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之所以“选择>努力”,主要就是因为大学选择比你的努力还要重要。
2022考研人数多达457万人,真正能成功上岸的考生也就100多万人而已。
有人考了400分依旧无学可上,调剂无门;
有人考了280分,却可以成功上岸!
主要区别就在于考研择校是否合理上,而考研择校,最忌讳的就是全凭一腔热血盲目择校。
比如,有考生说:“我一定要考清华、北大”,全然不顾现实,压根不去考虑成功率会有多大。
虽然拥有雄心壮志精神可嘉,但是,我们也要能够结合实际,确保考研能够成功“上岸”,这才是最聪明的做法。
下面,就针对考研择校这个问题,给大家3点建议。
建议一:考研择校,要根据具体专业我们到底选择什么学校,与具体的考研专业有很大关系。
如果你考的是比较前沿的理工科专业,比如,像是计算机、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高集成电路等专业,择校时建议尽可能选择发达城市,因为,无论是实习还是就业,发达城市都会更有优势。
因为,像一些小城市,可能都没有相关企业,也就没有需求。
比如,一些西北城市,就是互联网公司可能都没有几个,你就算是学了计算机相关专业,都不一定能够找到实习,更找不到工作,就业还是得往北上广深这些大城市走。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深圳大学,每年的考研报考人数都能够排在全国所有高校前列的主要原因,因为地理位置确实很有优势。
而如果你报考的是文科类专业,那么,就不要去选择理工类大学,尽可能选择语言类、民族类,或者综合类大学。
如果将来想考公务员,那么,就尽可能选择当地的大学。
建议二:考研热门地区,大多数为考研“旱区”,谨慎选择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考研阅卷的“水区”与“旱区”?
其实,这是真实存在的,由于报考人数差异太悬殊,直接导致考研初试阅卷有宽松与严格之分,网传考研“水旱区”分布如下。
其实,这就是一个考研城市“热度”分布图,真实反映了哪些省份考研比较热门,哪些城市考研人数比较少,像是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都是考研热门地区,这些地区的大学不光分数线高,考研初试阅卷也会更加严格。
而像是中西部偏远地区,像甘肃、云南、宁夏、新疆、内蒙古等城市,考研人数本来就很少,考研初试阅卷也较为宽松,像政治,分数都会更高一些。
所以说,这就导致一些热门城市的高校分数线偏高,你可能选择偏远地区,轻松就能考上“211”大学,而选择这些热门地区的高校,可能只能考一所“双非”大学。
正如前面讲的,你如果报考的是文科类专业,学校档次会更重要,学校档次要比城市更重要,倒不如选择一些偏远地区的“985”、“211”大学,其“性价比”会更高。
而如果你研究生毕业后还想读博,将来走科研这条路,那么,学校档次就更重要了,一定要选择“985”或者“211”大学,学校比地区更重要。
总之,“热门”地区的高校,要慎选,搞不好就会成为“炮灰”,倒不如选择其他更稳一些的大学,地理位置偏点也可以。
建议三:比本科大学高一个档次为最佳选择也许有人会问,你说了这么多,我考研到底该选择什么样的大学?
个人有一条比较笼统的建议,那就是“建议选择比本科大学高一个档次的大学,成功率会比较高”,比如,本科是普通二本的同学,考研选择一些比较好的一本大学,本科是一本大学,考研可以选择“211”大学,本科是“211”大学,考研可以选择“985”大学,本科是普通“985”,考研可以选择“C9高校”。
毕竟,考研,大家都想考更好的大学,如果选择与本科大学同档次的大学,确实没有什么挑战性,当然,如果本科大学已经属于“顶尖大学”,那么,考本校也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对专业课比较熟悉,比较容易上岸。
以上,就是给大家的3条考研择校建议。
总结考研择校,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决定了你考研能不能成功。
如果选择学校有问题,那么,付出再大的努力可能都没有用,你依旧会失败。
所以说,择校真的非常重要,建议大家不要一时冲动盲目选择大学,一定要结合自身情况理性择校,比如,要考虑你的本科院校、你的本科成绩、你的专业基础、是否跨专业考研、是否通过了英语四六级等等因素。
最后,希望大家都能够成功上岸!
1
结束了本科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学习生活后,我又开始了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研究生学习生活。新的生活,便有新的学习目标。在研究生学习阶段,我将明确我的学习目标,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向,并为之努力学习,争取在此项目中有所研究,有所突破。我想研究生的学习生活,不仅仅要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科研能力,还要培养自己动手实践能力,全面的发展自己。
从开学到现在,我一直在想,也在不断的探索,自己究竟对那个方向感兴趣。处于迷茫状态的我,在经过与陈老师的两次交流中,在加上我对此方面的了解,我终于发现一个自己很感兴趣的课题,那就是"电子书包"。随着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加重,他们的书包也越来越重。教育部一直提倡要减负减负,可是却越减越负。为了减轻书包的重量,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是为了环保起见,电子书包诞生了。我对"电子书包"的理解是,它是一款教育网路平台,整个电子书包系统应该包括前台应用和后台的管理维护功能。前台的维护是一个比较容易设计和实现的功能。可是对于后台的管理维护,我觉得有待继续探索和研究。比如:学生有疑问时,如何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及时又准确的答案,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因生病,不能及时到校,如何能够及时弥补他们所缺课程?家长与学校,家长与学生,如何能够进行有效的交流?我想对这些方面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并围绕这些问题展开学习。读一些关于此方面的书籍和杂志,希望能在这个方面有所研究和突破。
有了明确的学习目标,我为自己定一个学习计划,具体如下:
研一:
第一学期,查阅一些有关我所研究课题的资料,两至三周读一本教育类的书,写好读书笔记,积累知识。完成所选课程。提高英语成绩。
第二学期,在我所研究课题上有所突破,尽量发表一篇文章。完成所选课程。
研二:
完成课题研究;学习计算机方面的知识;读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书;继续学习英语;找到适合自己的实习单位。
研三:
实习;写毕业论文,完成答辩;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
这就是我研究生阶段学习的初步计划。希望老师在学习和工作方面给予我指导,使我能够进步的更快。
2
研究生毕业不见得能找到好工作,好工作是给能力强的人,不是给学历高的人,见到nb的本科生,也要虚心学习。(很有道理的,拼的是能力高低,而能力又是靠时间的沉淀得到的,不作出努力怎么能行?)
要懂得自学,自立,自己解决问题,不要指望别人,记住答谢帮助的人并给予帮助,自己去解决问题,做计划,执行修改计划。
学英语,本专业英语,并会交流。
做一个善良的人,学会改变自己,控制欲望,使用各种搜索方法;定计划,执行计划,要准时,自己给自己紧迫感;
争取每一个让自己强大的机会,实习比赛机会;
除看本专业书籍外,看其他方面的书籍;写blog,不要写感情,写点其他方面的;
动手编程序,看程序,看英语论文;
和别人讨论,理解别人的观点,学会聆听,但不要忘记了自己的观点。
研究生毕业前应该具备的能力:
1.能把自己的观点说清楚。口头+书面。
2.能够顺利的专业英语论文,基本不要翻译软件。
3.对自己的职业有初步的规划和想法。(职业初步的规划,想法,这个要逐渐的完成,结合实际和发展的前景。)
4.知识面扩大,做好踏入社会的准备。
5.身体健康,还能打打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