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生看过来,注意以下这5点要求你的志愿填报准不会错,高考满分优秀作文2篇

时间:2022-06-14 作者:Fallinlove

2022年高考结束,家长们也开始关心起高考志愿的问题了。

考生看过来,注意以下这5点要求你的志愿填报准不会错,高考满分优秀作文2篇

七分考三分填。

高考分两件事,考试和填报志愿。学生高考结束,一定不要松懈,要把志愿填报这件事做好,高考这件事才是真正的结束。有人志愿填错,只能复读;有的人志愿填得好,相当于多考20分。

那高考志愿该怎么填呢?

看清学校

现在我国有3000多所大学,有本科、大专,有985、211、双一流、省属重点大学,还有普通大学、独立学院、民办学校,还有中外合作办学等不同类型的大学。大家一定要看清楚。

每年,都有学生因为志愿填报出了问题而后悔莫及。2017年,浙江省有位考生考了640多分,本来可以去绝大部分985大学上学,结果填了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这是一所独立学院,也就是俗称的三本院校。也有广东考生,考了630多分,本来可以考中山大学,但他填了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这也是一所独立学院。

还有民办学校,有些民办学校的名字非常高大上,让人误以为是公立学校。大家要仔细看学校介绍,而不是单看学校名称。

注意招生章程

招生章程是一所高校招生最重要的文件,大家一定要仔细看,里面有很多细节。比如,有一年,北京师范大学珠海校区提档26名体育生,但退档了25名。原因是考生们没有仔细看招生章程。北京师范大学要求考生满足双80%的要求,就是文化课成绩不低于省一本线的80%,体育专业不低于80分(总分100分)。还有,有些学校的某些专业对英语成绩有要求,或者不同专业在不同校区上课,大家也要看清楚。

注意体检限制

有些学生在体检时,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问题,常见的有视力不达标,或者色弱色盲等问题。有些专业,比如医学,色盲色弱就不允许报。那大家就不要去报。有些家长可能希望通过改体检报告,然后去学医学。其实这并不好。因为即便入学了,将来参加工作也会遇到很大的困难。还有一些专业没有写不允许报,但写不宜报,大家在报考的时候也尽量避开。虽然学校不会不录取,但在今后的工作中也有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对职业生涯会有影响。

注意招生专业

现在本科专业有771个,每年有增加,有撤销。而且很多专业的名称很接近,家长朋友们要注意学习,不要把相近的专业搞混。比如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医学与生物工程三个专业之间的区别。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在很多学校类似于一个电子信息类专业,生物医学专业是一个基础医学类专业,而生物工程专业则是生物类专业。类似的专业有很多,大家要注意分辨。

除了上面所说的,更需要注意的是,现在大学招生都是大类招生。一个大类里面有很多个专业,大家一定要看清楚。比如,有些学校把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法医学、护理学等都放在一起招生,名字叫临床医学类。事实上,除了里面的临床医学专业是我们理解的常规意义上的医生外,其他都不是。如果大家想要当真正的医生,就要看自己能否进入这个临床医学专业。因为如果本科没有读临床医学,基本上就没有希望当医生了。

注意批次

录取分批次。陕西省分5个批次:提前批、单设本科批次、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和高职(大专)批次。提前批包括军校、公安司法类专业、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免费医学定向生、优师专项计划、公费师范生、综合评价招生以及其他一些学校等。大家要根据自己的期望,合理选择学校报考,不要错过好的学校,也不要盲目报考。

单设本科批次是指国家专项和地方专项计划。这两个专项计划尤其是国家专项计划,如果学生的户籍和学籍满足条件,应该要申请,这是一条很好上名校的途径。

报考逻辑

很多家长经过各种学习,也了解了以上的注意事项,并且还钻研了很多,比如大学排名、学科评估等等,下面就可以正式填报志愿了。

对于填报志愿,很多家长会认为,就是拿成绩来匹配学校,尽量让自己进入一所不浪费分数的学校,最好是捡漏、踮脚进名校。所以,冲稳保等填报技巧的说法尘嚣甚上。

拿成绩匹配学校对不对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上大学的目的。上大学不是为了获得一张文凭,上大学是为了获得某种技能,来满足某项工作的需要。社会上的工种很多,对应的大学专业也很多。因此,上大学跟上中小学不一样,一个人没有能力把这些专业都学了,只能挑选一个专业学。这些专业在不同的学校,学校有好坏。成绩是我们挑选专业和学校的依据,成绩好,挑选的余地就大。

因此,我们先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分析,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将来想干什么,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对工作有什么样的期望。这些明确了,我们就根据成绩来寻找合适的专业和学校。

如果把这些明确了,大家想想看,冲稳保里面的“冲”是不是就不太合适了?因为冲,一般是指自己的分数达不到一所学校自己喜欢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很有可能进入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专业,那这个跟自己的规划就不符合了。所以,对于冲一定要慎重。

总之,志愿填报的难点不在于匹配分数,不在于是否浪费分数,而是要真正的了解自己。最后,高考是人生中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学生和家长朋友们要谨慎,要多花点时间来学习。

