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详尽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理清教学思路,明确教学目标,一份成功的教案能够让教师在课堂上更加自信,从容应对各种情况,大黑猫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幼儿园中班音乐类教案参考8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幼儿园中班音乐类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引起幼儿学习歌表演的兴趣,体验歌舞活动的快乐,并能大胆的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2、幼儿在熟悉乐曲旋律,理解动作含义的基础上,初步表现歌表演--《小猫咪》。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让幼儿了解小猫的生活习性。
物质准备:猫尾巴若干,音乐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律动《猫走》进场,要求幼儿按节拍走。
(一) 师:小猫咪,今天天气这么好,我们一块儿到外面玩好吗?(播放歌曲)
(二)复习歌曲――《小猫咪》
要求:坐姿正确,用最好听得声音来唱。
(三)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出,引起幼儿兴趣:
师:有一群可爱的小猫咪,和妈妈在一起,生活过得非常快乐,小猫咪一天天长大了,本领也越来越大了。有一天,猫妈妈带着小猫咪捉老鼠,小猫咪捉了很多很多的老鼠,小猫咪高兴极了,妈妈看见小猫咪长大了,也很高兴,就跳起舞来了。
(四)学习歌表演:
1、师随音乐边念儿歌边示范歌表演:
师:"摸摸胡须,轻轻跳,翘翘尾巴,扭呀扭呀扭,喵呜,喵呜,喵呜,喵呜叫--。(儿歌内容和动作说明一样)
2、幼儿自由站在教师周围,同教师一起表演:
3、分解动作,逐句练习:
(1)师:舞蹈好看吗?有许多漂亮的动作,有小猫摸胡须,扭尾巴,叫的动作,你最喜欢哪个动作,去找找好朋友,表演给他看。
(2)幼儿自由表演自己喜爱的动作,师指导幼儿将舞蹈中各个动作做好,做到位。
(3)学习舞蹈:
重点指导幼儿做好扭尾巴,和小猫跳的动作。
4、师带领幼儿完整表演二遍(中间及末尾请幼儿做《捉老鼠》的游戏感受歌表演的快乐气氛)(五)复习音乐游戏--《找小猫》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自然结束。
请幼儿以轮唱的形式分角色进行游戏,指导幼儿做出猫妈妈和小猫不同的动作和表情。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幼儿通过扮演小花猫和猫妈妈学本领的游戏形式,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通过自主的学习和探索,深入浅出的学会了歌表演。并且,我把动作用儿歌的形式表现出来,避免了以往让幼儿机械的模范老师作动作,而没杀了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作法,而是让幼儿在欣赏了老师边念儿歌,边跟着音乐做动作,在初步感知的基础上,让幼儿和你的好朋友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动作?"使幼儿学得轻松学得积极主动,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并且我用游戏化的语言加以指导,幼儿始终溶入教师给他创设的游戏情境中,自然而然的把歌表演学会了,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轻松,自然,没有教师填鸭式的,幼儿的学习兴趣十分的浓厚但是在活动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在下次活动中加以改进。如在幼儿已经熟悉歌表演的动作时,教师可以把儿歌慢慢地去掉,让幼儿不念儿歌,跟着歌曲的旋律边唱边跳。并且在教学中,教师的位置可以渐渐地淡出,可以参与地孩子们中间,和他们一起表演,而不要老师站在师幼对立的
幼儿园中班音乐类教案篇2
活动名称:
乐曲欣赏《铃儿响叮当》
活动目标:
初步感受歌曲《铃儿响叮当》活泼欢快的特点,愿意用肢体动作表现滑雪的愉快心情。
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活动准备:
幼儿欣赏过歌曲《摇篮曲》、观看过滑雪橇的画面和录;ppt课件、音乐、串铃、自制滑雪板和雪橇
活动过程:
一、比较欣赏,初步感受
1。 欣赏、回忆歌曲《摇篮曲》
引导语:今天老师带来了两首好听的歌曲,我们先来听听这一首。(ppt1 左喇叭)提问:宝贝们这首歌曲叫什么?听了有什么感觉?
