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中生活,不可避免地要承受各种消极、焦躁和抑郁的负面情绪。
抑郁,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本身不会损害我们的身体,但是,长期和过度的抑郁,必定会破坏我们思维和意识中的“积极感”,让我们的思考和认知,深陷在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眼睁睁看着温情和阳光,灰飞烟灭。
好不容易考上大学,毕业了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一路从恋爱谈到结婚,走进婚姻殿堂的却不是你;
工作中处处被针对,房贷车贷压得你喘不过气来。
所谓抑郁,主要是价值观被动摇,信任感被破坏。熟悉的环境被改变,你的认知、情绪和心理在一时间无法接受,就造成了抑郁的不适感。
01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在2021年的一项调查研究:
35.5%的被调查研究生可能有一定程度的抑郁表现,60.1%的被调查研究生有焦虑问题。
难怪有医生认为:“会得抑郁的都是聪明人。”
因为接受过高等,情绪上多愁善感,容易形成“精神内耗”的人,更容易因为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而产生沮丧失望的情绪。
他们思想睿智、本性善良,一眼就能透过虚伪和善的表象,看到急功近利的实质,可一味地追求精神和道德上的契合感,又不得不屈从于现实的反差失落,这或许,就是聪明人的悲哀吧。
人的认知,就像是“画地为牢”的圆圈。
对于孩子来说,只要能够吃饱穿暖,可以玩耍嬉闹,就是快乐;
对于年轻人来说,能够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做喜欢的事情,就是幸福;
对于老年人来说,膝下儿女成群,夫妻身体安康,家中物资丰饶,就是圆满。
但是对于情绪敏感的高学历人群来说,毕业论文、职称评审和人才选拔,都有可能成为击碎自我尊严和心理的箭矢。
所以,当你陷入某种情绪状态无法走出的时候,不妨可以试着将自己的认知圈子缩小一点,放弃掉那些远离于生存和生活本身,实质上只是虚荣和面子的东西。
02近两年,总有一些研究生因为论文难、毕业难、恋爱难,而想不开。
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从中考到高考,连大学校门都没有进过的年轻人,至少在70%以上,而这些研究生,不但以高分成绩考进大学,还更进一步,通过保研或考研,站在了同龄人学历水平的“天花板”。
如果连已经读书20年的硕士、博士,都觉得生活无望、爱情无望,工作无望,那么你让那些初高中毕业生的年轻人,置身何处呢?
所以在很多心理困境中,“井底之蛙”永远是最快乐的,书读得越少、事想得越少、路走得越少,想问题看事情就特别容易简单化,不会走一步想三步,不会因为一时的学业困难,而想到无颜见家乡父老,不会在毕业、学历和证书上面,倾注了太多谁也不堪承受的压力。
人的需求,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
难以吃饱穿暖的贫困家庭,只知道考上大学就能找到工作,断然想象不到会有人因为拿不到硕士学历而轻生离世。而因为恋爱失败、论文困难和孩子而变得精神萎靡、疯疯癫癫的高学历年轻人,满脑子想的就是虚名、面子和尊严,却全然忘记了:
只有一次的生命,才是最宝贵的东西。
03生活就是这样: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思想越杂,痛苦越多。
如果你足够聪明、睿智和敏感,能够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危险、风险和惊险,那么你势必要比那些大大咧咧,什么也不想的“井底之蛙”承受更多来自于认知、学识和见识衍生出的痛苦抑郁。
当然这不是你的错,而是因为,你的心理负担实在是太重、太多了。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说,“心中的抑郁就像条黑狗,一有机会就咬住我不放。”
当你的心理状态无限逼近于抑郁症,言行举止习惯了长时间地浸泡在灰色、消极的氛围中,你将会逐渐表现得情绪麻木、缺乏动机和消极认知。
面对这样的学生和孩子,单纯地陪伴和督促其执行学习计划,可能是无事于补的。尤其是已经成年的大学生和研究生,在离开父母和家庭,独自面对学业和生活中的繁杂琐事,难免有一些是他or她,通过自身的思考与认知,无法接受和解决的问题。
一旦有机会,身边的人都应该行动起来,积极主动地做一个良好的倾听者。
我们可以陪他散步,陪她谈心,给予这些接受了高等,却越来越无法面对理想和现实割裂状态的敏感者,尽可能多的陪伴、理解和关爱。
04多愁善感、困惑痛苦、孤独敏感,都不是谁的错!
实际上,造成很多大学生和年轻人心理问题的,是长久以来愈加焦虑沉重和急功近利的氛围。
大多数孩子想要实现父母、家庭和社会的期待,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实现“三级跳”到大学里读书,进而保研或考研成功,就读研究生,都不是一件轻松容易的事情。
相反,学习十多年,绝对比工作十多年要辛苦劳累得多,更何况,孩子们还要背负着父母的期待,承担着家庭的虚荣,包揽着家族的面子。
每一次考试和升学,都需要耗费全部的心力,和数百万同龄人争着抢着过“独木桥”!
甚至可以说,许多孩子都是功利家庭和焦虑的“受害者”:
那些只会做题考试,却不会洗衣拖地的少年;
那些“过关斩将”,却无法硕士毕业的年轻人;
那些养家糊口,却不可能升职加薪的中年人。
谁都有自己的痛苦、迷茫和抑郁,但是父母家庭、亲戚朋友和同事好友,却不一定时时刻刻都会注意到你的困惑和无望。因此就自身而言,如果你正处于情绪低谷,对于自身的学业、生活和前景感到痛苦失望,那么请你:
从此刻做起,每天拥有一点小进步;
从现在开始,每天丢掉一点烦心事;
从眼前决定,每天保留一个让你感动的瞬间。
总之,认清自我,放松生活,善待自己,我们都会快乐起来的,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