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花蝴蝶科学教案8篇

时间:2025-04-29 作者:Lonesome

教师们在撰写教案时,很多时候会参考教育专家的建议,通过分析教案的优缺点,教师可以更好地优化教学设计,以下是大黑猫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美丽的花蝴蝶科学教案8篇,供大家参考。

美丽的花蝴蝶科学教案8篇

美丽的花蝴蝶科学教案篇1

一、设计意图: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我们的教育要追随孩子的兴趣、追随孩子的发现。正是追随孩子的兴趣点,我设计了此活动,围绕孩子们感兴趣的蝴蝶的种类、成长过程、身体特征展开活动,在对孩子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梳理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提升、拓展,给孩子以科学、准确的引导。结合新《纲要》中“整合”的教育理念,在设计整个活动中,还渗透了语言(故事)、艺术(表演)、健康(游戏)等领域的教育。表演和游戏活动的开展,也正顺应了孩子活泼、好动、爱表演的年龄特点,使其在动静交替、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真正体验了快乐。

本活动的重点是助幼儿了解蝴蝶的成长过程、种类、身体特征,而蝴蝶的成长过程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我通过讲故事、多媒体课件展示和游戏活动的开展等形式,来解决重点、难点的学习。

二、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喜爱蝴蝶、热爱昆虫的情感,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蝴蝶的成长过程,获得快乐体验。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现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蝴蝶的成长过程、种类、身体特征。

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胆探究和实验。

5、愿意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6、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7、积极参与探索活动,萌发求知欲,体验成功快乐。

三、活动准备:

1、创设宽松的心理氛围,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活动。

2、多媒体课件;铃鼓1个;用各种蝴蝶卡片布置“蝴蝶展览区”;用各种方法、各种材料制作的蝴蝶。

四、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参观蝴蝶展览,自由欣赏、观察蝴蝶。

2、利用课件,向幼儿介绍各种类蝴蝶。(凤蝶、蛱蝶、斑蝶、环蝶、枯叶蝶、眼蝶)

3、故事《好饿、好饿的毛毛虫》

4、出示多媒体课件,向幼儿介绍蝴蝶的生长过程,并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

(1)虫卵(2)毛毛虫(3)蛹(4)蝴蝶

(5)完整认识蝴蝶生长的4个阶段,了解蝴蝶的生长属于“完全变态”。

5、知识拓展:介绍其它与蝴蝶一样成长过程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螳螂、蝗虫、蟋蟀、飞蛾、蝼蛄、甲虫、天牛等)

6、了解蝴蝶的身体特征:(1)口器(2)脚(3)触角(4)蝴蝶对人们的用处。(传播花粉、观赏等)

7、游戏:毛毛虫变蝴蝶

8、欣赏用各种方法、各种材料制作的蝴蝶,引出延伸活动:师生共同制作蝴蝶。(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师生共同动手运用各种材料来制作蝴蝶。

五、活动思:

由于本次活动的开展,是从孩子的兴趣点生成的,所以幼儿对整个活动充满了兴趣,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活动中蝴蝶图片的欣赏、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游戏与音乐的有机结合,不仅使幼儿了解了蝴蝶的种类、成长过程、身体特征,使重点和难点的学习得到很好的解决,更重要的是: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了美,在游戏中体验到了快乐。整个教学活动中,语言(故事)、艺术(表演)、健康(游戏)等领域教育的渗透,体现了新《纲要》中“整合”的教育理念。表演和游戏活动的.开展,也正顺应了孩子活泼、好动、爱表演的年龄特点,幼儿在动静交替、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真正体验了快乐。

当然活动中也存在不足:比如,游戏《毛毛虫变蝴蝶》内容太简单,只停留在幼儿用动作来表现蝴蝶的4个生长过程,没有更深的去挖掘。可以在每一遍游戏结束,让幼儿摆出不同的姿势,“变”出不同的蝴蝶,对于班孩子来说这样可以使游戏内容更丰富、更有趣味,也更有挑战性。

美丽的花蝴蝶科学教案篇2

一、活动背景:

