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小学数学教案通用6篇

时间:2025-08-03 作者:Trick

教案的多样性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课堂的包容性,教案的灵活性使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课堂动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以下是大黑猫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分数小学数学教案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

分数小学数学教案通用6篇

分数小学数学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百分数和分数、小数之间互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的方法,并能熟练运用.

教学难点

1.在学生掌握百分数与小数基本转化规律的基础上,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概括,掌握它们互化的简便方法.

2.把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化成百分数.

教学设计

一、复习准备

(一)复习

1.读出下列的百分数.

20% 120% 100.5% 12.3%

2.说出下列小数所表示的意义.

0.8 1.2 0.125 1.75

3.把下面小数化成分数.

0.2 1.5 0.375 1.25

4.把下面分数化成小数.

5.把下面各数写成百分数.

(二)引入

在生产、工业和生活中进行统计和分析时,为了便于比较和计算,有时要把小数或分数化成百分数,有时要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教师板书课题: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二、新授教学

(一)百分数和小数互化.

1.教学例1

把0.25、1.4.0.123化成百分数.

(1)小组讨论转化的方法

(2)教师提问:小数化成百分数分几步进行?0.25怎样化成百分数?

教师板书:

(3)学生独立将1.4、0.123化成百分数.

教师板书:

(4)做一做:把下面各小数化成百分数.

0.38、1.05、0.055、3

(5)总结把小数化成百分数的规律.

小结: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板书:

(6)口答:把下列各数化成百分数.

0.35 0.07 1.3 2.24 5

我们已经学会了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那么,百分数怎样化成小数呢?

2.教学例2

把2.7% 124% 0.4%化成小数.

(1)小组讨论转化的方法

(2)学生试做,老师巡视指导.

(3)集体订正.

教师板书:

(4)做一做:把15% 80% 3.5%化成小数

(5)总结把百分数化成小数的规律.

小结: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板书:小数 百分数

(6)口答:把下面百分数化成分数:60% 12.5% 120%

(7)小结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二)百分数和分数的互化.

1.教学例3

把 、 、 化成百分数

(1)思考回答:

① 、 、 能直接化成百分数吗?

②把百分数变成什么样的数就可以化成百分数?

(2)学生试做并订正.

教师说明:分子除以分母,如遇到除不尽时,通常商算到小数第四位,再用四舍五入法

取三位小数.同时要注意等号和约等号的使用.

分数小学数学教案篇2

教学过程:

课前三分钟交流

讲故事《大胆的小猴》,并与大家交流,对学生进行自信、勇敢的培养。

设计意图:课前三分钟交流是孩子们展示的舞台,在这短短的三分钟时间里带给自己快乐、自由和成长。这个环节是师生的最爱。学生自信的主持,精彩的展示,内容的丰富,真可谓色、香、味俱全的大餐。学生展示的内容丰富,可以是数学古诗、数学家的故事、数学要闻、数学成语、数学符号的由来等等形式多样。真是万紫千红,各有千秋。

小组交流、探究、合作学习

一、展示课前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

设计意图:小学生学习的数学应是生活中的数学,是学生"自己的数学"。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力与灵性。数学学习内容远离生活无疑是导致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的根本原因,它使本该生动活泼的数学学习活动变得死气沉沉。有鉴于此,数学的教与学应该联系生活,注重现实体验,变传统的" 书本中学数学"为"生活中做数学",体现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生本理念。

二、小组交流百分数的意义。

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一个量与另一个量的比较。两个量比较才能产生百分数,只有一个数量是不能产生百分数的。百分数表示的是两个数比较的结果,所以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主体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的教学,让学生自探明之,自求得之,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

三、小组交流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

读百分数时注意要读成百分之几,不能读成一百分之几。写百分数时,通常先写分子,再写百分号,并注意%的两个小圆圈要均匀且不能过大,以免和分子混淆。

在半分钟内写十个百分数,看看写出的百分数占总数的百分之几,并用自己喜欢的一个百分数说一句话。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交流并展示生活中找到的百分数的读法和写法,又加深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

四、小组交流百分数与分数的区别。

(1)意义不同

分数代表一个数值,也可以代表一个分率。而百分数只能代表一个分率。

(2)读法不同

分数读作几分之几,百分数读成百分之几,不能读成一百分之几。

(3)写法不同,百分数在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就行了,而不是写成分数的形式。

(4)分母不同

分数的分母可以是任何一个大于0的自然数。而百分数的分母规定是100.

