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我想(诗歌)》

时间:2022-01-22 作者:Iraqis

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也是学生的榜样,她可以影响和激励学生。作为幼儿园老师的你还在为写教案而发愁吗?下面是大黑猫文档网和大家分享的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我想(诗歌)》相关资料,欢迎参考查阅。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我想(诗歌)》

设计意图

中班幼儿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能随着作品的展开有相应的情绪反应,能欣赏文学作品,感受文学作品的美,在日常生活中欣赏文学作品这方面,幼儿接触较少,所以我选择这首《我想》诗歌,能让幼儿欣赏文学作品,同时感受诗歌的韵律美,而幼儿喜欢小动物是与生具来的,随着幼儿生活经验和认知经验的不断丰富,对动物的特点关注也越来越多因此《我想》这首诗歌幼儿容易理解,运用已有经验,理解诗歌的内容,发现诗歌中模式,进一步激发幼儿大胆想象,模仿诗歌的句型,进行仿编诗歌,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活动目标

1.认真倾听,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2.有感情的朗诵,幼儿理解诗歌的结构。

3.尝试仿编诗歌,并大胆与同伴分享。

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激发幼儿学习诗歌的兴趣,理解诗歌的内容。

活动难点: 学习诗歌,发现诗歌的重复句式,尝试创编诗歌

活动准备

1.前期经验准备了解不同动物的主要特征

2.音乐、诗歌相符图谱、有特点动物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的兴趣

1.小朋友们你们去过动物园吗?

2.都看到过哪些动物?

二、出示图片,利用图谱理解诗歌内容

1.猜测几只小动物猜猜它是谁?出示图片看到大象,你最喜欢哪里?为什么?(看到大象,我想有个长的鼻子,和小象用鼻子握握手)

2.师:出示(猴子)图片看到猴子,你最喜欢哪里?为什么?(看到猴子,

我想有条长尾巴,和小猴用尾巴拉拉勾)

3.师:模仿小鹿,谁来了?看到小鹿,你最喜欢哪里?为什么?(看到小鹿,

我想有对长角,和小鹿用角顶顶牛)

三、完整欣赏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学习诗歌

1.教师有感情的朗诵诗歌(配音乐)利用图谱加深理解

----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我想有什么呢?

2.让我们一起说说这首好听的诗歌

----和大象用xx握握手----和猴子用xx拉拉勾—和小鹿用xx顶顶牛

3.这一次老师说前半句,幼儿说后半句尝试加动作

4.这回和你旁边的小朋友加动作来朗诵

5.这首诗歌中有一个秘密(请你看一看那些地方是一样的)

----原来这首诗歌都是由这些句子组成的(看到什么动物,我想有动物身体的一部分,和动物用身体的一部分做游戏)

四、幼儿绘画自己喜欢的动物,尝试创编

1.老师也有喜欢的动物,听一听它是谁?我喜欢它的什么部位?

教师示范诗歌模式(看到孔雀我想有条和长长尾巴和孔雀用过尾巴来比美)

2.动物园里你最想看到什么动物?想有什么部位?

3.老师给小朋友准备了画笔,请把自己最想看到的动物画下来然后用诗歌里的句型和小伙伴们分享)

4.幼儿绘画,教师指导。

5.画完后同伴间相互分享。

6.个别幼儿运用图画进行创编。

7.幼儿分三组利用图画组合一首完整的诗歌。

8.创编动作完整分享创编诗歌。

9.教师小结

活动反思

此活动主要有三个环节:一是谈话导入“去动物园的经验”激发幼儿的兴趣。二是借助动物图片,发现动物的明显特征,渗入诗歌,三通过欣赏,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学习诗歌。四幼儿自己选择图片,3人一组进行创编,组成一首完整的诗歌。活动中我采用了谈话法、图示法、动作体验法,理解诗歌...在欣赏、理解、初步感受诗歌内容,根据图谱理解诗歌内容。接着,仿编诗歌的环节中,由于这首诗歌创编性很强,能创编出一首首动听的诗歌,最后能将自己的作品和创编的诗歌分享给大家,我觉得孩子们的表现特别棒。整个活动层次比较清晰,环环相扣,师生互动和谐,活动目标基本达到!

    活动中幼儿能发现诗歌重复的句型模式,因幼儿语言发展存在个体差异,在创编过程中个别幼儿还不能很完整表述自己想创编的内容,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所以,促使我们今后创设更加精彩的活动,让每一位孩子自信的参与到活动中来,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总而言之,幼儿在整个活动中还是主动的、积极的,对仿编诗歌充满了兴趣,同时初步感受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学会了保护动物。因此在开展区域活动时,孩子们可以利用各种图片继续创编诗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