又到了彩蝶飞舞的季节,幼儿对美丽的蝴蝶充满了喜爱与好奇,经常会问到:“毛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呢?”“蝴蝶的翅膀怎么那么漂亮呢?”幼儿对自然的热爱、对生物的探索和对美的欣赏,促成了活动的主题:美丽的蝴蝶。

二、活动目标:

1、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然的热爱,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认知目标: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3、能力目标:学习对称装饰,发现周围对称的事物。

三、活动准备:

1、活动室摆放各类蝴蝶标本、图片。

2、多媒体课件《毛毛虫变蝴蝶》。

3、水粉颜料、水粉画笔、画纸。

4、投影仪一台。

四、活动过程:

1、幼儿在活动室自由欣赏蝴蝶标本、图片,感受蝴蝶的美丽。

2、观看课件《毛毛虫变蝴蝶》,了解蝴蝶的生长过程。

3、用投影仪将蝴蝶图片放,引导幼儿观察,发现对称规律。

4、幼儿讨论:用什么方法适合画出对称的蝴蝶?

5、出示“合印法”画出的蝴蝶,让幼儿欣赏,并猜猜是怎么画出来的呢?

6、教师讲解示范用“合印法”画蝴蝶。

①把画纸从中间对折,压出折痕后打开。

②在画纸折痕一侧画半只蝴蝶,趁颜料未干时,将画纸沿折痕合拢,把画印到另一侧,就印成了整只蝴蝶。

注意:不要把半只蝴蝶全画完后再印,那样颜料会干。可先画一部分就合印,然后再添画、再合印,直到印完整只蝴蝶。

5、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鼓励幼儿画出不同形态、色彩的蝴蝶,并胆装饰。

6、讲评

①用投影仪展示幼儿作品。讨论:你最喜欢哪只蝴蝶?为什么?

②引导幼儿联想,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是对称的,可以用合印画法来表现?(如树木、人物、倒影等),除了“合印法”,还有什么方法可以表现对称的事物?(如对折剪纸等)

五、思与分析:

本活动将认识蝴蝶的生长过程,欣赏、表现蝴蝶的美丽形态,完整的融合在一起,并以“合印画法”让幼儿轻松的掌握了对称装饰。那魔术般的过程和绚丽的色彩,让幼儿兴奋不已,充分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延伸活动中让幼儿展开联想,用合印画法还可以表现哪些对称的事物?幼儿画出了蜻蜓、人、花、树等等,甚至还有幼儿画出了景物在水中的倒影,延伸活动拓展了幼儿的思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美丽的花蝴蝶科学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会用彩泥塑造出美丽的蝴蝶。

2.初步学会捏的动作,用手指肚捏,用手指尖捏。

3.能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见解,体验成功的快乐。

4.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具备团圆、压扁、搓长的技能。

2.物质准备:(1)蝴蝶图片,泥塑蝴蝶范例。(2)泥工板、彩色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出示范例,引导幼儿观察、欣赏。

1.提问:

(1)蝴蝶有哪些外形特征?(圆圆的头,长长的身体,两对对称的翅膀,头上有触须)(2)蝴蝶的头上的触须是用什么做的?(火柴棍。)蝴蝶的身体呢?

(3)蝴蝶的翅膀是什么形状的?(压扁的大圆形。)对称吗?(有,两边一样大,颜色也一样。)翅膀上有什么?(各种颜色的小圆点。)(二)引导幼儿再次认真观察范例,讨论泥塑蝴蝶的方法。

1.引导幼儿思考:泥塑蝴蝶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2.注意引导幼儿思考,根据幼儿的情况边讲解边示范泥塑蝴蝶的步骤:

(1)选一种喜欢的颜色的泥,用手指肚捏下两块差不多大的泥,一块放在手心里团成圆形,做蝴蝶的头;一块放在手心里搓成长长的椭圆形;做蝴蝶的身体。

(2)选一种颜色的泥,分成两块,分别团成相同的大圆后压扁,放在身体两边做蝴蝶的翅膀。

(3)选各种颜色的橡皮泥,用手指尖捏一点出来,直接贴在翅膀上进行装饰,注意两边的翅膀装饰图案要对称。

(4)最后用火柴棍插在蝴蝶头上当触须。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1.提醒幼儿两手配合分泥、用手指肚捏、用手指尖捏等,装饰蝴蝶翅膀时要注意对称。