小结:《摇篮曲》是慢慢的、轻轻的、柔柔的,是(妈妈哄)宝宝睡觉时听的歌。
2.欣赏、感受歌曲《铃儿响叮当》
提问:我们再来听听另一首歌曲,它和《摇篮曲》有什么不一样? (ppt1 右喇叭)提问:这首歌曲和《摇篮曲》有什么不一样?
小结:听上去快快的、很开心很快乐的,我们可以叫它"欢快"。
提问:听到很欢快的歌曲,你会做哪些开心快乐的动作呢?(ppt1 右喇叭)(跟着歌曲的节奏开心地做动作)教师介绍:这首很活泼、很欢快的歌曲,名字叫(ppt2)《铃儿响叮当》,是美国的一位名叫皮尔彭特叔叔创作的。
二、理解欣赏,模仿表现
1。 理解、模仿提问:我们来听听这首活泼欢快的《铃儿响叮当》,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些什么?
(教师清唱)提问:再来听听这首活泼欢快的歌曲,看看歌曲里的朋友们是怎样开心地滑雪的?(ppt2喇叭, ppt3—22)提问:小朋友是怎样开心地滑雪的呀?谁来做做这个动作?
(个别示范——动作要求——全体模仿)小结:
滑雪——身体往下蹲,双手朝下一下一下地用力撑滑雪杆。
滑雪橇——坐在雪橇上,腿伸直,身体左一下右一下地摇着。
2。 模仿、表现
师:——你们真棒!看,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串铃、雪橇、滑雪板,你可以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让我们一起来滑雪。(音乐轻)——宝贝们(幼:哎),准备好了吗?(幼:好了)让我们唱着《铃儿响叮当》一起去滑雪喽。可以和别人做不一样的动作哦!(ppt24 音乐响)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达到音乐“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幼儿的演唱效果很好。在实践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成功的音乐活动,会提升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能提升一些能力较为弱的孩子对音乐活动的.自信心。
幼儿园中班音乐类教案篇3
幼儿园中班音乐教案:大馒头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对唱的方法演唱歌曲《大馒头》。
2.根据教师的提问和图片的顺序记忆歌词内容和顺序、活动准备:
1.已看过幼儿用书《大馒头》
2.馒头、面粉、小麦的图片各两张,农民伯伯,小朋友的图片。
3.画有问好和感叹号的底图一张活动过程:
(一)幼儿初步熟悉歌词。
1.教师出示底图,让幼儿理解问号和感叹号的含义。
教师:谁知道这是什么符号?代表什么意思?
2.教师依次提出歌词中有关生产馒头的各个问题,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摆放相应的图片。
教师:那我问你们,大大的馒头哪里来?
(二)幼儿学唱歌曲《大馒头》。
1.教师带领幼儿跟随音乐的节奏看图念歌词。在朗诵的过程中,教师注意指图暗示幼儿记忆歌词。
2.教师带领幼儿玩猜答案的游戏,进一步记忆歌词。教师将答案句的歌词图片全部抽走,然后随音乐的节奏和歌词的顺序提问,幼儿按照歌词回答。
教师:现在,我把有的图拿走了,我提问,你们来回答,看谁回答有快有 对?
(三)教师与幼儿进行对唱练习。
1.教师与幼儿进行对唱练习。
教师:这次我们玩对唱游戏,我来问,你们用歌声回答。最后的两句一起唱。
2.教师与一个小组的幼儿进行对唱游戏。
(四)教师即兴与幼儿进行对唱游戏。
1.教师即兴与不同的小组进行对唱游戏。教师唱问句,教师指向哪组幼儿,哪组唱出答句。
2.教师即兴与个别幼儿进行对唱游戏。
幼儿园中班音乐类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小海军》原曲的坚定、雄壮、有力以及变速后音乐的轻柔与优美.体验音乐变化美的神奇。
2.尝试运用语言、节奏、动作等方式表现《小海军》原曲与变速后曲子的异同,重点感受与表现变速曲中所体现的小海军操练归来的各种生活情景。
3.萌发对小海军的热爱,增强幼儿大胆参与活动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初步能演唱歌曲《小海军》;海军生活vcd;海军帽、彩旗等。
活动过程:
一、演唱《小海军》,进一步感受与表现原曲雄壮有力的性质
1.幼儿随进行曲入场。
2.师幼共同表演《小海军》
3.引导幼儿运用语言、肢体动作等方式表达对原曲雄壮有力性质的体验。
提出问题:听了这首音乐有什么感觉?音乐中的小海军们正在做什么?