(5)分子不同

分数的分子必须是自然数。百分数的分子可以是小数,整数,可以大于100,可以小于100.

(6)百分数不可以约分,分数可以约分。

(7)分数单位不同,分数的单位是几分之一,而百分数的单位只能是百分之??

设计意图:百分数源于分数,而又有别于分数。实践证明,学生认识这一点非常困难,这是长期学习的种属概念负迁移所致。学生会误认为分数与百分数是包含关系,分数有的属性,百分数也一定具有。为了跨越这一认识上的误区,我采用了小组探究交流的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区分清楚百分数和分数是不一样的。

五、生活中的应用

1、经典文化中的百分数。

百发百中——100% 百里挑一——1%

2、做游戏。

石头 剪刀 布

规则:两人十次,想一想,你赢了对方几次?赢的次数占总次数的百分之几?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找成语中的百分数和做游戏,已能找出生活中的百分数,并能将百分数应用到平时玩的游戏中。所以此环节承上启下,意在让学生意识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有用的,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又体现“学生活中的数学、学有用的数学”,符合生本的理念,在生活中找例子。

生本数学课堂练习是一堂数学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深入理解知识、掌握技能技巧、培养积极的情感和态度、促进学生深层次发展的有效途径;所以一节数学课,练习是否有效,将是一节课的点睛之笔。所以课堂练习要设计有挑战性习题,可以通过游戏、猜谜、闯关练习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当学生沉迷在问题的情境之中时,他们的无意注意就会转化为有意注意并趋于主导地位,从而达到主动探究的目的。

六、总结

请告诉大家你这节课学习情绪的比率。

愉快占( )%

紧张占( )%

遗憾占( )%

分数小学数学教案篇3

设计说明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去获取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本节课的教学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经历“探究——发现——验证——修改”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完成了知识的自我构建,同时也加深了对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的理解,符合学生的发展需要。

另外,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还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对计算进行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以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不仅使学生获得了知识,发展了智力,还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长方形包装纸

学生准备 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问题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过整数除以整数(0除外),也知道了整数除法的意义。今天我们将学习分数除法。那么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呢?它和整数除法的意义是否相同呢?下面就让我们带着疑问一起来探究一下几个小朋友分饼的问题。

请你们列出算式并计算。

(1)每人吃张饼,4个人共吃多少张饼?

(2)把2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得多少张饼?

(3)有2张饼,每人分得张饼,可以分给几个人?

(引导学生观察上面的三道题,并说一说它们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2.揭示分数除法的意义。

讨论:(3)题中涉及了分数除法,想一想,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吗?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设计意图:通过对一组题的探究和对比,使学生发现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这样新旧知识的迁移过渡,可以使学生对分数除法的意义理解起来更加容易。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引导参与,探究新知。

(1)出示教材55页例题。

师:(出示一张长方形的包装纸)老师想用这张漂亮的.包装纸把送给妈妈的礼物包装起来,可是这张纸太大了,把它的平均分成2份就够了,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呢?

(2)动手操作,分一分,涂一涂。

师:请大家拿出一张长方形纸,涂色表示出这张纸的。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

师:把一张长方形纸的平均分成2份,想一想,是把哪一部分平均分成了2份?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呢?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颜色表示出来。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

(3)观察发现。

师:通过画图,你发现了什么?能用一个算式表示出涂色的过程吗?

