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和短小班数学教案5篇

时间:2023-04-03 作者:betray

高质量的教案一般都是我们根据自己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写出的,新的教学任务已经下达了,你的教案准备好了吗,下面是大黑猫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长和短小班数学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长和短小班数学教案5篇

长和短小班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感知5以内的数量,学习手口一致地点数,说出总数。

2、尝试5以内的排序,并进行点子和食物的匹配。

3、乐意参与活动,体验帮助毛毛虫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场地布置:人手一块垫子,贴成半圆形,并在后面对应摆放小篓子,里面是一张排序操作卡和1—5的点子卡

2、展板上布置:毛毛虫图片,

3、毛毛虫图书,排序卡,大的食物和点子卡一套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帮毛毛虫找食物的兴趣。

——孩子们,春天来了,毛毛虫醒来了!它的肚子好饿好饿,好想吃东西呀,你们知道毛毛虫喜欢吃什么吗?(幼儿借助已有经验回答,然后老师梳理给予拓展知识经验)

二、开启食物大礼包,感知5以内食物的数量。

——孩子们,瞧——老师呀给毛毛虫带来了一个食物大礼包,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打开来看看吧。

1、出示苹果:这是什么?有几个?

2、出示黄梨:呀,这是黄梨呀,看看有几个?

3、出示青菜:这绿绿的是什么?数数有几棵?

4、出示叶子:瞧,这又是什么呀?这么多叶子有几片呢?伸出小手指一起来数一数?

5、出示葡萄:这圆圆的又是什么呢?有几颗葡萄?伸出小手指一起来数一数?

——毛毛虫可高兴了,瞧,有这么多的好吃东西。一个苹果、两个梨、三棵青菜、四片叶子、五颗葡萄。(按数量的顺序念,为孩子们下面的排序做准备)

三、根据食物的数量,尝试1—5的食物排序。

为了让毛毛虫看得更加清楚,我们把这些食物卡片按数量的多少来排个队吧。

(出示贴有小红旗的排序底卡):瞧,老师带来了一张排序卡,有上下两层,我们把这些食物卡片在楼上排个队吧。

——这些食物中哪个最少?最少的应该排在哪里?

——那谁最多呀?它排在哪里?

——还有三张片片怎么排呢?

——孩子们,把后面长长的排序卡取出来,从小红旗开始,把你们的食物片片也来排个队吧。注意哦,从小红旗开始,最少的在前面,最多的在后面。

——幼儿自主进行排序操作,老师随机观察引导(允许孩子们操作的错误)

——孩子们,都排好了吗?你们是怎么排的?谁来告诉我呀。

——先请操作对的孩子带着操作卡进行集体前的讲诉:一个苹果、两个梨、三棵青菜、四片叶子、五颗葡萄 ,谁也是这样排的?举起来给老师看看,真棒。

——谢谢孩子们帮忙,老师也来完成它(在展板的操作卡上贴入剩余的三张卡片)

——(请一个不正确的孩子)这张排对了吗?哪里排错了?然后操作改正。

——看看边上的好朋友排对了吗?要是错了,一起帮个小忙吧。(再次给孩子们改正的机会,巩固5以内的排序)

四、尝试食物和点子的匹配,帮毛毛虫制定食谱计划

——这么多的食物毛毛虫一天可吃不完,怎么办呢?(幼儿发散思索)

——对呀,可以让毛毛虫分成几天来吃,现在我们就来帮毛毛虫制定一份食谱计划吧。(出示1—5的点卡)

一个圆点表示第一天,看看它跟哪张食物片片一样多?第一天它应该吃什么呢?(在幼儿的回应中将一个圆点对应贴入操作卡上)

——那么第二天呢?毛毛虫该吃什么?我们把后面小篓子里的圆点拿出来,一一对应地贴到食物片片的下面,注意哦,圆点的数量要和食物一样多。

——幼儿进行操作,老师随机观察指导。

——先好的孩子可以先贴到展板上,送给毛毛虫

五、分享食谱计划,体验帮助毛毛虫的乐趣。

——孩子们,我们给毛毛虫做了一份食谱计划,都做对了吗?一起来看看。(要是有错误,请幼儿上前操作改正)

——孩子们呀都很棒,不仅帮毛毛虫找到了好吃的食物,还给它们做了食谱计划,瞧,它呀可开心了,为了谢谢我们,还给我们送了一本毛毛虫的书呢,让我们一起回班级里看看吧。(活动自然结束)