(幼儿纷纷用“雄壮、有力量、神气、有精神”等词汇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并且用动作、语言等方式表现和描述音乐中的小海军正在开炮艇、格斗、射击、瞄准、操练……由此可见幼儿对原曲音乐性质的理解比较到位,有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二、观看表现海军生活的'vcd,同时欣赏《小海军》变速曲,引导幼儿感受乐曲变速后轻柔、优美的性质
1.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提出问题:同样是《小海军》的歌曲,现在听起来感觉怎么样?和原来有什么不同?音乐中操练归来的小海军们在做什么?
(幼儿能运用“优美、安静、很慢、很轻、轻柔"等词汇来表达自己听完小海军的变速曲后的感觉。
刚开始他们只感受到和原来相比音乐速度变慢了,并没有发现音乐强弱的改变。教师将原曲和变速曲再次对比,并通过手势变化引导幼儿感受两曲之间力度的不同。幼儿感受到同样是《小海军》的歌曲,音乐的强弱、快慢改变了,听起来的也就感觉不一样了
由于幼儿对海军的日常生活情景比较陌生,因此他们只能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迁移到海军身上,认为操练归来后海军会做吃饭、洗衣服、睡觉等事情。)
2.引导幼儿运用身体节奏等方式表现对原曲与变速曲的理解。
(头、肩、手、腿、膝、脚等身体部位都成了幼儿表现的道具,他们富有创造性地运用身体节奏较准确地表现音乐的快慢、强弱,不难看出他们对原曲与变速曲的理解进一步深入了)
3.观看海军生活vcd后,启发幼儿用动作表现变速曲中小海军的生活情景。
(1)师幼共同表现。
(表现海军生活的vcd是帮助幼儿了解海军操练归来后的生活情景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通过观看vcd,幼儿能用动作表现弹吉他、拉小提琴、写信、看书、打电脑等小海军操练归来后的生活。但是在初次的表现中,幼儿的动作比较单一,如有的幼儿一直做看书的动作,没有变化。)
(2)教师伴随音乐有表情地朗诵散文诗,引导幼儿再次感受和表现变速曲所表达的情景。
(在散文诗的启发下,有些幼儿能边听音乐边根据诗的内容相应地变化动作。)
三、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进一步感受《小海军》原曲与变速曲的区别。并表现小海军操练与生活的情节
1。幼儿在原曲的伴奏下表现小海军操练的情景。
2。幼儿登上“军舰”;完整地表现原曲与变速曲中小海军的不同生活。
(活动至此,幼儿能较自主地、完整地运用体态表现原曲与变速曲中小海军的不同生活。尤其对原曲的表现从动作与力度上都十分到位,但是幼儿运用体态表现变速曲时动作的美感有待进一步提升。)
活动反思:
这次活动是“一曲多用”的形式在中班上期的初次尝试,因此我们选择幼儿们熟悉、喜欢的歌曲《小海军》作为活动的载体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罘。在活动中我们运用听听、看看、说说、身体节奏、体态表现等方法逐步引导幼儿感受、体验并表达原曲与变速曲之间的不同感觉。同时,通过教师的语言、动作、神态和环境创设,营造相应的氛围,不断推进幼儿的感受和体验。总的来说,这次活动目标明确、层次清晰、教学策略得当。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下一步进行解决:
(1)在幼儿听完第一遍变速曲后就请他们说出原曲与变速曲之间不同的原因还早了些,放在身体节奏之后幼儿可能会更容易理解。
(2)幼儿在运用体态表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体验的美感还不够,在下阶段的活动中应引导幼儿注意动作与音乐之间的联系。
幼儿园中班音乐类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茉莉花》感受歌曲的旋律美和歌词美。
2、尝试用语言、动作、歌唱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歌曲的理解。
3、在音乐中愉快地表现茉莉花的各种姿态。
活动准备:
1、幼儿观看过茉莉花植物。
2、乐曲《茉莉花》歌曲《茉莉花》视频,茉莉花图片。
活动过程:
一、律动入场
1、进入茉莉花园,观察茉莉花,感受茉莉花的形态美。
师:今天我们一起去逛逛小花园,请随我来!
