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在家长群转发请柬代收红包

时间:2022-01-19 作者:Fallinlove

近日,云南省雄县华文学校某班主任,在家长群里替另外一即将结婚的化学老师发了请柬,很多家长考虑到孩子还要在学校上学,在群里发送了红包,班主任也均一一代收。该事件引起了网友的关注。

班主任在家长群转发请柬代收红包

事后接受采访时,该班主任称,没有多考虑,就顺手转发了请柬,代收了礼金,并已经“把收到的红包都一一退回去了,还向家长作了说明”。镇雄县教体局一工作人员表示,已责令学校核查该事件并形成报告上交教育部门。

班主任在家长群中发送请柬、收取红包是否合理?答案无疑是否定的。如果只是这样一句白纸黑字的问答题,相信绝大多数教师都不会答错。然而,华文学校该班主任的行为却确实地触碰了师德底线和纪律“红线”。若如该班主任所言,因为欠缺考虑而代收红包,则说明其“红线意识”的淡薄。

事实上,2010年至2014年间,教育部5年5次发布禁令,规定教师廉洁自律、不准收受学生及家长的礼品礼金等财物。2014年7月印发的《严禁教师违规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行为的规定》设立了6条“红线”,其中第一条就是“严禁以任何方式索要或接受学生及家长赠送的礼品礼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等财物。”

我国历来都是一个看重人情往来的社会,有着“尊师重教”的传统,不少家长会主动地向辛勤培养自己子女的教师表达敬意和关爱。然而,许多违规、越界的“小事”,恰恰因藏在浓浓的人情中而易被忽视。

须知师德无小事,小事见师德。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理应主动学习、深入理解相关教育法规,为自己上好师德师风第一课,明确法律“禁区”,尽忠职守、廉洁从教,勿因一时的欠缺思考而影响自身。

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学生的影响深刻而直接。在长期相处中,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行为举止、思想认识和道德情感都会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因此,亲爱的老师,再忙、再累,也请把牢“师德红线”,避免陷入家校关系的“人情泥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