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模板8篇

时间:2023-01-30 作者:dopmitopy

教案在编写的时候,大家务必要注意逻辑思路清晰,教案直白的说就是教师对教学任务提前做出的分析和判断,以下是大黑猫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班教案模板8篇,供大家参考。

小班教案模板8篇

小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掌握毛笔的基本握法,练习用毛笔的笔尖轻轻画点的技能。

2、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鼓励幼儿乐于参与绘画活动,体验绘画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小鸡图片、水墨画小鸡每人一份、毛笔、宣纸、墨水

活动重难点:

毛笔的基本握法。

笔尖轻轻画点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猜谜语,引起幼儿兴趣。

1、t:今天老师请来一个朋友,它呀头圆圆,身体圆圆,嘴巴尖尖,唱起歌来叽叽叽,是谁呀?(出示小鸡课件)

2、t:有一天,小鸡和它的好朋友们在草地上做游戏,玩着玩着,突然,它的肚子发出了咕噜咕噜的声音,这是什么声音?小鸡怎么了?

3、t:小鸡肚子饿了,要去找点东西吃,那小鸡喜欢吃什么东西呢?(引导幼儿说出小米、小虫子、青菜等,同时出示不同的课件)

二、小鸡啄米

1、出示水墨画小鸡:那我们一起喂小鸡吃小米吧,请谁来帮忙呢?(教师拿起毛笔)

2、提示握笔姿势姿势,示范毛笔画点

握笔姿势:三指捏,一指顶,毛笔高高站起来。毛笔宝宝可说了,只要你们把它拿对了,它就能变出一粒粒的小米。

蘸墨姿势:握好毛笔,亲亲墨汁,盘边刮刮。把毛笔里多余的墨汁刮掉,然后竖起毛笔在小鸡旁边轻轻地点上一点、二点、三点……米粒小小的,所以我们用毛笔宝宝的笔尖来点。小鸡喜欢吃小小的米粒,太大了吃不了,(教师强调笔尖轻轻地点)

三、幼儿绘画

t:小鸡吃的饱饱的,高高兴兴地找好朋友做游戏去了!可是其它的小鸡也肚子饿了,请小朋友来喂它们吃米饭吧!

幼儿添画米粒,教师及时对孩子的握笔及作画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欣赏

1、t:小鸡吃饱了吗?(请幼儿自己来展示作品)

2、教师予以表扬。

教学反思:

在活动前期,我们进行了大量的圆的练习,小朋友们基本掌握了画圆的技巧,这就为表现小鸡身体的`形态做了最基础的能力准备。

小百科:鸡是一种家禽,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鸡的种类有火鸡、乌鸡、野鸡等。而且鸡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属。

小班教案篇2

小小兵

活动目标:

1、能灵活地进行钻、爬、投掷等动作练习。

2、体验胜利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能灵活地进行钻、爬、投掷等动作练习,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音乐磁带;学会模仿动作,如了望、射击等。

2、教师自编《小小兵》的故事,讲给幼儿听。

活动过程:

一、教师讲自编《小小兵》的故事,了解解放军叔叔是如何勇敢打仗的,激发幼儿做小小兵的积极性。

二、教师做指挥员,幼儿做小小兵,听音乐做模仿动作。

三、示范讲解游戏的玩法。

1、“指挥员”发布战斗任务:拿着手榴弹钻过山洞,爬过草地,用手榴弹轰炸敌人。

2、“指挥员”请一个个小兵示范。

四、“指挥员”发布命令:发现前面有敌人,全体小兵出发。

幼儿消灭敌人后一起欢呼,庆祝胜利,游戏重新开始。

五、游戏结束。

“敌人”全部消灭了,“小小兵”回部队休息。

小班教案篇3

目标:

1、知道玩具是各种各样的,并探索玩具的玩法,体验玩玩具的趣味。

2、能和同伴一起玩玩具,感受共同游戏的快乐。

准备:

1、幼儿带自己喜欢的玩具(电动的、拖拉的、手推的、遥控的等)来园。

2、将玩具陈列,布置成“玩具城”。

3、在日常活动中,幼儿已有一定与同伴分享玩具的经验。

过程:

1、相互介绍、欣赏玩具。

引导幼儿说一说自己带了什么玩具,并展示玩法,幼儿相互欣赏玩具。

2、自选玩具玩,体验玩玩具的趣味。

(1)幼儿任选一种玩具玩一玩:试试怎么让玩具动起来。

(2)幼儿间交换玩具,进一步体验玩具的多样性、趣味性。

(3)谈话:除了这些玩具,小朋友还玩过什么好玩的玩具?为什么喜欢玩?

:玩具是各种各样的,很有趣。有的要推,有的要拉,有的是电动的,有的是遥控的。玩具真好玩。小朋友都喜欢。

3、和大家一起玩,感受共同游戏的快乐。

(1)讨论:除了自己玩,玩具还可以怎么玩?