2、组织幼儿坐下
师:这些是什么花,你认识吗?
3、激发幼儿对茉莉花的情感。
师:茉莉花是什么颜色的?花朵的形态一样吗?
师:你喜欢哪一朵?为什么?
师: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对他的喜欢?(用小手做一做花朵是怎么开的。)
3、师小结:你们的小花开得真美!你知道吗?茉莉花可是我们苏州市的市花,人们为了表达对茉莉花的热爱还写了好听的歌呢。
二、欣赏歌曲茉莉花,视听结合,感受歌曲的旋律美和歌词美。
1、欣赏歌曲茉莉花。
师:听到了什么?感觉怎么样?
2、再次欣赏茉莉花,听音乐可以跟着哼唱。
师:这么美的歌,你们听了是不是也很想唱一唱,我们也来跟着它唱一唱。
师小结:看小朋友们唱得那么投入,身体都随着音乐动起来了呢!
三、做做小小的茉莉花,用肢体动作来表现。
1、个人表现独枝花朵的造型。
师:你是一朵小小的茉莉花,怎么来开放。
个别展示:
①幼儿自由表现茉莉花的姿态。
②选取个别幼二提炼动作。(重点解决一句歌词换一个动作、方向)
③教师清唱,幼儿表现茉莉花。
师:再次单独表现茉莉花。一句做一个动作。
2、自由组合,三人或四人或更多,做茉莉花花丛。
师:我们的茉莉花怎样才能开得更美呢?
师:找好朋友一起合作,表现茉莉花园。
幼儿园中班音乐类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连贯、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我的好妈妈》,唱准最后一句的节奏。
2.回忆生活经验,创编帮妈妈做事情的歌词。借助教师的动作提示,理解和记忆歌词,尝试进行简单的歌表演。
3.通过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在歌唱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和表达与妈妈之间亲密和关爱的情感。
4.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5.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幼儿围坐成半圆。
2.幼儿用书:《好妈妈》。
3.音乐磁带、录音机、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教师范唱歌曲《好妈妈》前半段。
1.教师: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好妈妈,她们每天都在辛苦地工作,你们觉得妈妈工作累吗?从哪里感觉到妈妈工作累?。
2.教师反馈幼儿的回答内容,并跟随优美的音乐伴奏演唱歌词前半段,提醒幼儿注意听。
教师:你们的妈妈是不是像老师歌里唱得那样辛苦?
(二)幼儿听教师范唱歌曲《好妈妈》后半段,并尝试与教师接唱。
1.教师出示幼儿用书《好妈妈》画面,引导幼儿看图并迁移生活经验来创编歌词。
教师:妈妈下班回家后很累,你会帮妈妈做些什么事?怎样让妈妈开心?
2.幼儿听教师用较慢的速度唱歌曲后半段(用上幼儿创编的词)。
(三)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歌词内容创编动作。
1.教师:现在老师要完整地演唱这首歌曲,请小朋友一边听老师唱歌、一边试着根据歌词内容做动作。
(四)在教师动作的暗示下,幼儿学唱歌曲《好妈妈》。
(五)教师引导幼儿仿编歌词,进行表演。
教师:妈妈的工作很辛苦,我们要关心她。我们可以怎么关心她呢?
