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成绩?教育观念正确

时间:2022-01-15 作者:Anonyme

家长们应该拥有怎样的教育观念,才能帮助孩子取得更好的成绩呢?其实我们成年人将人生划分为工作和生活两部分,同样的道理,在育儿领域,我们也可以大致分为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两大领域。今天,我们先谈谈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怎样树立良好的观念,帮助孩子取得更优异的成绩。

如何引导孩子正确看待成绩?教育观念正确

长篇大论的堆砌文字毫无意义,我们希望各位家长能避开教育孩子的一些错误做法,树立真正有利于孩子成长的育儿观念。

学习领域主要包括学习成绩、学习习惯和学习心态这三大类。

一、 关于孩子的学习,良好的教育观念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 学习心态应该排在第一位

学习心态通俗的讲就是你对于学习的心里想法和态度。

现代应该以更平和的方式的看待学习态度。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社会生产力得到了质的飞跃,而学习心态还没有与时俱进,所以我们所说的树立良好的学习心态就是:不再流于形式,振臂高呼我们要刻苦学习之类的口号;而是我们拥有了发展的底气,我们可以更快乐地读书。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火爆网络,成都一个网友分享了自己接孩子放学的视频。孩子兴高采烈地说自己有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自己考了倒数第二名,坏消息是没有考及格。而这位妈妈觉得身心健康远比分数重要得多。这则新闻只不过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孩子和家长的对话,一个“平平无奇”的故事为什么会引起网络热议,是因为这件事戳中了很多人的痛点。这个故事让我们反思什么是良好的家庭教育。过分关注成绩只会让孩子体验痛苦,不愿去上学,对学习失去兴趣。我们这个社会只看结果,不看过程。所以我们的家长也过多地关注学习成绩,只要求孩子要拿多少分,却忘了孩子在学校还能学到书本之外的更重要、全面的知识。这则新闻的最后写到:在妈妈这样的教育下,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不好,却一点儿也不自卑,甚至在班级跳舞等等场合,经常站C位。

2. 耐心教育孩子,学习习惯比学习成绩更重要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优异的学习成绩的基础。

我们作为家长,不仅需要高屋建瓴,懂得把握大的方向,在学习习惯的把控上,也需要“心细如尘”。毕竟我们从小就学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至于学习成绩,与学习习惯大致存在因果关系(小部分天才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内,属于小概率事件,大部分孩子智商都差不多),拥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不过是“附赠的奖品”。我们作为家长,应该拥有教育孩子的耐心,有教养的孩子无一不是体现在细节上。

3. 学习成绩才是最容易提高的

提高学习成绩的路径是最直接也是最简单达到目标的。学习成绩不好的原因无外乎智商不够和习惯不好。研究表明,我们大部分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所谓“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对于正常孩子而言,智商足够应付学习了,只需要勤奋一点。学习确实是世界上最公平的事情了,你有多少付出,就有多少回报;学习成绩的提高应该是好习惯塑造所带来的必然。所以就回到了我们前面说的,主要是通过兴趣养成爱学习的好心态以及通过细节训练养成好的学习习惯。

以上三条是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的内容,接下来指导我们如何去做的“方法论”是什么呢?

二、 家长该怎样做,才能帮助孩子取得优异的成绩:

1. 告诉孩子首先要端正学习态度

孩子遇到学习上的问题时,首先分析是不愿意学习还是学习了没有好的结果。不愿学习是学习态度的问题,这是我们着重强调且需要重视的。例如孩子不愿意写作文,我们不应该责骂,而是要端正他们的态度,提高他们的兴趣,带他们出去郊游、放风筝;去郊外观察,认识不同的植物和动物等;通过这些手段,孩子既有学习的兴趣,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迎刃而解;

2. 通过细节教育孩子

上课时好好听老师讲课,专心致志、不和同桌交头接耳,不开小差,不在上课时睡觉,课堂纪律要遵守;下课时和同学们交流有礼貌,不随便辱骂别人,懂得分享;做作业时自主完成,不剽窃别人的学习成果,尊重别人的劳动果实;遇到老师时主动问好,学习上遇到问题及时向老师请教;在学校当值日生时,做好自己的工作,不偷懒,懂得和同学合作。

以上都是关于学习习惯的塑造,我们既然说了要耐心,那么就要做到从平常的小事入手,教育孩子,让孩子意识到该“这样做”才更好。

3. 提高学习成绩需要外援

提高学习成绩,基础差的孩子,家长可以请家教一对一辅导;成绩中等需要拔高的可以买一些课外辅导书,哪里是薄弱的地方就着重训练哪里,有针对性地提高;而成绩优异的孩子,家长可以拓宽孩子的视野,例如有趣的外文书籍,既可以提高外语水平,也可以丰富孩子的心灵世界。

通过这几点的提升,我们既做到了树立良好的教育观念,又帮助孩子取得优异的成绩,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