预设

(教师利用课件配合学生汇报)

生1:把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小格,占这张纸的。

生2:里面有4个,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2个,是,即÷2=。

设计意图:通过涂一涂的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列出除法算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感受分数除法的意义。

2.初探算法。

师:如果不看图,你会计算÷2吗?你能提出大胆的猜想吗?

预设

生:分母不变,被除数的分子除以整数得到的商作商的分子。

提出质疑,验证猜想,理解新知。

(1)尝试验证,发现问题。

师:科学的验证不是仅通过计算一两道题就能得出结论的,你们能不能自己设计一道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的计算题来验证刚才的猜想是否正确呢?

(学生汇报验证的结果)

师:为什么有些题目能很顺利地算出来,而有些题目却不能很快地算出准确的答案呢?(分数的分子不能被除数整除)

分数小学数学教案篇4

教学内容:

教材第25~26页的内容及练习。

教学目标:

1.在涂一涂,算一算等活动中,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能运用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并理解分数除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揭题

1.引导操作:出示一张7等份的`纸,让学生涂一涂,用它表示一个分数。

2.引入并板书课题:分数除法(一)

二、扶放结合探究新知

1.提问:如果把这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多少?

2.把这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又该怎样解决?

3.引导归纳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方法。

4.想一想;整数除法也有类似的规律吗?

5.填一填,验证猜想。

1÷4 1×1/4

7÷3 7×1/3

三、反馈矫正落实双基

1.出示26页试一试。

2.指导完成26页练一练的1~3题。

四、小结评价布置预习

1.引导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2)还有什么问题?

2.布置预习:27~28分数除法(二)

板书设计:

分数除法(一)

4/7÷2=4/7×1/2=2/7

4/7÷3=4/7×1/3=4/21

分数除以整数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

计算法则:分数除以整数(零除外),等于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分数小学数学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体验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在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总结出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的计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愿意交流合作,喜欢数学的情操,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体验操作的欢乐。

教学重点:

能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难点:

分数除以整数计算法则的推导过程。

教学准备:

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教学分数除法的意义

1、师:同学们我们学过整数除以整数以及小数除法,今天我们将来学习数除法。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几个小朋友有关分饼的问题,请你们列出算式并计算,看谁算的又快又好!

(1)每人吃1/2块饼,4个人共吃多少块饼?

(2)把2块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吃了多少块饼?

(3)有2块饼,分给每人1/2块,可分给几个人?

2、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三个算式,观察一下这三个算式的已知数和得数,说一说它们都是已知什么,求什么的运算?这就是分数除法的意义。

师:讨论:分数除法的意义和整数除法的意义一样吗?

总结:分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探究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1) 引导参与,探究新知

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分数除法的意义,那么如何来计算呢?请同学们看黑板。

出示问题1。

请大家拿出一张操作纸,涂色表示出这张纸的4/7。

师: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怎样列式?4/7÷2

请同学们通过涂一涂,算一算的方式来研究4/7÷2怎样计算。小组合作,汇报交流。

方法一:把4/7平均分成2份就是把4份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1/7,也就是2/7。展示折纸和计算过程。4/7÷2=4÷2/7=2/7

方法二: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就是求4/7的1/2是多少,可以用乘法来做。展示折纸和计算过程。4/7÷2=4/7×1/2=2/7

师:对这种做法大家有什么疑问吗?

生:这儿是除法怎么变成了乘法?

师:老师也有这个疑问,你能讲讲吗?

师:谁能结合图来讲一讲呢?

师:很好!把除法转化成乘法,问题迎刃而解,你真棒!……

(2)质疑问难,理解新知

①师小结:有的是用分子除以整数,分母不变的方法算出结果2/7,有的是转化成分数乘法来做……那么在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种?

②接下来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把一张纸的4/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这张纸的几分之几?先列式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

③通过计算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1、用第一种方法就不能做了。因为: 上一题的'时候,分子4是2的倍数,4÷2能得到整数商。而 4÷3时,分子4不是3的整倍数,得不到整数商。所以不能用分子除以整数这种方法了。

生2: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来做……4/7÷3=4/7×1/3=4/21

能再讲讲这样做的道理吗?