活动反思:
?好妈妈》这是一首幼儿较熟悉的曲子,有部分幼儿已经会唱这首歌了,于是我将本次活动的重点放在巩固歌词的基础上,让幼儿学习用身体动作来进行创编表演,从而体验歌曲表演带来的乐趣,激发孩子爱妈妈的情感。在演唱歌曲时,由于部分幼儿已会唱歌曲,所以这一环节中主要引导幼儿用连贯的声音有感情的进行演唱。我采用钢琴伴奏,示范演唱和引导幼儿讨论妈妈工作的`辛苦等,让幼儿有感而唱。这首歌曲歌词内容富有情景性,十分适合表演。所以在活动的一开始我采用情景表演的方式,让孩子回忆妈妈在家的场景,妈妈下班回到家做些什么,累不累之类的,勾起孩子对妈妈的爱,从而引出“我们可以怎样来爱妈妈?”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是引导幼儿自主学习的一个重点,幼儿的知识比较弱,但是从生活经验出发可以给予幼儿不一样的收获。
幼儿园中班音乐类教案篇7
活动目标
1.通过多媒体先进、新颖、有趣的教学手段,引导幼儿欣赏歌曲《丑小鸭》。
2.对幼儿形成多种感官的刺激。
3.激发幼儿参加音乐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光盘
2.响板(幼儿人手一个),丑小鸭玩具,磁带
活动过程
一、律动《丑小鸭》
要求:幼儿能跟着老师,在音乐的伴奏下,做各种模仿动作。
教师:今天啊,老师想和你们做个游戏,我做鸭妈妈,你们就做我的鸭宝宝,
我们一块儿到河边去玩好吗?
二、欣赏歌曲《丑小鸭》
1.引起兴趣
(1)教师:老师今天还给你们带来一位朋友,它的名字叫“丑小鸭”。
我们一起来把它叫出来好吗?(丑--小--鸭---)
要求:教师用念儿歌的形式来介绍丑小鸭.
(我来啦!我来啦!呱、呱、呱呱呱,丑小鸭、丑小鸭、
我叫丑小鸭、腿儿短短脚掌大,长长脖子扁嘴巴,走起路来
摇摇摇,爱到河边去玩耍,喉咙虽小声音大,可是只会呱呱呱)
(2)播放歌曲《丑小鸭》两遍
(3)教师:丑小鸭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一首有趣的歌,歌曲的名字就叫《丑小鸭》,
我们来听听歌里唱了些什么?
2.欣赏第一遍
提问: 谁来告诉我,歌曲的名字叫什么?
你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操作:准备播放歌曲两遍.
歌里还唱了些什么呢?我们再来听一遍.
播放歌曲两遍.画面定格.
3.欣赏第二遍
提问:你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丑小鸭真可爱,老师也想来唱唱它.现在请小朋友听我来唱一遍.
等会儿请大家来讲讲看你最喜欢听歌里唱的那一句.
电脑操作:播放歌曲两遍,画面定格,准备进入教唱功能,分句播放.
4.欣赏第三遍
提问:你最喜欢听那一句?
要求: 重点教唱“呱呱呱呱呱”
听听电脑是怎么唱的.(分句欣赏)
教师:刚刚老师听到有个小朋友说最喜欢听小鸭子呱呱的叫声,
我们现在就再来听听电脑是怎么唱的?
操作:进入教唱功能,分句播放该句
提问:
(1)小鸭子是怎么叫的,我们一起来学学
(2)教师:我这里正好有一样东西,大家看看它是什么?
你看响板他它一张一张的,多象谁的嘴巴呀?
那它叫起来的时候声音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来听一听
(3)节奏练习:我们小朋友也来用响板学学小鸭叫好吗?
5.幼儿表演
要求: 幼儿能跟着老师一起表演,并懂得在小鸭叫的时候,配上响板.
也可请个别幼儿示范.表演.