2.激励幼儿用火柴棍点出蝴蝶眼睛、嘴巴等。

提醒幼儿:泥塑要在泥工板上完成,做完要洗手,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分享活动,让幼儿互相欣赏作品。

展示幼儿作品,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幼儿间互相欣赏。

教学反思:

由于本次活动的开展,是从孩子的兴趣点生成的,所以幼儿对整个活动充满了兴趣,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活动中蝴蝶图片的欣赏、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游戏与音乐的有机结合,不仅使幼儿了解了蝴蝶的种类、成长过程、身体特征,使重点和难点的学习得到很好的解决,更重要的是: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了美,在游戏中体验到了快乐。

美丽的花蝴蝶科学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及蜕变过程。

2。能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自己的观察结果。

活动准备

1。将幼儿收集的蝴蝶标本、图片布置成展览台。

2。幼儿用书、挂图。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

教师引导幼儿讲述自己和蝴蝶的趣事。

2。阅读幼儿用书《美丽的蝴蝶》,引导幼儿自由描述观察到的蝴蝶的外形特征和翅膀上的花纹特点,了解有关蝴蝶的生活习性。

教师小结:蝴蝶是一种昆虫。蝴蝶的种类繁多,爱吸食花蜜。蝴蝶的翅膀阔大,颜色美丽,静止时四翅竖于背部。蝴蝶的腹部瘦长,翅膀和身体上有各种花纹。

3。初步了解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

a、阅读幼儿用书《毛毛虫变蝴蝶》。

教师:毛毛虫是怎样变成蝴蝶的?

b、幼儿尝试讲述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教师提升幼儿的认识结果。

c、幼儿用图片排序,了解毛毛虫蜕变成蝴蝶的过程。

活动延伸:

阅读幼儿用书《美丽的蝴蝶》,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云南大理蝴蝶泉的风景。

资料包:

云南大理蝴蝶泉位于苍山云弄峰下,泉水清澈如镜。每年一到"蝴蝶会",成千上万的蝴蝶从四面八方飞来,在泉边漫天飞舞,大如巴掌,小如铜钱。无数蝴蝶还钩足连须,首尾相衔一串串地从大合欢树上垂挂下俩直至水面,五彩斑斓,蔚为奇观。最大的蝴蝶展翅是可达24厘米,最小的蝴蝶展翅是只有1。6厘米。大型蝴蝶更引人注目,专门有人收集各种蝴蝶的标本。

蝴蝶翅膀上的鳞片不仅能使蝴蝶艳丽无比,还像蝴蝶的一件雨衣。因为蝴蝶翅膀上鳞片里含有丰富的脂肪,能保护蝴蝶,所以,即使下小雨是,蝴蝶也能自由的飞行。

美丽的花蝴蝶科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对动物的活动和生长有初步的兴趣。

2.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

3.观察认识蝴蝶的外形特征。

活动准备:

1.课件《蝴蝶》。

2.幼儿用书:《蝴蝶》、《好饿的毛毛虫》。

3.教学挂图:《蝴蝶》。

活动过程:

1.猜谜,引出蝴蝶的话题。

up2教师:猜猜这个谜语说的是谁?“有样东西真美丽,四片翅膀象花衣,春天飞到花园里,停在花上吸花蜜。”

up2教师:谜语里为什么说的是蝴蝶呢?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2.引导幼儿观察课件《蝴蝶》。

up2教师:你见过的蝴蝶是什么样子的?

up2幼儿凭借已有的经验,自由讲述对蝴蝶的了解和认识。

up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主要特征:对称的翅膀、细小的身体、触须等。

up2教师:蝴蝶什么地方最美丽?(引导幼儿观察翅膀对称的花纹)。

up2教师:你们还见过哪种蝴蝶?

3.在交流中引导引导幼儿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

up2教师:蝴蝶最喜欢在哪里飞来飞去?为什么?

up2引导幼儿围绕蝴蝶自由提问和交流自己的认识。

4.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现蝴蝶。

up2教师:蝴蝶是怎么飞的?

up2教师:蝴蝶停在花朵上时,翅膀是什么姿态?

