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倍高薪“挖墙脚”,中科院近90人集体辞职,理想和面包如何选?

时间:2022-02-17 作者:Iraqis

受过高等的人越来越多,随处可见的大学生导致学历严重贬值,为了能获得更好的发展,学生将目光转向考研,通过提升学历,增加自己的价值。

10倍高薪“挖墙脚”,中科院近90人集体辞职,理想和面包如何选?

因为大学生的资质不一,各大企业单位为了能留住优秀的人才,不惜给出优渥的条件,其中就包括成倍的高薪,还有一些福利政策和安家费等,只要足够优秀,这些都值得拥有。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一位博士研究生,原本的工作月薪1.5万,而想“挖墙角”的企业直接给出15万的月薪,这样优渥的条件有多少人不心动呢?毕竟理想最终还是要归于现实的。

“挖墙脚”挖到中科院,给出10倍工资的高薪

众所周知,在我国有很多忠于国家建设的有志者,他们不在乎物质生活,更不在乎他们能赚多少钱,一心只想着为了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尽一份力,不枉国家对自己的栽培。

其中就包括袁隆平、邓稼先等一代伟人,他们没有优渥的物质基础,更不贪图名与利,一生都在各自的领域中发光发热,但现实生活中,像他们这样的人真的很少。

事情发生在中科院合肥研究所的研究员身上,为此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大众一致认为这些研究员,不应该为了金钱,就放弃了崇高的理想,也因此开始痛批研究员们唯利是图。

某企业为了能“挖走”这些研究员,不惜给出了他们在中科院10倍的工资,直接导致近90名研究员集体辞职,一时间中科院合肥研究所人去楼空,像是断了一条有力的臂膀一般。

在大多数人看来,国家中科院的研究员,就应该无欲无求地专心搞科研,为了国家的崛起尽自己一份力,甚至将一生贡献给实验室也再所不惜,这样的人才配得上研究院的称呼。

当然,在人们冷静下来后,那小部分声音才出现,那就是针对研究员的做法,虽然不能苟同,却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毕竟在崇高理想、有抱负的人,也可能为“五斗米折腰”!

“站着说话不腰疼”、“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些都是那小部分网友的看法,人要生活就需要钱,即便是研究员们养成勤俭节约的生活习惯,但他们还有家庭和父母要养。

尤其是要养育一个孩子,培养他们成才这个过程中,需要的开销足以压倒一个在一线城市工作,却拿着底薪的研究员了,还不算涉及的房贷、车贷需要供养。

个人分析:

现实生活是别说10倍工资了,3倍可能就有人动心要走了,6倍可能老板也想跟着被挖走,这才是现实,老一辈人因为生活环境艰苦,才更加懂得国家发展的重要性。

可对于现在年轻一代人,本身就出生在和平年代,没有战乱并且生活安逸,风吹日晒都很少经历,自然不愿因为理想,放弃更加优越的生活,虽然说出去不好听,但却很现实。

有能力,应该享受配得上的薪资待遇

针对这些研究员,只要人们肯花时间去想,就能理解为何这90人会集体离职,可以不理解但要尊重,众所周知,一个人最终想稳定下来,首先要做的就是买房子。

据了解,合肥市稍微便宜点的房子,也要2万多/平,一套100平的房子,连装修和布置等,至少全下来近300万,即便家里给出个首付,一月的房贷至少5、6千起步,还不算车贷。

在成家有小孩后,孩子的开销才是身为家长的研究员最需要关注的,孩子从出生到大学毕业为止,这期间孩子最大的开销就是,身为高等知识分子,会格外看重孩子的问题。

想接受优等是有成本的,最费钱的就是学区房、兴趣培养等费用,现在实施双减政策,学生不用上补课班应该偷着乐,但依旧不能减轻抗在研究员肩上沉重的担子。

当然这些还不算赡养夫妻双方父母的钱,这些都是需要每个人都要考虑到的,自然再看研究员集体因为高薪辞职,就没有之前那么愤怒了,毕竟大家都是为了生活。

总结:

随着大学生人数逐年增长,就业形势变得愈发紧张,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合适的工作,甚至只能先回家待业,造成了严重的人才堆积,也间接影响了用人单位的招聘条件。

各个用人单位纷纷调高了招聘条件,希望能在原来的基础之上,找到更加优秀的人才,很多发展中的企业单位,为了能招揽并留住人才,不惜给出高薪作为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