三、结束
今天我们又欣赏到了一首好听的歌,歌曲的`名字叫什么呀?
现在让我们跟着丑小鸭一起到河里去洗个澡好吗?
幼儿园中班音乐类教案篇8
活动目标
1、借助图谱理解、记忆歌词,学唱歌曲。
2、认真倾听歌曲,初步理解歌曲情境和歌词内容。
3、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一起唱歌的快乐。
重点难点活动的重点是:借助图谱,学唱歌曲。
活动难点是:有感情地演唱,并加上自己喜欢的动作。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对春天的已有经验
2、物质准备:图谱、音乐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引入,发现身边的不同。
教师指导语: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我们周围有什么不一样的变化?(幼儿自由回答)
(2)谈话后引出。
教师指导语: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首名叫《春天》的歌曲。请小朋友们听一听歌曲里唱到了什么?
(评析:此环节教师引导幼儿发现自然环境的变化,为引出歌曲做准备; 随歌曲伴奏清唱,可以让幼儿熟悉歌曲旋律。)
2、欣赏歌曲,理解歌词内容
(1)教师范唱,幼儿根据歌词找出相应图谱
教师指导语:你听到歌词中的什么? 现在请小朋友再听一遍,看看我们刚才听得和歌词一样吗!幼儿说出关键词,教师出示图谱,教师朗诵歌词。 教师边指图谱边演唱歌曲,让幼儿更好理解歌词,熟记歌词。
(2)请幼儿根据歌曲顺序为图谱排队。
教师指导语:现在所有的图片宝宝我们都找出来了,但是这些图片宝宝的摆放顺序是错误的,小朋友们能根据歌曲帮图片宝宝排好队吗?
(评析:此环节,通过教师反复清唱歌曲,可以帮助熟悉并理解歌词内容;教师的清唱,可以帮助幼儿听清楚歌词内容,尝试复述歌词;教师充分利用形象生动的图谱,让幼儿在找一找、排一排的游戏中,自然而然的记住歌词,学会歌曲)
3、利用图谱,学唱歌曲
(1)排序完成,根据图谱学唱歌曲
教师指导语:图谱排好队了,那我们跟着老师一起唱一唱好吗?
(2)反复学唱,加强练习
教师指导语:老师大声一点,幼儿小声跟唱,幼儿跟着音乐再唱一遍 。
(评析:教师利用排好的图谱,请幼儿跟随歌曲伴奏演唱,使幼儿进一步理解记忆歌词旋律及内容)
4、教师视幼儿掌握情况,隐藏部分图谱
(1)藏图歌唱,回忆歌词
教师指导语:现在小朋友们都演唱的很棒了,那老师就要增加难度了。如果老师请一张图片宝宝回家,你们还能完整的唱出这首歌吗?
(2)依次减少,增加难度
教师指导语:小朋友们真是太厉害了!如果老师把剩下的图片宝宝全部送回家,你们还能完整的唱出这首歌吗?
(评析:在幼儿较熟练的演唱基础上,隐藏部分图谱再进行演唱,在由简到难过程中发挥记忆想象演唱歌曲;若幼儿完成度较好,可完全隐藏图谱让幼儿演唱)
5、请幼儿加上动作进行表演歌曲
(1)幼儿跟随音乐边唱边进行相应动作的展示。
教师指导语:刚才老师发现有些小朋友在唱歌的时候加上了一些好看的'动作,现在就请所有的小朋友唱歌的时候加上你们自己喜欢的动作。
(评析:在幼儿掌握歌曲较好的情况下,请幼儿加动作演唱歌曲,提高活动的趣味性,发挥幼儿的创造性)
6、活动结束
(1)教师请幼儿面向听课老师进行最后一次合唱。
教师指导语:今天有这么多客人老师来,我们就面向客人老师把今天学的这首《春天》送给她们吧!
(评析:提高幼儿在活动中的满足感和自信心,培养幼儿大方自信的性格)
活动总结
1、图谱生动形象,体现歌词内容
2、歌词富有童趣,节奏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