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名乡镇的一级教师调入组织部的下属事业单位是好事吗?其实这件事情需要辩证地看待,今天就给小伙伴们普及一些从教师调入行政单位的内容,给那些有同样想法的朋友们做参考。
其实体制内很多人对编制是没有什么研究的,包括老师在内。行政单位上班的人不一定都是公务员,很有可能是事业编,甚至是临时工。老师占的是事业编制,老师从学校调入行政单位,并且直接转换为公务员身份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根据干部调任的有关规定,从老师调任为公务员身份至少需要副高及以上职称,而事实上基层的中小学老师能到副高职称的基本上是凤毛麟角。所以,很多老师调入到行政单位之后,自己的事业编制身份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从事业编制的专业技术职务调整成为了管理人员。
第二,老师调入行政单位可能意味着降薪正如小编第一条所讲,老师调入到行政单位后,大部分还是事业编制的管理岗,虽然还同属于事业编制,但是工资待遇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行政单位是没有办法走专业技术职称工资的,即便是行政单位下属的事业单位有专业技术岗,老师也不可能按照原有的职称聘任,因为专业技术岗也有很多类型,互相之间是不兼容的。所以,老师一旦离开教学单位,进入行政单位后就不能套老师的工资,大部分人就会转入管理岗套转管理岗九级的工资,从工资的角度来讲肯定意味着降薪,不同级别的老师降薪幅度至少在500元以上。
第三,调整岗位意味着晋升渠道的改变现在国家对老师的政策是非常好的,老师的工资待遇跟公务员差不多,普遍比事业单位管理岗要高出很多,而且相对来说晋升渠道要宽一些,一些农村的学校对老师晋升职称甚至是没有职数限制的。但是到行政单位后就不一样了,成为管理岗之后晋升就会增加难度,因为管理岗的干部主要靠提拔,提拔成为事业单位副科级领导后才算是晋级了,除此之外只能等即将实施的职级并行待遇。去基层看看,四五十岁的九级职员有很多,但是学校里面就很难找到四五十岁还是初级的老师,这就是差距。
综上所述,给那些想调入到体制内的老师几点建议。
第一,如果你不是为了照顾家庭,不要轻易调整职业。很多乡镇老师希望调入到机关单位,就是因为离家太远,为了方便照顾家庭,如果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可以调动。
第二,没有过硬的本领,不要考虑。体制内和学校不一样,如果期望自己到体制内后转为公务员身份,最好打消这样的念头,没有过硬的本领这样的目的很难实现。
第三,年龄超过35岁,起步就有点晚了,已经不太适应干部队伍年轻化的需求了,来之后就是老兵新战士,领导不好用,同事不好处,处境尴尬。
第四,职称超过副高,能转公务员尚需考虑,如果还属于事业编制就要慎重,待遇削减太多,很可能你到退休也再拿不到副高的工资,损失太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