长和短小班数学教案篇2

一、活动目标

1.明白物体有长有短。

2.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

3.能从周围环境中的物品学习比较长短,感受长短认知的乐趣。

二、活动重难点重点:

认识长短,明白物体有长有短。

难点:学习比较长短的方法,并能比较物体的长短。

三、活动准备

巧虎玩偶、多媒体ppt课件、两根长短不一的红绳

四、活动过程

1.故事导入,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师:今日啊,巧虎妈妈要带着我们的好朋友巧虎去超市买东西,他们在超市里看见了很多趣味的东西,小朋友们想不想明白他们看见了什么趣味的东西吗?

2.出示图片,引出主题

(1)利用出现的长短不一的金箍棒、铅笔、直尺、勺子等物品,让幼儿明白物体有长有短师:哪个物品长?哪个物品短?

(2)经过谈话法,引导幼儿观察周围环境中还有什么长短不一的物体,进一步巩固知识,让幼儿明白物体有长有短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一下,我们教室中还有哪些物品有长的,也有短的?请你们找出来,说一说。

(3)经过观察、比较、谈话等方法,让幼儿学会比较长短师:你是用什么方法比较出来长短的呢?

(让幼儿根据以往的经验,说一说如何比较长短)

3.小结:明白物体有长有短,比较长短时,要使物体的一端对齐(利用并置比较的方法比较长短)边说边操作:两个朋友比长短,先躺下,左对齐;眼睛向着右边看,就能比出长和短。

五、活动延伸

1.利用两根长短不一的红绳,进一步巩固知识,让幼儿学会比较长短。

2.请小朋友们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齐寻找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学习比较长短,体验长短认知的乐趣。

长和短小班数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按物体的关联性将常见的物品进行归类。

2、增进幼儿及家长之间的亲子感情。

【活动准备】

1、《幼儿画册》人手一本,配套贴纸。

2、实物手套、拐杖、公文包、老花镜、围裙、杯子(大、中、小)。

3、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头饰各一个。

【活动过程】

1、情景表演。

(1)师:今天我们请来了几位客人,一起看看他们是谁呢?

爷爷,拄着拐杖慢慢地走进来,把拐杖放下;

奶奶,戴着老花眼镜走了进来,把眼镜放下;

爸爸,夹着公文包进来了,把公文包放下;

妈妈,围着围裙在厨房做饭,把围裙拿下。

(2)师:你知道是谁到我们教室来做客的?你是怎么知道的?他们分别有什么特征?(幼儿进行观察并回答)

2、宝宝送物品。

(1)请一幼儿上前将爷爷的物品送给爷爷。(提问:他送的对吗?如果不对,你觉得应该是送给谁的呢?)

(2)请几名幼儿上前将物品依次送给爸爸、妈妈、奶奶,其他幼儿仔细观察,物品送的对不对。

(3)出示《幼儿画册》:在这里也有四个人,我们一起看看是谁呢?(爷爷、奶奶、爸爸和妈妈)

(4)出示配套贴纸:在老师这里也有很多的物品,都是送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我们一起看看应该把什么东西送给谁呢?

(5)教师进行示范:公文包是送给爸爸的,男式手套是爸爸的……

(6)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通过情景表演,让幼儿了解物品与人的关系,幼儿特别感兴趣,学得也比较轻松,很快就能够将物品进行分类。接着我又让幼儿自己操作按物体的大小、特征进行匹配,孩子们忙的不亦乐乎,既高兴又学到了知识。

长和短小班数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通过拼摆图形,巩固对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基本特征的掌握,能够区分三种几何图形。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相互合作的意识。

3、通过创设愉悦的游戏情节,来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体验数学活动中的乐趣。

5、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养成有序做事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场地准备:用塑料绳在地面上围一个大圆、一个大三角形、一个大正方形。

物质准备:

1、半圆的桌子、长方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

2、各种不同的大型组合积木若干。

3、几何图形拼组成的一幅画。

活动过程:

1、游戏:找朋友。教师出示用几何图形拼组的画,引起幼儿兴趣。请幼儿找一找画面中有哪些几何图形娃娃?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逐一观察、比较、讲述,加深认识几何图形的基本特征。

