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落实后,要提高教师的补贴吗?

时间:2022-01-25 作者:Trick

陕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政协陕西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简称“陕西两会”)开幕在即,来自全省战线上的代表委员齐聚“两会”,就各自关心的话题“共商国是”。今年,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区域发展研究院院长王越群带来的是关于“双减”后减轻教师压力、提高教师待遇的议题。

双减政策落实后,要提高教师的补贴吗?

“自2021年秋季开学‘双减’政策落实以来,学校主阵地作用得到了进一步强化,绝大多数学校学生作业负担大大减轻,睡眠时间得到基本保证,家庭经济负担和孩子培训负担大大减轻,得到了社会、家长普遍欢迎和好评。”王越群告诉记者,由此带来的义务学校教师负担过重、压力过大但待遇偏低(补助)的问题亟待解决,主要表现在三个具体的方面。

一是绝大多数教师在校工作时间过长。王越群说:“绝大多数义务学校教师按照我省‘5+2’在校时间要求,每天在校工作时间多在10个小时以上,再加上老师们常常在放学后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备课、教研或与学生家长沟通等,工作时间之长、强度之大严重影响了教师们的身心健康和职业幸福感。”

二是教师课后服务报酬有待合理落实。据王越群了解,在强大的工作压力下,教师们超负荷工作现象非常普遍,“按照中省政策要求,学校应该将收取的学生课后服务费,作为劳动报酬(补助)主要发放给参与课后服务的教师,但实际上不同学校给老师们的报酬完全不同,其中有大量学校发放的补助与老师们的付出不符,甚至还有少数学校不给老师发任何费用(补助),极大地影响了这部分老师的工作积极性。”

三是学校课后服务没有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王越群说,在教师工作强度大、身心压力大、工作时间长的情况下,很少有学校能充分利用社会专业资源参与课后服务,导致校内教师只能承担更多的此项任务,教师工作负担繁重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缓解。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照国家有关“双减”政策的精神,王越群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几点改善建议:

第一,大幅提高教师课后服务补助。王越群建议省上统一制定政策,严格按照国家“双减”政策明文规定的“课后服务经费主要用于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有关部门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应考虑教师参与课后服务的因素,把用于教师课后服务补助的经费额度,作为增量纳入绩效工资并设立相应项目,不作为次年正常核定绩效工资总量的基数”的规定,大幅提高教师的课后服务补助,坚决禁止并查处将课后服务费用挪作他用或对教师减少发放的现象,让广大教师感到自己付出的劳动能够得到认可。

第二,加快配足配齐缺编专业教师。按照“双减”政策明文规定的“要根据学生规模和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统筹核定编制,配足配齐教师”的要求,王越群建议省上加快义务学校教师编制改革,按照新要求重新核定义务学校专业教师编制(不能再按照以前的说法),尽快出台义务学校教师编制调整新政策,配足配齐在编教师,以最大限度的减轻教师工作负担过重、压力过大等问题。

第三,加大多元化课后服务模式创新。王越群建议,按照“双减”政策关于“拓展课后服务渠道”规定的“课后服务一般由本校教师承担,也可聘请退休教师、具备资质的社会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提供。部门可组织区域内优秀教师到师资力量薄弱的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和“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发挥好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活动场所在课后服务中的作用”的要求,省上要出台关于社会专业人员等参与课后服务的资质标准及聘用办法,尽快解决将学校课后服务只压在学校教师身上的现象,以减轻广大教师的劳动强度。

此外,王越群还建议改变“一刀切”式的学校统一放学时间。他建议省上出台统一指导意见,优化“5+2”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特别是要科学完整理解“双减”政策明文规定的“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的“原则上”三个字的含义,不能把学生放学统一固定为一个时间。“建议根据学生不同学龄及年级实行错时错峰放学,实行‘5+1+X’课后服务模式,即学生每周在校学习5天,每天刚性1小时课后服务,最后一个小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身心特点实行弹性服务,不同年级放学时间在一个小时之内错时错峰完成,既解决小学集中放学城市交通拥挤、冬天放学太晚学生安全问题,同时还能有效落实政策要求的‘学校可统筹安排教师实行弹性上下班制’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教师在校工作时间过长、工作压力过大的问题。”王越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