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在编教师社会地位高、工资待遇有保证,教师岗位属于“铁饭碗”,这也是每一年很多大学生争相考取教师编制的原因。不过,随着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的推进,教师岗位的“铁饭碗”可能要变成“玻璃碗”了!
一线教师教学业绩不佳,有可能失业!当老师们面临这种情况的时候,难道不会想方设法提高学生成绩,这会不会与当前“双减”政策冲突?
82名在职教师面临失业的可能!近日,洛阳市局发布消息称,截至2021年年底,全市15个县区、800多所中小学校、5万余名教师完成了“县管校聘”改革。在实施改革过程中,82人因工作业绩不佳、工作态度不好、工作主动性不强、社会评价不高等原因没有竞聘到合适的岗位,转入待聘培训。
实施教师“县管校聘”改革,目的是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让一线教师有危机感。82名在职教师转入待聘培训,是不是意味着要面临失业?
这个真不好说!
实施“县管校聘”改革,一般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县域内的教师人数充裕
如果很多学校本身处于缺编状态,甚至不得不聘用一些代课教师,在职教师真正下岗的可能很小。全县教师人数超过规定编制的话,如果工作业绩不佳,被“下岗”的可能还是很大的。
2、借调到其他单位的教师必须回归
是教师身份,占用教师编制,但是却被借用到其他单位,这些被借调的老师也应该参与“县管校聘”,如果这些具有教师身份的人不参与,激活教师存量的目的就不能达到。
如果县域内教师人数足够用,一些教师在学校竞聘、学区竞聘、县区竞聘这三轮竞聘之后,仍然没被聘用,只有进入待聘培训,培训结束再次参与竞聘,落聘者就要丢掉饭碗,离开教师队伍了。
对于年龄大的老师们来说,一定不要过于担心自己和年轻人一起竞聘没有优势,因为大多数地区在实施“县管校聘”改革的时候,对5年内将要退休的老师,可直接在原单位聘用,不再参加竞聘。
“县管校聘”改革是否与“双减”政策冲突?教学成绩落后,有可能要失业,为了提高教学成绩,老师们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所有的一切最终会传导在学生身上,这会不会与当前的“双减”政策冲突呢?
学生的考试成绩就是老师的教学成绩,一线老师为了不丢饭碗,很有可能把自己身上的压力,以试题、任务的形式布置给学生,确实不符合当前“双减”政策的要求。
教师“县管校聘”改革和“双减”政策其实并不冲突,作为一线教师,应该想办法提高自身业务素质,向课堂教学要质量,在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同时,实现提高教学质量这一目的。
关于“减负”,很好实施,但是提高教学质量,却并非易事!
写在最后不管是否实施“县管校聘”改革,老师们都应该保持工作热情,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只有这样,才不会被淘汰,“饭碗”才能有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