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师“县管校聘”到“末位淘汰”折腾老师竟成为教育主流

时间:2022-03-01 作者:Gourmand

工作业绩排名靠后,可能会被单位淘汰掉,这叫“末位淘汰”,想必大家都听说过,也明白一个单位实施“末位淘汰”的目的。在中小学校,针对教师群体,你听说过“末位淘汰”机制吗?你知道教师群体的“末位淘汰”是如何运行的吗?

从教师“县管校聘”到“末位淘汰”折腾老师竟成为教育主流

最近,某地又将实施教师“末位轮岗”制度。从教师“末位淘汰”到“末位轮岗”,到底是制度的进度,还是瞎折腾?

教师“末位淘汰”是如何运作的?

任何单位实施“末位淘汰”制度,都是为了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制度执行得好,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单位创造最大效益。你知道学校是如何实施“末位淘汰”制度的吗?

对民办学校来说,老师教学成绩排名靠后,解除劳动合同是真实发生的,但是在公办学校,虽然也有类似的制度,却很少真正把一个老师淘汰出教师队伍。

已经在全国各地实施的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目的是促进各地县域内城乡学校的均衡发展,在具体实施的时候,各个地区采取的“三轮竞聘制”,实际上就是“末位淘汰”。

第一轮校内竞聘,落聘者在学区内再次竞聘,如果第二次落聘,只有在县区内第三次竞聘,还没有成功竞聘的话,只有离岗学习,学习期间只发放基本工资,学习期满,再次参加竞聘,如果再次竞聘不成功,只有被“淘汰”,离开教师队伍。

由于很多地方,教师本来就不够用,根本不存在“淘汰”的可能性,结果很可能是让落聘的教师换个偏远的学校上班。让在竞聘中落选的老师到偏远学校上班,违背了实施教师“县管校聘”的初衷,可能造成城乡教育的更大不均衡。看起来是“末位淘汰”,结果是淘汰了个寂寞。

从教师“末位淘汰”到“末位轮岗”

贵州省教育厅发布2022年教育工作要点,第19条“加快建设高素质创新型教师队伍”这一模块中明确提出,要全面推进“强师工程”,在全省遴选10个左右试点县(区),开展“绩效改革”“聘用改革”“竞争上岗”“末位轮岗”4项改革试点。

实施教师“末位轮岗”制度,并没有说要如何详细实施,但是大家仔细想一下,无非两种可能,第一种让学校内教学成绩末位的老师轮岗到偏远学校,这也是为了激发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但是如果把城市学校成绩落后老师轮岗到农村学校,这难道不是对乡村学校教师的一种歧视吗?第二种,把成绩排名靠后的教师,轮岗到地区名校,以提升区域内教师整体素养,这样会不会给老师们造成这样一种印象,成绩落后的老师竟然可以去进修学习?

真不知道除了这两种“末位轮岗”模式,还会有什么新的招式。

写在最后

教育从来不缺少改革,改革也允许失败,从教师“末位淘汰”到“末位轮岗”,到底是制度的进步,还是瞎折腾,只有拭目以待。

改革可以有,但是希望所有的改革都不折腾、不闹腾,让一线教师安静教书,或者就是最好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