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开始后考生先进行3分钟的自我介绍;然后会回答3-5个专业问题,也可能会针对性地提问一两个专业问题;最后导师进行提问,这个问题完全看导师,有可能关于你的未来规划、也可能与毕业答辩相关、也可能只是简单提问日常,这都是有可能的。
自我介绍英文版(1-2分钟),导师根据考生的自我介绍进行提问;或者是要求考生进行短文朗读、由导师出题考生进行翻译、还有可能由考生抽题进行即兴演讲。
高校的复试比例一般是多少?院校复试比例都会明确标明在招生简章中,根据比例数值进行差额复试,复试比例一般在1:1.2-1:1.5左右。
高校往年的复试分数线非常有参考价值,现在初试成绩也还没出,考生可以参考往年的分数线估计自己的进面机率,从而及时作出准备。
复试成绩是由导师说了算的吗?考研复试考官一共有好几位,面试的成绩要取几位考官所打分数的平均值,但总体的面试结果还要考虑当年的招生名额。
当然如果考生能够让非常有名望或者是在专业领域内地位比较高的导师看中,录取你也有可能他可以说了算。
报考院校不公布复试内容,也没说复试参考书目,该从何处开始准备?有的院校确实是不会告知考生复试内容和复试用书的,那这种情况下考生可以找一下同专业的师兄师姐、还有本院校本专业的论坛等渠道。
主要是准备与本专业相关的时事热点、专业导师的研究方向、所写论文、科研出版等内容,还有很主要的就是英语学习不能停,关于面试的流程考生肯定是需要私下里模拟几遍的。
师兄师姐的经验贴有用吗?怎么说呢?来路正确、身份真实的师兄师姐的复试心得当然有用,而且对于没有公布复试内容的院校是非常有用。因为他们是真实经历过报考院校的复试考试的,知道复试内部信息、复试比例、复试考题、导师信息等内容的含金量都是非常高的。
考生在通过这种渠道了解考研复试相关内容时,一定要注意很多机构发布消息的真实性,高额的价格不要脑子一热就付款了,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注意,尽可能找官方一点的,口碑好的机构,给师兄师姐该得的好处,高情商一点。
除了专业书上的知识,还需要准备什么?复试的专业课笔试必须考察专业书上的知识,但是也不妨碍自己通过了解其他方面的专业知识才填充自己的思维。
像是本专业的一些大佬所写论文、导师所出版的科研报刊、专业相关的社会热点等都可以关注一下,理科生主要就是学习前辈们的逻辑思维充实自己,文科生在复试考察时,社会热点一直都是分析材料。
所以,考生们还要在闲暇之余多关注一些本专业的社会热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