教师和孩子一起跟音乐模仿蝴蝶飞。

美丽的花蝴蝶科学教案篇6

设计意图:

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幼儿对小动物有很强的好奇心。而蝴蝶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熟悉的小昆虫,它的外观很美丽,因此幼儿非常感兴趣。《纲要》中指出:我们的教育要追随孩子的兴趣、追随孩子的发现。正是追随孩子的兴趣点,我设计了此活动,活动中表演和游戏活动的开展,也正顺应了孩子活泼、好动、爱表演的年龄特点,使其在动静交替、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真正体验了快乐。

重点:帮助幼儿了解蝴蝶的身体特征、种类、以及成长过程。

难点:蝴蝶的成长过程。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喜爱蝴蝶、热爱昆虫的情感,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蝴蝶的成长过程,获得快乐体验。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现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蝴蝶的成长过程、种类、身体特征。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铃鼓1个;用各种蝴蝶卡片布置“蝴蝶展览区”;用各种方法、各种材料制作的蝴蝶。

活动过程:

一、教师带领幼儿参观蝴蝶展览。

幼儿自由欣赏,观察蝴蝶。

二、利用课件,向幼儿介绍各种类蝴蝶。

幼儿观看凤蝶、蛱蝶、斑蝶、环蝶、枯叶蝶、眼蝶等不同种类的蝴蝶。

三、教师讲述故事《好饿、好饿的毛毛虫》

教师有感情的讲述故事,幼儿认真倾听。

四、教师出示多媒体课件,向幼儿介绍蝴蝶的生长过程,并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

1、虫卵、毛毛虫、蛹、蝴蝶

2、完整认识蝴蝶生长的4个阶段,了解蝴蝶的生长属于“完全变态”。

五、了解蝴蝶的身体特征

1、口器、脚、触角

2、蝴蝶对人们的用处。(传播花粉、观赏等)

六、游戏:毛毛虫变蝴蝶

幼儿大胆尝试用肢体语言表现蝴蝶的成长过程

活动延伸:师生共同动手运用各种材料来制作蝴蝶。

活动反思:

由于本次活动的开展,充分的激发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活动中幼儿了解了蝴蝶的种类、成长过程、身体特征,使重点和难点的学习得到很好的解决。幼儿也在活动中感受到了蝴蝶的美,在游戏中体验到了快乐。

当然活动中也存在不足:比如,游戏过于单一,没有充分的发挥幼儿的创造力与想象力,活动中没有给幼儿更多发表自己内心想法的机会,在以后的活动中我会积极的改进。

美丽的花蝴蝶科学教案篇7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多媒体课件,让幼儿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知道蝴蝶的翅膀及其花纹对称的。

2、让幼儿学会用对印的方法装饰蝴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手、眼、脑的协调性。

3、通过学习,使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幼儿胆表现,展示的勇气。从而培养他们对绘画的兴趣以及审美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立、创造的能力。

5、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二、活动准备:

录音机、蝴蝶头饰、课件ppt。

三、活动过程:

(一)游戏《猜猜我是谁》

1、师做动作,小朋友们猜猜老师模仿的是谁。

2、请小朋友做个难点的动作让家来猜一猜。

3、家一起做动作,老师喊停就停。

(二)听蝴蝶

1、初听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很好听的乐曲,小朋友仔细听,你觉得乐曲可能表现的是哪种小动物或小昆虫的形象,它在干什么?

2、表演

(1)师指导学生再来听其中的一段,想想小蝴蝶可能在干什么。

(2)摆摆造型。

3、复听

导语:此时此刻,我们就是那一只只美丽的蝴蝶,随着音乐,挥动着美丽的翅膀,我们来到草地上,翩翩起舞,嬉戏玩耍;接着我们来到花丛中,停在花朵上采集花粉;飞呀飞呀,我们又来到小河边,展开翅膀,看看水中自己的影子,多美啊,多有趣呀。

