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分享:幼小衔接这5点要提前准备好

时间:2022-03-30 作者:Anonyme

1.情绪纾解

语文老师分享:幼小衔接这5点要提前准备好

很多家长都会有幼小衔接的焦虑,担心孩子的生活习惯无法适应小学生活,担心孩子的学科学习跟不上小学节奏,尤其是在双减政策下的幼儿园,原先会接触的拼音与数学现在都全都取消,家长更会担心孩子上小学后会不会“两眼一抹黑”。

在这样的焦虑情绪下,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情绪都会被影响,有的家长会直接施压,让孩子提前去上幼小衔接补习班,有的家长会将焦虑转嫁,不停的催促、训练孩子,让孩子对小学生活产生恐惧。

比方说,我们会不自觉地说出,你还不起床,看你上小学了怎么办?你这都不会,就等上小学老师批评你?还有的家长会吓唬孩子,小学的老师会打手板等等。

我们无形中给孩子脑海中刻画了一副小学老师又凶又怕的形象和小学校园严肃没温情的景象。

所以,入学前,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家长与孩子的情绪纾解。

对于我们家长来说,缓解焦虑的最好办法就是提前了解,只有尽可能多地掌握情况,才能对未知的事物有更多的把握,“幼小衔接”要做,但衔接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心理及情绪,而且,不仅孩子需要衔接,家长更需要。

从幼到小,学识的增加,心理的过渡,都需要家长和孩子们提前预习。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首先要放平心态,不要拔苗助长,不要操之过急,在润物细无声的前提下,改善孩子的作息习惯,做好学科的初级训练,激发孩子的上学兴趣。

2.心理引导

一年级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孩子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对老师的兴趣、对学校的兴趣。

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爱上老师、爱上学校,这才是幼小衔接中最需要做的功课。

有兴趣,才会去钻研,那么学习就是顺理成章,水到渠成,搞清楚这个逻辑关系,那么小学阶段的学习将会事半功倍。那么如何让孩子爱上学校、爱上老师、爱上学习,家长能做得有很多。

一是多让孩子幻想小学的美好生活,比方说多去即将就读的小学去看看,提前去观察一下崭新的校园,父母可以给孩子讲解小学的有趣生活。

二是多赞美老师,让孩子崇拜老师。三是不要透支孩子的学习兴趣,做好玩中学的功课,有了爱老师、爱学校的前提,爱学习并不难。

3.养好习惯

一年级是孩子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如果在一年级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那么整个学习生涯,将省时省力。

家长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就要逐渐培养孩子的小学生活及学习习惯,摆脱幼儿园时期随意迟到早退的习惯,逐渐培养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一年级,还是需要家长陪在身边做作业的阶段,因为孩子暂时还没有过强的自控能力,家长需要监督,指导。当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时,家长放手的时刻就到了。

4.提振信心

作为一个二胎妈妈和曾经的资深老师,根据我的经验,一年级对于培养孩子自信心非常重要。

一年级对孩子来说,学习难度并不高,是小学阶段最容易考双一百的时期,如果在这个时期多鼓励孩子考满分,那么很容易提升孩子的自信心,也会使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更加努力,更加认真。

我家老大就是很典型的例证,考满分能够大大提升自己的成就感,偶有粗心失分,下次就会十分重视,因此,在日常考试中都会非常细心,非常努力。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孩子三年级以后再努力不迟,一二年级都是基础,放养就行。我觉得这种观点不可取,如果一二年级没有养成好的学习习惯,等到了小学高年级,就很难衔接,学习习惯衔接不上,更别提弯道超车了。

所以,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可以为孩子提振信心多做准备,例如多让孩子自己做决定,回家后先干什么再干什么,让孩子帮助做家务,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自己掌握自己的生活,掌握一门特长,等等。这些小事都可以让孩子体验到自己小小的力量,从而更有成就感,形成更爱学习、更爱学校的良性循环。

5.知识铺垫

关于幼小衔接,我们能做得很多,一定的小学知识铺垫也非常有必要,这能让孩子有更加乐观的态度和底气面对小学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