2、游戏:作客。教师以图形娃娃的身份与幼儿做游戏。邀请幼儿去各个图形娃娃家作客。教师:“现在我们一起到图形娃娃家去作客吧!来,先让我们一起学袋鼠跳到圆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跳到已划好的圆形中去)再让我们一起学小狗爬爬到三角形娃娃家去吧!(幼儿一起爬到已划好的三角形中去)最后我们一起跑到正方形娃娃家去,看一看是谁先到正方形娃娃家。(幼儿一起跑到正方形)

3、游戏:娃娃请客教师创设游戏情节:图形娃娃邀请小朋友吃饭,把幼儿带到有半圆形的桌子、正方形的桌子、长方形的桌子的地方。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图形娃娃家吃饭的桌子有哪些形状呀?(幼儿回答)对。图形娃娃说,一下子来了这么多朋友,小桌子已经坐不下了,它们要把小桌子变成大桌子,你们有办法吗?(幼儿分组合作拼摆桌子,培养幼儿互助的能力。)教师:“桌子有了,椅子还没有,我们就用积木来拼做椅子吧!不过,圆形的桌子旁要放圆形的椅子。三角形的桌子旁放三角形的椅子,正方形的桌子旁放正方形的椅子。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吧!(幼儿动手来摆放积木,把它们进行拼组成三角形、正方形、圆形,分别放在所对应的桌子四周。)

4、游戏:送礼物教师:“图形娃娃邀请我们来做客,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我们先送一个大蛋糕给它们,不过,圆形娃娃喜欢吃圆形的蛋糕,正方形娃娃喜欢吃正方形的蛋糕,三角形娃娃喜欢吃三角形的蛋糕,如果送错了,娃娃会不高兴的。幼儿在“生日快乐”的乐曲中将积木一层层的进行拼搭,体验欢快的情绪。

5、和图形娃娃告别,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长和短小班数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引起数数的兴趣。

2、培养按数取物的能力。

3、理解“2”的实际意义,在操作的基础上尝试用语言来表达“2”的形成。

活动准备

1。课件:大树、小鸟;

2。在教室里摆放许多小兔(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

以小兔来做客的口吻,引起幼儿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今天有一种小动物到我们班里来做客,它是谁?在哪呢?请小朋友快快找找吧!”

二、展??

1。体验2的形成

(1)请幼儿从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

教师:小兔藏在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每个小朋友找一只小兔来。

——你找到了几只小兔?

(我找到了一只小兔)。

(2)请幼儿再找一只小兔

教师:这一只小兔有些孤单,请小朋友再给它找一个伙伴好吗?

小兔的伙伴就藏在我们的教室里,请小朋友去找找吧!

幼儿找到另一只小兔。

(3)现在你有几只小兔?

(现在我有2只小兔)

教师:先从椅子下面找到1只小兔,后来又在草丛中找到1只小兔,变成了2只小兔,1添1是几?

(1添1是2)

(4)请幼儿复述:1添1是2。

2。课件感知2的形成

小兔来我们班做客,我们应该为小兔准备爱吃的萝卜和青菜

(1)课件播放:

先请1一只小兔吃1个萝卜,再请另一只小兔吃1个萝卜,

1个萝卜添上1个萝卜是几个萝卜?1添1是几?(1添1是2)

()

(2)教师用贴绒教具演示2的形成过程:

先请1只小兔吃1棵青菜,再请另1只小兔吃1棵青菜,

1棵青菜添上1棵青菜是几棵青菜?1添1是几?(1添1是2)

3。认读数字2

2只小兔、2个萝卜、2棵青菜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2来表示)

幼儿认读数字2,2像什么?(2像小鸭水中游)

4。理解2的实际意义。

(1)问2能表示2只小兔、2个萝卜、2棵青草,还能表示2个什么?

小结:2能表示所有数量是2的物体。

(2)课件播放若干数量是的画面,帮助幼儿理解2的实际意义。

三、结束

播放音乐,请幼儿在教室里寻找能够用2来表示的物体。

教师:在我们的教室里有许多物体能够用2来表示,请小朋友听着音乐去找找吧,

音乐停止,到老师身边来说给小伙伴听,自然结束!

小班数学活动:树叶分类

有幸参加了平湖市地十一届双高课的教学比武活动,在去之前准备了一些零散的经验,除了业务上的一些外,更重要的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去的。力争在比赛的24个小时里,调整好自己的状态,与那里的孩子共享快乐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