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我国新生儿出生率再创新低,很多人口大省的新生儿出生率大幅下降,“年轻人不愿意生孩子了”成为普遍现象。
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一方面,新一代年轻夫妇思想开放,自我意识较强,注重自我享受。
另外一个原因是教育孩子的成本太高,年轻人由“不敢生孩子”发展成了“不想生孩子”,经济压力成为了最重要的因素。
学区房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教育的平衡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家长可以做一下大概的构想。
孩子从读幼儿园开始,父母就要面临“私立幼儿园太贵、公立幼儿园进不去”的难题,等他们好不容易上了初中,又要面临“五五分流”的考验,即便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进入高中,也还是要苦恼高考。
而且很多地区为了追逐经济效益,出现了“学区房”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产物,这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更是雪上加霜。
那么一套四五十平米的“老破小”,为啥可以卖出两三百万的天价?甚至还有不少家长抢着买呢?
这主要是因为此前我国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的是“单校划片制度”,只要房子属于“牛校”的招生范围内,就可以获得入学资格,而这动辄百万的价格买的就是孩子进入“牛校”的通行证。
在我们身边,能够这么“一掷千金”的家庭,即便不是有“矿”,也应该是收入不低的中产家庭,为孩子买三年优质的教育资源,富裕人家觉得值,同样也有能力承担,但是一般家庭的孩子就没那么多的资源了。
长此以往,好学校成为了有钱人家小孩的专利,普通人家的孩子至此越来越无法实现跨越,教育的公平性得到了严重的破坏。
教育部发文推进“就近入学”政策,可家长内心却难掩忐忑眼看着学区房“大行其道”,有关部门为了保证教育事业朝着正确的道路发展,很快就采取了相应的限制举措。
为了从根本上打击学区房、维持教育的公平性,教育部在2022年工作要点的相关文件重新提出了“免试就近入学”政策。
简单来说,“免试就近入学”就是指以学校为中心,以适当的距离为半径进行划片,只要学生达到了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龄段,且在学校覆盖范围内就可以百分之百入学。同时“免试”二字也强调禁止义务阶段学校采取选拔性考试。
不可否认,这项举措对于即将入学的“小豆包”而言,是个不错的消息,但在一部分家长看来,这样一来,政策到最后还是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牛校”覆盖的区域,房价依然水涨船高,家长们还是会对“学区房”趋之若鹜,而普通学校之间水平差距不悬殊,也就无所谓是否划分到哪个学校了,“就近入学”不就依然等同于“学区房”了吗,因此家长们却仍旧难掩忐忑。
“学区房”还会卷土重来吗?两大调整,让同学们告别学区困境对于家长们的这个担心,有关部门也做出了积极的回应,家长朋友们可以了解得更多一些,消除焦虑。
以前“学区房”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户口落到指定小区就肯定能对应上“牛校”。
但现在“就近上学”的概念则是不分校区,只要是在学校辐射范围内的适龄儿童,都有机会上进入好学校。这就在无形之中,让更多普通家庭的孩子也能够接收到优质教育资源。
而且未来也有可能实现,即便是非本市户口,只是在学校附近租房居住的适龄学生,也能够享有就近入学的权利,这样就彻底是给学区房泼了一盆冷水。
另外,在教育方面还有两大调整,也能够让同学们告别学区困境。
●教师开启轮岗制
在“就近入学”启动后,“轮岗制”的出现也成为了一把“保护伞”。
“牛校”内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便是教师资源,这些教师们有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成熟的教学方法,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使得学生的成绩提升的更加顺利,学习思维和价值观念也会得到提升。
教师轮岗制开启后,优秀教师不再是“牛校”的“独家专利”,普通学校的孩子也可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大大增加了学校与学校之间的资源互通。
另一方面,优秀教师的轮岗会给普通学校带去宝贵的经验和建议,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会助力学校的发展,对学校、对学生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使用多校划片代替单校划片
而关于很多家长担心的“学区房”卷土重来的问题,多校划片区的措施能从本质上将“就近入学”与“学区房”划分开来。
在以往,一片区域对应一个学校,如果想进“牛校”,只需要买对应区域的房子就可以;而多校划片后,一个住宅区可能同时匹配几所学校,就算住在对应区域内,也不一定能进入“牛校”。
而大多数家庭都不愿意支付高昂的购房费用,最后还不一定能进入牛校,因此,“学区房”这个产物就充满了不确定性,热度也会大大降低,直至未来的消亡。
结语关于“学区房”的存在,有人欢喜有人忧,但教育公平性的要求不允许这种打破规则的“学区房”存在,能让更多孩子有公平的竞争和发展机会,才是教育最健康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