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拒绝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范文精选

时间:2022-01-19 作者:Indulgence

近几年,校园欺凌事件频频发生,我们要做文明美丽学生,构建阳光和谐校园!拒绝校园欺凌。那么作为老师,关于校园欺凌的班会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大黑猫文档网和大家分享的关于《拒绝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范文精选相关资料,欢迎参考查阅。

关于《拒绝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范文精选

关于《拒绝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范文精选

班会地点: 六一班教室

主持人:

班会议程:

校园欺凌

主要是指在校学生之间、学生与社会其他人员之间、师生之间发生在校园内及校园周边的具有敌意的欺凌、体罚、伤害等性质的欺凌行为。由于校园欺凌行为的施暴者和受害者多数是青少年在校学生,并且欺凌行为发生在校园内或校园周边,因此大家习惯称其为校园欺凌。

对在校园里悄然“滋长”的校园欺凌,我们该如何抵制呢?

一、抵制校园欺凌,辨别是前提

一些同学在遭遇校园欺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却全然不知,以为校园欺凌仅仅是不礼貌行为;另一些同学在目睹校园欺凌时也无动于衷,以为只是同学间的“嬉闹”。要抵制校园欺凌,首先要具备对校园欺凌的识别能力。

校园欺凌包括行为欺凌、语言欺凌和心理欺凌。行为欺凌在校园欺凌现象中最为普遍。 行为欺凌主要指包括打架斗殴、敲诈勒索、抢劫财物等一系列对人身及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二、向校园欺凌说“不”

频频发生的校园欺凌打破了校园里原本属于我们的宁静与和谐,为了不让校园这方净土成为另一个“江湖”,为了不让我们的“花季”变成“花祭”,我们要坚决向校园欺凌说“不”! ①不崇拜欺凌文化,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②不参与校园欺凌。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坚决不充当校园欺凌行为中的帮凶。 ③注重心理的健康发展。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主动与他人沟通,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④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施暴者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无知,这是校园欺凌产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既要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要以

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保护自己,关注他人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校园欺凌的发生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同学间因口舌之争或其他原因的肢体冲突。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私欲而引起的争执、事端。预防争执和事端应做好以下两点:

①与同学友好相处。有的同学遇到矛盾时,不愿意吃亏,认为忍让就是没了面子失了尊严,最终只能使得矛盾不断升级,不断激化。我们应该宽宏豁达,不应为一丁点儿小事僵持不下,斤斤计较,甚至拳脚相加,做出降低人格的事情。

②避免自己成为施暴者的目标。我们平时不要随身携带太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要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学校僻静的角落、厕所或楼道拐角都是校园欺凌的多发地带,我们在这些地方活动时尤其要注意,最好结伴而行。

③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多留意身边发生的事,很多欺凌事件的信息可以从校园同学间的交流中得到。为了保障我们自身的人身安全,避免施暴人对我们打击报复,我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匿名报告。预防欺凌重于应对欺凌,而这一切需要我们共同参与。 (2)应对欺凌,临危不乱

如果我们无法避免危险的发生,那么,在危险发生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惊慌!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是制胜的关键。我们应克服心里的恐惧,积极地去解决问题或者本能地保护自己。

①遭受语言欺凌时的自救

应对语言欺凌,我们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一是淡然处之。二是自我反省。三是无畏回应。四是肯定自己。五是调整心理。六是法律维权。

②遭受行为欺凌时的自救

如果被攻击者殴打,我们该怎么办?

一是找机会逃跑。二是大声呼救。三是借助一些小动作给自己寻找逃跑的机会。四是求饶。求饶不是懦弱的表现,是减少伤害的策略。五是如果以上退路被攻击者截断,那么应双手抱头,尽力保护头部,尤其是太阳穴和后脑。

在人身和财产双重危险时,应以人身安全为重,舍财保命,以免受到更激烈的伤害。

(3)及时报告,以法维权

由于校园欺凌事件的随机性,许多同学对其产生了恐惧和焦虑。一些同学不敢把事情告诉家长和老师,更不敢报警,甚至警方破案后也不敢出面作证,成为“沉默的羔羊”。忍气吞声往往会导致新的欺凌事件的发生。

自己或发现他人遭遇紧急情况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采取最有效的救助措施。

要应对欺凌,我们必须增强五个意识:

第一,要有依法的意识。违法行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第二,要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三,要有方法和策略意识。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切记不能蛮干。

第四,要有见义勇为、见义智为、见义巧为的意识。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他人实施救助。

第五,要有强烈的报告意识和证据意识。及时上报并注意搜集证据,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出示。

我们一定要记住:当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尽自己所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范文一: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

关于《拒绝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范文精选


教学目标: 通过主题班会要学生知道和了解暴力事件发生时逃生避险与自救互救知识,如何最大限度的减少伤害.

