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称评定是每个老师心里的痛,一说到职称评定制度,可能每个老师都有一大堆的话想要说一说。现在的职称评定制度早已漏洞百出,长期遭人诟病,各地的职称制度改革也在进行中,可是大多数地区还是按照原有职称评定制度在实行。
现在教师职称制度存在很多问题,我们可以一一来举例。
1、职称名额少,职称结构限制问题
为什么大多数老师评不上职称,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职称的名额太少。每个地区的教师职称结构是按比例来实行的,高级教师可能只有不超过百分之十的比例,也就是十个人里边,最多只有一个人能够评上高级,为了挣这一个名额,需要付出多少努力?
2、职称评定漏洞多
现在的职称评定制度,量化标准特别多,限制也很多。有人说,高级职称就是为了领导和后勤人员设置的,与真正的一线教师无关,这种观点有点言过其实,但是这种现象确实存在。大多评上高级教师的,并不是教学能力出众的,而是领导或者和领导关系好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一线教师憎恶职称制度的原因。
3、职称直接与工资挂钩
教师的工资上涨,基本上只能看职称评定上没有,工龄工资一年涨十几块钱,涨到退休工资都涨不上去。职称名额有限,评定困难,还直接与工资挂钩,这是很多老师所诟病的,多年辛勤工作,没有职称,什么都没有用,只能不停原地踏步。
为何职称制度漏洞百出,但是一直还没有废除?
一是职称与工资挂钩,职称制度如果放开,教师的工资上涨,地方财政负担会增重。二是职称制度就是为了将教师划出等级,如果废除职称制度,会影响很多人的利益,这些人大多就是领导。三是教师职称制度现在已经形成一个产业链,课题研究、论文著作、各种评审委员、各种专家,以及每年老师还要交的评审费,已经形成一个链条,很难废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