祝福每位考生都能考上心仪的大学,学到自己喜欢的专业。

1

地震后的这些天,我一直被深深地感动着。

地魔发淫威,天府成地狱。家园被毁,钢筋水泥吞噬了无数同胞的生命。看电视报道,看报纸杂志,黑色的沉重压得人难于呼吸;四面八方的眼睛注视着汶川,千万双手伸向汶川。声声汽笛报道着生者对逝者的哀思。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悲天悯人、扶危济难,是善良的人们所共有的“人之常情”。

一个姑娘被被困在废墟下,她没有沮丧,没有一丝一毫的绝望。她积蓄足够的力量,不断敲打生命的大门。她说她相信人们一定会来救她的,她的灿烂的笑容和爽朗的笑声告诉每一个人:面对无法预知的灾难,笑是最好的自救。

“坦然面对,笑对人生”,乐观、坚强,是热爱生命的人们所共有的“人之常情”。

年青的军官把失去亲人的痛苦,化作与死神赛跑抢救幸存者的动力;泥泞的山路上,他背着白发苍苍的老人,向安全的港湾停靠。年轻的女警官把嗷嗷待哺的孩子托付给在家人,在瓦砾中抱起战胜了震魔的小生命,甘甜的乳汁绽放了天真的花蕾。“最美丽的警察”,这是人们给她的最好的评语。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敬老爱幼在特定的背景下闪烁着绚丽的光,人性的光芒昭示着最伟大而又最普通的“人之常情”。

他才只有三岁,在被士兵们高高举起成为又一个奇迹的时候,脸上还带着伤,但他没有哭,而是一脸郑重地举起还很沉重的右臂,向在场所有的人行了一个不太标准却很严肃的队礼。“敬礼娃娃”以他弱小的身体掀起了吹遍神州的浪潮。“你们辛苦了!”“谢谢全国人们的支持!”是震区鲜红的亮色。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怀感恩之心,做好自己的事,回报社会,是演绎了几千年的“人之常情”。

年近古稀的总理眼角布满血丝,嘶哑的声音传递着关爱、传递着坚强、传递着国家的信念。手,伤了,“先给重伤员包扎”;头,添了根根白发;彻夜不眠,筹划的是救灾的最佳之法。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心忧天下,恪尽职守,总理用自己的言行为天下的为官者诠释着“官之常情”的理想境界。

……

我深深地感动着。感动之余,我多次问自己,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我该用怎样的笔墨去书写“人之常情”这沉甸甸的四个字呢?

2

梵志拿了两束鲜花要献给佛祖,佛祖曰:“放下。”梵志放下了手中的鲜花,佛祖又曰:“放下。”梵志曰:“还要放下什么?”佛祖曰:“你还要放下外六根,内六尘,中六识,到了无可舍却的境界,便是明辨事,探知无阻碍的境界了。”

人生在世,就是对事物的探知的过程,而在这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巨大的阻碍――“外六根,内六尘,中六识”,也就是感情的亲疏冷热,它是人性在外表联系中的体现,但更是人类在探知道路上的拦路虎。对于一个人的感情如何,和他的关系如何,蒙敝了事物本身的特质,也影响了是非曲直的判断。在中国的谚语里,就有“爱屋及乌”的说法,爱一座屋子,连屋子上的乌鸦也爱,也许,这体现了很深的感情,但倘若屋子是坏的,乌鸦是报丧的呢?这里,作者对屋子的感情,影响了他对乌鸦的判断,这样的判断方式便是不明智的。

“六亲不认”是对不顾亲情的忘情的人的斥责,但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中国这个人性味太浓的社会里,我们正需要的是这种“六亲不认”的大义凛然。这里所说的六亲不认,并非是指不顾情,而是指在干事业,做工作时不能太顾及亲情、友情等感情,过多的顾忌,会蒙敝人的双眼,搅乱人的视听,混淆人判断曲直的标准。人类要在探知的道路上不断前进,就要绕过这个阻碍,保持澄明的心灵。唐太宗任人惟贤虚心讷谏,才有了一代贤臣魏征,他敢于直谏、死谏,唐太宗多次和他争执不下,几次恨不得处决他,但太宗认识到魏征的直率原则之贵,并未因为自己的喜好影响了国事处理,最终造就了“开元盛世”。这正应证了韩非子所提出的观点,同时也说明了对事物正确的认知,不能受到感情亲疏的影响。

其实探知也如同喝茶的艺术。我们泡茶的时候,第一泡淡洌,第二泡沉香,第三泡甘醇,为什么第三泡时才最爽口宜人?那是因为前两泡冲击了茶叶上的蜡质与灰尘,第三泡才泡出茶叶的真醇之味,香味才更浓郁。我们探知亦如此。在对事物的认知上,逐渐抛下认知的阻碍,用澄静清明的心智,抛下感情亲疏的羁绊,用一尘不染的心灵,轻装上路,才能在探知的道路上取得丰硕的成果,领悟认知的真谛。

要知道,感情的花儿开得越大越饱满,探知所得的硕果就越小,因为开花已经用去了太多的养料。我们只有正确处理好感情,绕过探知的阻碍,才有能达到理想或成功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