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将过去,新的学期就在眼前,一日之计在于晨,趁着一个学期刚刚开始的时候去努力,比学期末面对着茫茫的知识点,不知从哪里开始复习更加自在。
取得好成绩的方法不是什么秘密,它就藏在每天的学习之中。新的学期掌握这三个学习习惯。
一、预习一般预习的环节可以放在,每天晚自习的最后。不同的科目预习重点不认同,历史政治这样的文科科目,看课本,在老师讲课前对书本上的内容有个大致的印象。英语,先看单词,自己试着拼读出来,然后再看课文,看看自己有哪些翻译不出来,用铅笔画一个记号。数学物理这样的理科科目吗,先看定理,然后自己试着推导。
对于不懂的地方,用铅笔画上记号,然后课堂上认真听课,和其他同学讨论。养成超前预习的习惯,甚至可以在寒暑假的时候就预习。
二、如何听课很多同学觉得自己都上了十年学了,还用你告诉我应该怎么听课?其实不然,听课是我们在校学习最重要的环节,只要学会听课,基本可以做到班级中等以上的水平了。如果没有达到,很可能就是听课的环节出了问题。
听课最重要的就是能跟上老师的节奏,用眼睛和老师交流。不同学科听课的方法也是有所区别的。理科要边听边想,听的过程中去理解。老师为什么太这么讲,这个步骤是怎么推出来的,文科要明白哪些是观点哪些是事实。
抓住课堂45分钟的重点,课堂就不会很漫长。
课堂上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可以当着全班同学的面陈述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课程记忆会更加深刻。
三、学会总结读书是一个将书读薄,再读厚的过程,读薄是第一遍,读厚是 第二遍学习。讲书里面的的知识归纳总结,相似的知识进行类比就是读厚的过程。这样我们可以发现知识相互之间的关系,便于记忆。
每一科都应该有自己的归纳笔记本。对于数学这样的理科,我们可以将知识以脑图的形式做一个总结,第一章包含了哪些知识点,每个定理有什么使用条件。对于历史这样的文科,我们可以对比两个历史事件他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比如对比辛亥革命和戊戌变法之间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通过对比发现他们直接的联系,更有利于我们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