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每提确保教师工资不低公务员,各方反应总是很强烈,为什么

时间:2022-03-01 作者:Iraqis

近日,教育部发布2022年工作要求,共涉及6大类35个要点,明确2022年要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教育部每提确保教师工资不低公务员,各方反应总是很强烈,为什么

其中“继续深入推进‘双减’工作”“推动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立法”“全面落实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推进中考美育改革试点”“确保教师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等与措施迅速登上各大媒体热榜。而“确保教师工资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的热度更是登上了各大媒体热榜首位,各方评论数万条,反应激烈。

为什么一提到“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人们的关注度如此之高,关注焦点集中在以下几方面:#教育听我说#

一、教师工资与当地公务员工资真的存在差距吗?

据教育部统计,早在2020年9月前全国已有2846个区县均承诺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的目标。

然而,在已实现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目标的区县,广大义务教育阶段的老师们并没有感受到工资水平的增长。

很多老师质疑:不要仅看工资,还要看各种福利,比如社保,附加养老金、住房公积金,各种资金等。

拿小徐老师所在区县来说,早在2020年10月份,教师基本工资已经实现高于当地公务员基本工资10%的目标,但是除基本工资外,其他津贴、补贴以及资金等并没有列入比较行列。

而当地公务员在车补、餐补以及阶段性资金方面的福利,老师们都没有。除此之外社保,养老金、公积金等,公务员发放比例也明显高于当地教师。因此总的来说,虽然一再要求确保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但教师工资并没有见涨。

另一方面,面对老师们的质疑,当地公务员也表示不满,一方面很多区县的公务员工资并不高,大多和老师一样只能拿到3000元以下的工资,但是老师每年还有3个月左右的假期,而基层公务员则基本没有假期。要涨工资也应该给公务员先涨。

实际上,越是基层的公务员和教师,他们的工资越低,即使公务员有一些隐性的福利也不多。因此,老师们的质疑实际上还是对自己工资低的不满,而不是要真正和当地公务员工资比高下。

二、老百姓眼中的教师工资及工作强度、教学水平与教师实际工资水平及工作强度、教学水平之间的矛盾很大。

一提给教师涨工资,首先不乐意的往往是老百姓,他们认为教师工资已经很高了,老师们还有双休和两个长假,工作强度也不高,再加上老百姓对教师的工作态度,工作水平也不满意,因此老百姓并不支持给老师涨工资。

而实际上,教师工资增长速度极慢,大多数初级和中级职称的教师工资只有3000-3500元左右,只有极少数高级职称的教师工资给超过4500元。

一个普通一线教师从入职工资2000元到拿3000元左右的工资一般要经历长达25年以上的漫长晋升时间,93%的教师一辈子也不能评上高级职称,工资水平更是无法超越4500元。

除此之外,老师的工作强度也远比老百姓想象的要高得多,而教师的教学成绩与学生的学习态度,遗传基因等有很大关系,不能因自家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好而否定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水平的同时,是否也应该保证高中以及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

每次提确保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总有一批高中教师出来呼吁,毕竟高中教师的工作压力和工作强度更大,他们的基本工资却不比初中、小学的教师工资高。

除此之外,幼儿园在编教师,他们付出的并不比中小学教师少,但职称晋升难度更大,工资水平也有待提高。

总之, 一提给教师涨工资,各方面反应总是很强烈,原因在于:一方面老师们并没感觉工资涨,公务员及高中、幼儿园老师也很委屈;另一方面老百姓将期盼孩子成才的压力转嫁到教师身上,各种诋毁、贬低老师,也让老师很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