(三)看蝴蝶

1、欣赏生活中千姿百态的蝴蝶。

2、请学生用一两句话来谈谈感受。

(四)唱蝴蝶

1、听

(1)、初听歌曲

导语:今天我们教室可成了蝴蝶聚会了,连蝴蝶仙子也来了,他还给我们带来了一首很有趣的歌曲,请小朋友仔细听生说说歌曲中的主角是谁。

(2)复听

复听歌曲是怎样赞美蝴蝶的,

(3)齐念歌词

跟老师把歌词按节奏念一念。

(4)再听

再次聆听歌曲,请小朋友们边听边想该用什么心情演唱这首歌曲。

2、唱

(1)哼唱

指导学生用啦哼唱这首歌曲。

(2)齐唱

播放音乐,请全体学生齐唱歌曲。

(3)跟唱

生跟琴演唱歌曲。

(五)赞蝴蝶

1、导入

师:蝴蝶仙子觉得小朋友的表现非常出色,它要在我们班评出小小作词家、小小歌唱家、小小舞蹈家,并颁发蝴蝶的奖章。要求是~,这一块为舞蹈组,这一块为作词组,这一块为歌唱组,现在老师数三下,请小朋友们轻轻走到参赛组坐好。

2、师指导方法

3、作品展示

4、创造蝴蝶的美

欣赏人们利用蝴蝶创造出生活中的美。

(六)放飞梦想

师:可见蝴蝶带给我们的美简直是难以言喻,美不胜收,就让我们带着蝴蝶的美,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带着我们美丽的梦想和蝴蝶一起飞吧。

美丽的花蝴蝶科学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喜爱蝴蝶、热爱昆虫的情感,尝试用身体动作表现蝴蝶的成长过程,获得快乐体验。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现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了解蝴蝶的成长过程、种类、身体特征。

4、培养探索自然的兴趣。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蝴蝶。

活动准备:

1、创设宽松的心理氛围,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活动。

2、多媒体课件;铃鼓1个;用各种蝴蝶卡片布置“蝴蝶展览区”;用各种方法、各种材料制作的蝴蝶。

活动过程:

1、带领幼儿参观蝴蝶展览,自由欣赏、观察蝴蝶。

2、利用课件,向幼儿介绍各种类蝴蝶。(凤蝶、蛱蝶、斑蝶、环蝶、枯叶蝶、眼蝶)

3、故事《好饿、好饿的毛毛虫》

4、出示多媒体课件,向幼儿介绍蝴蝶的生长过程,并尝试用身体动作来表现。

(1)虫卵(2)毛毛虫(3)蛹(4)蝴蝶

(5)完整认识蝴蝶生长的4个阶段,了解蝴蝶的生长属于“完全变态”。

5、知识拓展:介绍其它与蝴蝶一样成长过程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螳螂、蝗虫、蟋蟀、飞蛾、蝼蛄、甲虫、天牛等)

6、了解蝴蝶的身体特征:(1)口器(2)脚(3)触角(4)蝴蝶对人们的'用处。(传播花粉、观赏等)

7、游戏:毛毛虫变蝴蝶

8、欣赏用各种方法、各种材料制作的蝴蝶,引出延伸活动:师生共同制作蝴蝶。(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师生共同动手运用各种材料来制作蝴蝶。

活动反思:

由于本次活动的开展,是从孩子的兴趣点生成的,所以幼儿对整个活动充满了兴趣,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很好的激发。活动中蝴蝶图片的欣赏、多媒体课件的运用、游戏与音乐的有机结合,不仅使幼儿了解了蝴蝶的种类、成长过程、身体特征,使重点和难点的学习得到很好的解决,更重要的是: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了美,在游戏中体验到了快乐。整个教学活动中,语言(故事)、艺术(表演)、健康(游戏)等领域教育的渗透,体现了新《纲要》中“整合”的教育理念。表演和游戏活动的开展,也正顺应了孩子活泼、好动、爱表演的年龄特点,幼儿在动静交替、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真正体验了快乐。

当然活动中也存在不足:比如,游戏《毛毛虫变蝴蝶》内容太简单,只停留在幼儿用动作来表现蝴蝶的4个生长过程,没有更深的去挖掘。可以在每一遍游戏结束,让幼儿摆出不同的姿势,“变”出不同的蝴蝶,对于大班孩子来说这样可以使游戏内容更丰富、更有趣味,也更有挑战性。

小百科:蝶,通称为“蝴蝶,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