信,正是在这里,新的辉煌将张开腾飞的翅膀。
蓦然回首,十年寒窗苦读,三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铸就了我们必胜的信念与坚不可摧的意志。书海的沉浮已不再让我们动容,风雨的磨砺只会让我们愈挫愈勇,我们的目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般坚定执着,我们的思想从来没有像现在这般成熟饱满,我们的心灵从来没有如此激荡燃烧。
少年自有少年狂,藐昆仑,笑吕梁,磨剑十年,今将试锋芒。
如果说之前的十年是漫长的马拉松,我们已进入那最后的冲刺,如果说从前的付出是勤恳的耕耘,我们已面临夏秋之交的更迭,我们早已拉满弓,上好箭,我们差的,就是这最后一百天的努力,最后一百天的挥汗如雨。鲜红的终点在前方真真切切,成功从来没有如此贴近我们年轻的生命,在未来的一百天里,受太阳之光华,乘春风之快意,御天地之灵气,是强者必可脱颖而出,是胜者必可力压群雄。
一百天的时日,我们举目望苍穹,不是为了摘星取月,而是为了有一个永不屈服的姿态。
一百天,给自己一个目标,让生命为它燃烧。
一百天,我们将用青春证明,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同学们,冲锋的号角在耳边响彻,波澜壮阔的画卷已经尽情铺展。永不言败的信念,可以让脚步更加坚定;踏实勤奋的学习,可以让进步更加显著;平实严谨的作风,可以让道路在脚下更加延伸;激情火热的勇气,可以让未名湖、博雅塔的风景在我们眼前更加鲜明夺目。
乱云飞渡,战士信念未移;驰骋疆场,方显英雄本色。足够的博大,让我们扬鞭策马,登高临远,足够的坚强,让我们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让我们不负学校重托,不负恩师厚望,不负青春,顽强拼搏,乐战不怠,全力以赴,铸我辉煌。
同学们,让我们奋斗一百天,智慧与梦想就能够在六月尽情绽放,奋斗一百天,未来与希望就能在六月美丽夺目,奋斗一百天,汗水与泪水就能在六月结晶闪光。奋斗一百天,中考大捷便是我们的胜利,永恒的辉煌。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2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八年级十二班的徐某某,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争分夺秒,备战中考》!
时光如梭,转眼间,期中考试的号角即将吹响,面对这次的期中考试,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首先,我们要争分夺秒。时间就是生命,也许一分钟的时间不能给你带来一分的成绩,但是一分钟的时间,绝对可以给你带来一点一滴的进步。在历史的长河中,时间是最公正的,但也是最短暂的。只有争分夺秒地去努力,我们的成会有更大的进步,期中考试也会变得———轻松———自在!同学们,我们珍惜时间就是珍惜青春,我们珍惜时间就是珍惜生命!
其次,我们要全力以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只要我们坚持到底、不懈追求,一切皆有可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成功从来都是与汗水相伴,也只有我们不怕辛苦,不畏艰难,才能取得期中考试的成绩!才能体验到那份成功的骄傲与自豪!
第三,我们要有良好的心态。同学们,临近考试,请放下身上的包袱,我们要用平和、积极的心态去迎接考;我们要以从容、自信的态度去面对考试。我们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好,相信成功就在不远的前方!
期中考试也是对我们诚信品格的一次考验。诚实守信是最基本的做人准则,我们只有真诚地面对自己,诚实做人、诚实考试,才能获得他人更多的信任与尊重!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只要我们具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一种参与竞争的精神;一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一种勇于挑战自我、战胜自我的精神!相信同学们在此次期中考试中一定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