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延时服务“副作用”来了,老师身心俱疲,家长更是有苦难言

时间:2022-02-16 作者:Fallinlove

随着双减政策的稳步实施,一直备受关注的课后服务,也并没有被提出时看上去那么好,课后服务的“副作用”,也在逐渐显现出来。

课后延时服务“副作用”来了,老师身心俱疲,家长更是有苦难言

国家为了给中小学生减负,提前了中小学的放学时间,按照相关规定,小学的放学时间调整到下午15:00~15:30之间,为的就是减轻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

然而对于绝大多数家长而言,孩子的放学时间自己还在工作,尽管可以以接孩子为由和单位请假,一次两次自然不会说什么,但接孩子放学这件事是每天必须要做的事。

自然时间久了,必然会给工作造成严重的影响,一时间在家长中“炸开了锅”,不仅没有给学生减负,反而给家长增添了沉重的负担,为了解决家长没时间接送孩子的问题。

有关部门提出学校开展课后服务,也就是学生放学后,如果家长没时间接,学生依然可以在学校继续上自习,并且会派专门的老师负责看管,家长也算是暂时松一口气。

课后服务的“副作用”逐渐显现,老师身心俱疲,家长也有苦难言

在逐渐得到完善的课后服务中,有关部门对学校实施“5+2”模式,也就是学校一周至少开设5天课后服务,并且每次课后服务的时间不得低于2小时,让家长有充足的时间接孩子放学。

本来是一个获得大部分家长同意的政策,但在实施过程中,逐渐暴露了课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让老师身心俱疲,家长也苦不堪言。

其一,学生家长的下班时间并不统一,有的家长下班早,有的家长需要加班,很晚才能下班,然而学校收取课后服务的费用却是相同的,难免让很多家长心里不平衡。

其二,课后服务不仅是自习时间,很多时候需要老师负责带队,和学生们一起做游戏,或者完成一些团体活动,这样一来不仅知识没学到,还要花掉学生很多做作业的时间。

家长对此感到十分担忧,明明只要正常上学排课,家长的这些困扰都不存在,现在所谓的减负似乎说不通,不仅学生的学习压力没有丝毫减少,反而给家长增添很多的麻烦。

实际上老师也不轻松,无形中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牺牲掉很多本应该自由支配的时间,用来看管上课后服务的学生,每天回到家都像丢了魂儿一般身心俱疲。

家长本想着老师会从课后服务中获得好处,没成想老师比家长还累,也因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质疑减负的意义,家长和老师也希望能早日回到正轨上。

老师、家长和学生该如何配合,让课后服务有序进行?

· 家长

学会换位思考,学着站在老师的角度看问题,在平时孩子学习过程中,积极和老师沟通,争取做到信息同步,才是对孩子学生上帮助最大的,不能一味地将孩子推给老师。

特别是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逐渐到了青春期、叛逆期,家长和老师的正确引导,或将影响他们的一生,当代学生的学习压力已经够大了,家长不能因为处理不好和老师的关系增加压力。

· 老师

主要职责就是教书育人,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教会他们为人处事的道理,才能算得上是一位尽职尽责的老师,在备受大众尊敬和爱戴的同时,也要肩负起教师的责任和使命。

在看管课后服务的过程中,老师要尽全力帮助班级的学生完成当日的作业,如果还有时间就做好复习和预习,这样一来学生回到家中,才有更多时间和家长相处,做感兴趣的事。

· 学生

身为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不仅要在老师或家长的监督下,认真完成学业任务,还要做到即便身边没其他人监督,也能独立完成自己的学习,才是一名优秀的学生需要做的。

学习是自己的事,再优秀的父母也没办法代替孩子参加高考,最终还是要由学生一个人面对,这也是为了今后的发展而努力,等到真正离开校园开始工作,就知道学习有多幸福了!

总结:

年纪越小的学生,自制力越差,这也是情理之中,这些学生的视线轻易就被身边的人或事吸引过去,但这并不代表学生不爱学习,更在于家长和老师的引导和支持。

小孩子能有什么坏心思,不过是受身边人的影响,一名成功的父母,不在于事业如何优秀,更在于能否将孩子培养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