师:“4/7÷3”表示把4/7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

请同学们拿出第二张操作纸,你能把图中的4/7平均分成3份,并表示出其中的一份吗?

展示学生的分法

师(指着涂色部分):你所表示的这一部分是4/7的多少?

通过直观图理解4/7的1/3是4/21

(3)比较归纳,发现规律。

①师:在计算这两道题时同学们想到了不同的算法,计算左边这道题你比较喜欢那种方法?右边呢?

②在两道题的计算中同学们都想到了把除法转化成乘法来做,请观察一下,左边这道算式,在转化的前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怎么变的?

③师:同学们观察真仔细!那像这样的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目一般可以怎么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小组活动,说算法。

④师:通过研讨我们知道了分数除以整数,可以用分子除以整数,但有时不能得到整数商,所以通常转化为乘这个整数的倒数的方法来计算。

出示: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还有需要注意的地方吗?

生:有,除数不能为0。

师:谁能把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完善算法: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⑥那象这样的分数除以整数的题目在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生:要约分!结果最简。除号要变成乘号!

三、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分数除法的意义是什么?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是什么?(学生总结)

板书设计:

分数除以整数

分数小学数学教案篇6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真假分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意义与特点,能正确区分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具准备:课件、水彩笔、纸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同学们,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和分数交朋友。那么哪些事物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呢?你能说说吗?(一张纸、一条线段、一个圆、一堆苹果都可以平均分,从而产生分数。)这些我们就把它叫做单位“1”。(板书:单位“1”)

二、探究新知

(一)动手操作,收集分数。(提供操作材料:三张纸。)

1、任意折一个分数。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出一张纸。请问这张纸能看作单位“1”吗?那么下面就请同学们拿出水彩笔,通过折和涂用这张纸表示出一个你喜欢的分数。

学生折分数然后汇报(并贴上黑板)。

2、让学生说分数大家折。

同学们刚才表示出了自己喜欢的分数,下面有谁来说一个分数让大家来折一折。

(1)学生说出真分数

如:折3/4。学生折后展示。

师:你们是怎样表示这个分数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x份,涂了这样的x份。)

师:请问把谁看作单位“1”?分数单位是多少?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观察发现,得出结论:比一张纸小。即比单位“1”小。再加上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能把这张纸占满?

(再让学生出分数折,如果出的分数是真分数,就让学生想,然后说说,不折。)

(2)学生说出假分数

如:折“4/4”。学生折后展示。师:说出这个分数的意义?它的分数单位?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几个1/4?正好是一张纸。即等于单位“1”。

如:“5/4”。

师:谁来说一说5/4是什么意思?你们能把它表示出来吗?

分小组讨论解决这个问题。(学生活动)

指名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表示的5/4。(学生汇报)

让学生对所展示的图自由提问,展示的同学进行回答。

(一张纸不够怎么办?为什么第二张纸也要平均分成x份?这个分数的单位“1”是什么?要是把两张纸看做单位“1”可不可以?)

得出结论,比一张纸大,即比单位“1”大。

让学生再说几个这样的分数(板书出来)让学生想怎样折。

(二)给分数分类,总结概念。

师:现在黑板上有了这么多的分数,如果陈老师要你们给这些分数分类,你能分吗?你准备按怎样的标准来分?

1、学生讨论,小组合作给分数分类。

2、学生汇报,师板书。

3、总结出真分数、假分数的特征并板书。

4、学生读真、假分数的`概念。

三、实践应用

1、判断下列分数是真分数还是假分数。(课件出示)

2、说出分母是17的真分数和假分数,分子是17的真分数和假分数。

3、用分数表示各图的涂色部分。(课件出示)

4、判断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们又了解了分数的哪些知识呢?

五、板书设计:

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子

分子≥分母假分数≥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