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卓有成效,“中考分流”,为何还是让学生和家长感到焦虑?
在双减政策的作用下,学生的作业量有了很大的变化,孩子有了更多“玩”的时间。然而,对于一些家长和学生来说,却未必高兴地起来,毕竟学生未来的赛道依然没有较大的变化,尤其是中考更是让人焦虑。
最近“取消中考分流”的话题,也引发了很多热议,尤其是一些代表在一些重要会议上提出了这个问题,他们有人认为应该试点将高中教育纳入义务教育,甚至应该取消中考分流,这样才能减轻家长学生的过分焦虑。
对于取消中考分流,不少网友表示赞同,毕竟对于初中来说,无论是从知识层面,还是从心理层面都未能“成人”,过早地将这些孩子推向职中,就意味着过早地进入社会,并非是一件好事。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家长认为这些从初中进入职中的孩子来说,他们未来可能很难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孩子竞争,毕竟在学习方面,知识储备无法与高中进入大学的孩子相比较。
不得不说,让初中孩子进入职中,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从心理方面都非常难以接受,毕竟当下职中的教育水平和质量未能得到多数家长的认可,他们更相信中国高校的培养能力和教育质量。除此之外,一些人认为职中就是培养技术工人,是一种“苦力”工种,很没有面子,总觉得会被人瞧不起。
诚然,一些家长认为孩子读普高,既是“面子问题”,也是“里子问题”,但是这样的认知想要改变,也并不容易,需要多方面做出改变。眼下,在政策方面,对于职业教育的毕业生,他们未来就业的渠道,也在不断拓宽中,不仅仅可以成为“技术人才”,还可以考事业单位等。
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毕业生就业环境也在逐步改善。
那么,到底需不需要取消中考普职分流?
其实,无论取不取消职普分流,对于多数家长而言,可能会鼓励孩子继续学习,从而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也就意味着即便是不取消职普分流,不少职普毕业生也会不参加工作,而选择继续读书。
那么,这样的中考普职分流是否还有意义?
究其根源,可能还是在于职业教育的教学水平,依然没有得到广大家长和学生的认可。或许,在打开职业教育学生就业渠道的同时,更为关键的还是提升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质量。
这就好比很多企业愿意招收“985工程”亦或是“211工程”高校的学生,却对于普通高校毕业生兴趣不高一样。有些网友认为,主要是因为这些企业看牌子,并不看重学生的质量,实质上这个认知并不正确,正是这些企业看重质量,才让“985工程”与“211工程”高校毕业生认可度高。
那么,对于职业教育的未来,也应该放在提升自身教育质量上。
或许,与其再培养一批职业学校,还不如将中国现有的高校进行重新定义,让侧重技术的高校,成为技术大学,让侧重理论的高校成为研究型大学,而这不仅仅是改一个名字,而是要从根本上进行转变,让善于搞技术的孩子能够进入到技术大学,而且需要技术大学能够提供较为完善的课程,让这些学生能够毕业适应企业的用工需求。
因此,双减尽管让孩子学习的“任务量”有所降低,但是想要打消家长和学生内心的“焦虑”,重点可能不仅仅是取消“中考分流”,更重要的是:
在分流的背后,能否为每一个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质量,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