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职校普及高中”呼声高涨,部正面回应,还好不是空欢喜

时间:2022-02-09 作者:Kris

中考和高考作为学生人生中的两次重要转折,经历了多次的改革和变化。其中高考最轰动的莫过于从传统高考向新高考模式转变,而中考最轰动的则是普职比例的调整。

“取消职校普及高中”呼声高涨,部正面回应,还好不是空欢喜

所谓中考普职比例既是学生根据中考成绩被分到高中和中职学校的比例,目前已经被调整为5:5了。这让家长十分着急,于是学生和家长都忙碌于各学科的内卷中,生怕进入中职学校。

但是“双减”的出现又正好打破了内卷,难道就真的要眼睁睁看着一半的学生进入到中职学校吗?从目前家长的反响来看,建议“取消职校”“普及高中”的呼声高涨,那能否实现呢?

建议“取消职校”“普及高中”的呼声高涨,部正面回应,还好不是空欢喜

“取消职校普及高中”的声音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早前还曾有包括莫言在内的学者呼吁取消中考分流,后又有官媒发文建议推迟中考分流,是什么原因让家长如此反感职校呢?

家长反感职校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首先是职校数十年来的升学率,虽说职校毕业生可以继续深造上大学,但是多数职校学生毕业后,是以刚满18岁的年龄进入社会底层打工的。

其次是职校学生的言行举止,也是职校的校风校纪,有人调侃说走在职校的校园里是“三步一个爆炸头,五步一个出口成脏”。言外之意就是这里的老师就没有用心教导学生的三观。

再次,是职校培养学生的方向。往好听了说是在培养技能型人才,是社会发展所必须的,但是真的能培养出符合当代科技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吗?事实是培养出来的基本就是苦工力工。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职校这3年能学到什么?除了少数职校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职校学习任务外,多数学生是学不到真才实学的,少数学生考试想要及格都很难,所以毕业如何立足?

总而言之,就是职校本身不受家长欢迎,所以家长才会建议要取消职校和普及高中。简单来说家长就是希望学生在中考后,可以直接升入高中学习,高中直接被纳入到义务中去。

义务给社会带来的好处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如果真的能普及高中阶段,那所有学生将会通过这3年的学习拥有更美好的前景,也真正能减轻了初中生的内卷之争,更让家长心里的大石头落地。

对此部正面做出回应:暂时还不具备普及高中阶段的条件。言外之意就是普及比例仍旧会按照5:5实施,高中不能普及,职校也不会被取消。虽然全盘否定,但也未来可期。

从部的回应中能看出,虽然目前不具备条件,但是当具备条件之后,这些就或将是改革趋势了。所以还好不是空欢喜,家长也可以安心了。那么普职比例改不了,职校是否能改革呢?

想要让家长认可普职比例的调整,职校真的应该改革了,听听家长怎么说

上面我们说了很多职校被家长诟病的原因,笔者认为相比调整普职比例,让职校进行调整是更容易实现的。而部显然已经注意到这一点,正在紧锣密鼓地加强职校的教学和管理。

希望职校招生也要设置门槛,那些不符合初中毕业资格的学生应该继续留在初中复读,直至他们满足毕业条件为止,而非读完就可以拥有毕业证书,就可以随意进入职校。

同时职校学生虽然属于生源质量较差的一类,但是学校的管理和老师千万不能有破罐子破摔的心理,既然在这里任教就要做好学生的全方面,将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

更重要的是一定要保证职校的升学率,要让至少70%以上的职校学生拥有进入高职学校深造的机会,而非妄自菲薄的觉得职校学生与高中生在高考中,并没有可比性。

家长与其担心孩子会考入职校,不如采用这些方式帮助学生提升成绩

家庭在未成年人的成长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相比学校给予的水平丝毫不逊色。家长也应该将重视学校的心思,同比转化到重视家庭上,然后一同助力学生成长。

家庭主要体现在家庭环境、家长的言行举止、学生的学习氛围、家长和子女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以家长不如通过以上这些角度入手,去帮助学生提升成绩。

笔者寄语:

职校有一定的存在价值,为从小培养精英化的技能型人才有重要意义,不过目前职校的能力着实不能满足社会和家长的需求,希望职校可以努力改变现状,也希望有朝一日高中可以真正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