教学重点:如何防范和应对暴力伤害。

教学难点:如何防范和应对暴力伤害,保护自身安全。

教具: 图片、课件

学生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知道一些社会、家庭、校园的暴力伤害,具有一定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但他们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有限, 因此,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总结出当遇到暴力伤害时,如何进行防范,保护自身安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 展示昆明暴力事件的图片,引出防范暴力伤害这一主题.

2. 请同学谈一下对昆明暴力事件的看法.

3展示更多暴力事件的图片, 以上这些都是暴力行为,它对我们少年儿童造成很大的伤害。

下面请同学们谈谈你知道的暴力事件。

2、小结。同学们谈的这些暴力事件都属于暴力伤害。它发生的地点在社会、家庭、校园,与我们生活的环境密切相连。这些犯罪行为直接危害着同学们的人身安全。那么我们怎样来进行自我防范呢?这节课我们一块来探讨如何防范暴力伤害。

板书课题 防范暴力伤害

三、防范社会上的不法侵害

我们先来学习防范社会上的不法侵害。

你们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作为社会上的弱势群体,自我保护能力和防范意识较差,往往会成为坏人侵害的对象。目前,社会上针对未成年人的犯罪现象,主要有偷窃、抢劫、绑架、拐卖、扣押人质等。这些犯罪行为直接危害着未成年人的生存安全。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当你遇到以上不法侵害时,你应当怎样防范和应对? 集体交流讨论的结果。

四、防范家庭暴力

同学们,你的妈妈打过你吗?打的狠吗?为什么打你?你认为妈妈这样做对不对? 是呀,她是为你好,才这样做的。

你恨她吗?

你心里想过,即使自己错了,妈妈也不应该打你吗?妈妈能不能变个方式告诉你,你哪个地方做错了?那不是更好吗?

老师看的出来,同学们都是很爱自己的妈妈,不想说妈妈的不对。可是,老师今天告 请看这几个家庭暴力案例。

同桌说说你怎样防范家庭暴力伤害呢?

全班汇报交流讨论结果。

课件显示汇报结果。

怎样防范家庭暴力伤害呢?

1、要认真对待第一次家庭暴力。对第一次家庭暴力如果采取容忍的态度,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会有更多次,而且会一次比一次严重。因此,要在第一次家庭暴力发生时就说“不”。

2、尽最大可能保护自己。如果自己被严重伤害,要大声呼救,寻求其他家庭成员的保护;或尽可能让邻居听到,并寻找机会拨打报警电话110,向警察求助;或设法脱身,尽快到 驻地派出所,请求保护。

3、如果因暴力受伤,要及时去医院诊治,告诉医生自己受伤的原因,请求医生详细、准确地记录伤情,为进一步寻求司法鉴定做好准备。)

出示问题

(1)有家长说:“孩子是自己的,打自己的孩子不犯法,谁也管不了。”

(2)有家长说:“我打孩子是为他好,不打不骂能成才吗?”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辩论。

展示辩论结果。

五、防范校园暴力伤害

校园暴力有外来的,也有内部的。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来探讨来自内部的暴力伤害。校园暴力多来自青少年。

请同桌说说你平时见到的校园暴力行为。

同学们以上谈的都是校园暴力。

你是一名高年级学生,你该怎么做?

生:(高年级的学生要文明待人,爱护小同学,不做伤害小同学的事)

假如你自己受到伤害时,你会怎样应对?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

全班交流。

课件显示讨论结果。

1、采取避让态度,放学后应及时回家,不在校园里和路上逗留,不给对方纠缠的机会。

2、千万不要和对方发生激烈冲突,以免自己受到伤害。

3、如果对方得寸进尺,更加频繁、过分地纠缠自己,就应当及时报告老师或家长。) 除了以上这些学生之间的暴力伤害外,你是否受到过个别老师对你的伤害呢?

别怕,大胆地说。只有说出来,老师才会改正缺点,老师才会进步,师生关系才会更融洽。

同学们说的这些是体罚和变相体罚。。

体罚通常是罚站、打手板等。

变相体罚多是不让回家吃饭、罚写作业等。

老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生:(对我们好,要求严,想让我们多学点知识。)

虽然老师的用意是好的,但这些做法损伤了同学们的自尊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非常有害。

以后,如果你发现哪位老师做的不对,你会怎么办?

同学们说的不错。

你要敢于提出批评,或者告诉校长、其他老师、家长,求得他们的支持和帮助。

七、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当你受到暴力伤害时,会用今天学到的知识来保护自己的的人身安全吗?

愿同学们乘上安全之舟,扬起生命之帆,在知识的海洋里乘风破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