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双减”政策就是让绝大多数家长认命

时间:2022-02-15 作者:Surplus

已经实行一学期多的双减工作,要问最大的成果,大概是家长们基本认命了,想给孩子补课,地方没有,甚至连时间都没有了,至于孩子以后学得好坏,听天由命去吧。

有人说“双减”政策就是让绝大多数家长认命

当然,家长的钱包总算不用担心瘪下去了,因为原来最大的一块是投向各种培训机构,至于原来有没有效果,至少钱花出去了,自己心里总归踏实点,死马当活马医吧,估计是当年各个家长的心态。

原来各个家长之间很内卷的,嫌老师教了不够深,不够精细,所以去各个培训机构去补课,可以说家长和学生都在一种拼命状态,只要有时间,随便花多少钱,不是在培训机构就是在去培训机构的路上。

以前是拼命状态,现在是认命状态,真的就这么极端吗?难道就没有一个两全其美的?

在我眼里,原来的拼命是没有意义的,白花钱的居多,而现在很多家长的认命也是拖下水的,不可取。家长和孩子之间,就是一种陪伴,指引,开导,劝说,监督甚至有威慑力的,孩子不是一种所谓翻身的希望,也不是尽法律抚养义务,就是尽可能的提供家庭,配合学校,让我们的孩子逐步成才的过程,

孩子读书有点靠天赋,但是一个天赋好的孩子,如果没有好的环境,没有人稍微加点压力要他学习,很容易豁边,天赋变成做坏事。很多家长,其实中考后,孩子考不上高中才恨,自己的孩子很聪明,就是初中太郎当,有的甚至希望中考多提高录取率,让他们孩子不能被一考定终身,在他们眼里,孩子初中还没有懂事,到高中一定会懂事的,可惜晚了,留给他们的只有职中了。

孩子的,其实从小学起就特别重要,可惜大多数家长,这个时候正是赚钱和享受人生的黄金期,自己的幸福远比孩子重要,孩子的重要其实只是挂嘴边。

这次滑雪冠军谷爱凌的妈妈说了,在北京黄庄每年进行十天的奥数培养,抵美国学习一年,所以孩子很容易高分考到美国的大学,一下子有些妈妈又留恋甚至抱怨现在不允许培训机构了。谷爱凌的妈妈说的有一定道理,那就是,美国的文化课教了太容易,美国的孩子在没有读大学前是过孩子的舒服生活,那么你偶尔拼命学一下,当然有用,而且效果极好,但中国的其实太深了,你偶尔去弄今天奥数没有用,除非孩子特别喜欢奥数,可以送去培训,但是最大的风险在,将来这个孩子很容易偏科,当下啊中考和高考不一定有利。

双减,而且实行课后延时服务,对于孩子的成绩是否有帮助,其实对于相对自觉的,天赋尚好的孩子,没有区别,对于一个区域,比如靖江,中考录取计划数是按比例的,其实也没有影响,该多少比例上省靖中还是少,62%去普通高中还是这个比例。

但是现在的双减下的模式,最大作用应该是减少了以前的差生,也就是说那些进入省靖中专的孩子基础要比以前好。一个是老师没有课补了,只能靠课上尽可能努力较好,特别是现在老师的收入政府也在真正想提高,老师的退路没有了,毕竟老师其实是名声医永远第一;一个是孩子们晚上都被在学校上晚自修,那些家长没有时间管的,孩子出问题的可能变小了,至少能够坐下来学习了,原来说上培训机构,很多相对成绩差的孩子,纯粹去关河边和结交不良朋友。

双减之下,家长要躺平式认命,其实太早,特别是孩子已经进入小学高年级到初中毕业之前的,不管成绩是否好,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态度往往这个时候开始转型,有的时候,多看看,多敲木鱼总有用,包括孩子的学习和一些社会知识,家长多知道,孩子就不敢撒谎,就有对家长的怕处。

孩子是否成才,不一定都靠是靠天赋,其实现在的孩子大多智商都差不多,就是看谁家看到好习惯,孩子愿意学习,那就是祖坟冒青烟了,不对孩子上心的,那失败的概率和对孩子上心的概率估计差多了。

对孩子,不要轻易有认命的想法,特别是很多还只有一个家庭的孩子,赚钱给孩子上补习班的路反正走不通了,那不如少考虑赚多少钱,留出时间来陪孩子,不但时间留出来,还要研究和孩子的交流,特别是孩子的爸爸,你说的话对孩子胃口,那么孩子容易听你话,但是你想说出这些对孩子胃口的话,而且能够激励孩子的话,需要研究和学习的,单纯性唱高调和打骂没有用。

你的认命,其实就是家庭等于0,那么靠学校再好都没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