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孩子走路的问题,有的走得早一点,有的走得晚一点。我家里的孩子,刚刚17个月不到,他已经学会走路四个月了。虽然他是走得晚了点,但是他比同龄的孩子走得稳走得快。
他是在13个月的一天,突然学会走了几步路。然后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一天比一天有进步。
一个星期后,我背他上街买菜。当他看见一条宽敞的水泥路时,非要从背上挣脱下来,还不断地叫唤,非要叫我把他放下来。
此时此刻,我才意识到他要下来学大人走路。如果我不同意,他就使劲地挣扎。
没有办法,大人也熬不过孩子,只好让他下来。
当我刚松开手,他就跌跌撞撞地向前走去。
我担心他摔倒受伤,急忙跑过去,跟在他的身后想保护他。我试伸手扶他的手时,他却不需要我帮扶他。
我真是被孩子的勇气怔住了。怪不得才叫“出生牛犊不怕虎”。我跟在他后面,他不觉得累,而我却累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
心理学家说,新生的孩子他面对这个新世界,一切都是感到特别的好奇。的确是这样。
心理学家还说,当孩子走路出现跌倒的时候,那是很正常的事。作为大人的家长最好的处理方式是不要去扶,要鼓励孩子自己爬起来。让他从小意识到,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要培养孩子的勇敢和勇气。
当父母亲的,有时候需要“狠”,不能过于包办孩子的缺点和错误。孩子学习走路也是一样需要“狠”。如果大人,总是担心孩子的安全,总是怕孩子受伤而扶着他走路,那么他学习走路需要的时间就会更长久,而且不稳定。
居于这样的考虑,每当看到孩子跌倒的时候,孩子的妈妈非常心疼,更是想上前去扶孩子起来,可是被我拦住了。我只是轻轻地快速地走到孩子的身边,鼓励他,让孩子自己爬起来,然后帮他拍拍身上的泥土。同时,当孩子勇敢地爬起来了,我就及时给予语言奖励,夸他非常勇敢。马克思说过:“人要学会走路,也要学会摔跤,而且只有经过摔跤,才能学会走路。”
这样做,以后孩子每次跌倒的时候,他就自己爬起来,不再依赖别人帮忙了。
因为孩子毕竟还小,不能让他走太久的路,要劳逸结合,会工作还要会休息。
买得菜以后,我们就开始回家。当我背着孩子回家的时候,面对六层楼的楼梯,我感觉很累。
于是我把孩子他放下来,让他试着爬楼梯。他很愿意爬,只见他两只手不断地交替着抓住扶手往上爬,开始是很慢的。
我只让他爬到五级台阶,因为我也担心他的安全。后来,每次回家我都让他自己爬楼梯,只是一次比一次多加几级台阶。
经过一个多月的锻炼,孩子走路越来越稳,也越来越快。现在他能从一楼爬到六楼了。虽然越往上爬就越吃力,但是他能坚持下来,走完六层楼的台阶。我觉得孩子真是了不起。
现在他不但会爬楼梯,还会下楼梯。当然开始的时候,曾经出现过摔倒。但是孩子一点不胆怯,仍然敢闯敢试愈挫愈勇。
如今,孩子虽然只有17个月大,但是每次他都自己愿意爬楼回家,不再需要大人扶了。
其实在孩子的眼里,他一样的觉得,世界这么大,让我去闯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