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是我国的最高学历,按照学位区分为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与本科生不同,共分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转制科研院所三类。
研究生的培养能力是我国水平的重要体现,从宏观角度分析,研究生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科研水平和科技水平的发展,从微观角度分析,研究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明显高于本科生。
2022年我国研究生报名人数高达457万,为了能满足更多考生的上岸需求,各高校也是尽所能地在扩大招生规模。也因此很多人担心研究生上岸人数多了,含金量也就会变低了。
其实这一点并不需要担心,作为研究生培养机构,是必须要保证已毕业的研究生的质量的。所以在严卡研究生毕业方面,可是没少花心思。不过这样做的后果是让考研有了新的拦路虎。
研究生培养模式正在逐渐贴近西方,“毕业难”成了考研的拦路虎了解过西方高考和西方大学的人应该有所发现,他们的高考不像中国高考这样竞争激烈,甚至就是在走个过场,过了高校的投档线就可以报名,而高校数量比较多,也不存在“内卷”。
不过想要在西方大学获得学位,就不那么容易了,有些高校将学位证设定为ABC等级,不同等级意味着毕业生的能力水平,还有些高校采用末位淘汰制,专业末尾几名直接不予毕业。
简单来说就是“考大学容易,想毕业却很难”,而我国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正在逐渐贴近西方,这样的好处是可以让学生彻底摆脱“玩命的中学和快乐的大学”的现状,不过弊端也随之而来。
弊端就是让“毕业难”成了考研的拦路虎,不少大学生由于知道毕业难,害怕读研3年最后却不能毕业,也就直接放弃了考研。可能会有人觉得这是研究生不求上进的做法,但实际上“毕业难”的责任可不仅仅在研究生身上。
研究生“喜出望外”,新规将在2022年开始实行,已有高校着手准备!学生的成绩差,与社会、学校层次、家长引导和学生本身均有关系,所以面对就业难问题,社会和学校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应该帮助研究生去相机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一个让研究生“喜出望外”的消息传来:或将延长研究生学制。新规定将在2022年开始实行,目前已有高校着手准备了。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已经明确表示将研究生学制年限延长。
其中硕博连读和直接攻读博士的研究生基本学制调整为6年,普通招考博士年限调整为4年。针对读博期间表现特别优秀的研究生,可以申请提前一年毕业,然后由学位会审议决定。
这样一来,研究生就可以多接受一年的学校,那毕业难的问题自然就迎刃而解了。不过也有网友提出了一些反对意见,因为一年的时间、一年的学费都是不能忽视的问题。
笔者觉得,没有什么规定会是完全没有弊端的,从长远角度来看,研究生的学制延长,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就会更多,那对社会所做贡献也会更多,就业后能创造的经济收益自然会更多。
而且目前该规定还没有全面实行,如果觉得接受不了研究生学制延长,也可以选择暂时还没有进行调整的研究生院,或者选择海外一年制硕士也可以。但是最后的研究生学历含金量也会有偏差。
同时还有一个好消息,赶上的学生有福了关于研究生毕业难的问题,还有另一个好消息传来,赶上的学生有福了。这条消息就是:论文将不再是研究生毕业的唯一标准。为什么说这个消息好呢?主要有3点原因。
一是,写论文会占用研究生很多专研创新的时间,二是,论文写得好的学生不见得就一定优秀,优秀的研究生也不见得就要会写论文,三是,论文评定的标准很难直接把控,要求不一定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