(2)幼儿与同伴交换或一起玩玩具,感受一起玩玩具的快乐。

小班教案篇4

小班音乐活动:

小手爬

活动目标:

1、理解歌词内容,较合拍地做律动《小手爬》。

2、在教师问题的引导下,学习仿编歌词和动作。

3、能较积极地参与仿编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

4、随歌曲旋律唱出来。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准备:

幼儿已有合拍做动作的经验。

活动过程:

一、复习律动《拍手点头》

1、集体复习,教师与幼儿随着音乐做动作。

2、仿编,“拍拍小手点点头很快乐,我们拍拍小手还可以干什么呢?”(教师可请仿编出新内容的幼儿当小老师,带大家做新动作。)

二、教师示范。

1、教师以较慢的速度边唱边示范。

2、幼儿说说小手先爬到哪里?后来又爬到哪里?

三、幼儿学做律动。

1、和着教师的歌声,一拍一下地拍手。

2、跟着教师边唱歌边拍手。

4、教师与幼儿以较慢的速度边唱边做动作。

四、幼儿仿编律动。“小手向上爬,还能爬到什么地方?小手向下爬,又爬到了什么地方?”

1、教师与幼儿一起做幼儿仿编的新动作。

2、幼儿做小老师带大家做仿编的新动作。

五、复习活动。

“喵!小花猫发现小老鼠了,我们都来做可爱的小花猫吧!“边唱歌边表演《咪咪小花猫》然后走出教室。

教学反思

我根据音乐的特色及歌词内容,结合幼儿的年龄及对事物的好奇心设计了这节课。制定了两条活动目标:第一条是感受小手在身体上爬上爬下的乐趣,第二条是能随音乐旋律的上行与下行.合拍的做由下而上,由上而下的动作。我把我活动的第一个目标做为了我活动的重点,第二个目标就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我的活动准备是幼儿每人一个小手宝宝,课前学会小手爬这首歌。我的活动设计是始终以小手宝宝为客人的方式贯穿其中,以小手宝宝要表演节目为铺垫,引发起幼儿的表演欲望,从而体验到小手爬的乐趣,来完成我活动的第一条目标。通过提问及文字描述,感知上行与下行,来完成我活动的第二条目标。互动部分来完成了我活动的重点。最后的互动环节,由于我的引导不到位,个别幼儿没有体验到相互爬的乐趣,这是我在今后的学习中需要加强和努力的。

小班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能寻找并模仿生活中的声音。

2、熟悉歌曲旋律,会仔细听辨并感知歌曲《大雨与小雨》的强弱对比特点。

3、建立起对声音的联想,为探索声音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彩带数条

活动过程:

一、带入声音,使幼儿产生兴趣

1、教师播放"大雨和小雨"录音,引导幼儿自由倾听。

2、刚才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打雷和小雨的声音)打雷后要干什么呢?(下雨)3、下的是什么雨呢?(大雨)

二、初步尝试用声音、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

1、下大雨的声音怎么样的呀?(哗啦哗啦……)我们用能干的小手来表示一下,谁来做一做?(尽量用夸张的动作来表示)我们再来用能干的小手边念边做吧!

2、小雨下的声音是怎么样的呀?(淅沥淅沥……)小手也来表示一下吧!我们也来一起来念一念。(出示小雨图片)

三、熟悉歌曲、大胆地表现大雨和小雨不同的强弱力度

1、大雨、小雨高高兴兴地从天上落下来,听,它们还在唱着好听的歌呢!(教师清唱歌曲一遍,唱出大雨、小雨的不同强弱力度)

2、它们唱的好听吗?大雨落下来时是怎么唱的啊?小雨又是怎么唱的啊?来,我们来唱一唱吧!让幼儿尝试唱歌。

3、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听听看下大雨和下小雨的声音一样吗?欣赏歌曲第二遍,感受大雨声和小雨声的不同。

4大雨唱的时候是响响的,小雨唱的时候是轻轻的。现在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吧!(教师带领幼儿完整唱两遍,引导幼儿唱出强弱力度)5、现在让我们来学一学大雨和小雨,一边唱一边从天上落下来吧!(引导幼儿大胆表现大雨和小雨)

四、大雨和小雨

1、现在老师来做大雨,请小朋友来做小雨,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吧!但是有一个规则:唱大雨的时候用小彩带用力挥,唱小雨的时候轻轻地挥。明白吗?

2、教师先示范完整唱一遍。

3、全体幼儿一起边舞边唱。(两遍)

4、大雨小雨们我们一起到外面去玩吧!(出活动室)

活动反思:

大雨和小雨是一首富有童趣的歌曲。歌词模仿了大雨哗啦啦和小雨淅沥沥的声音。歌曲旋律流畅、节奏简单,音乐形象鲜明,富有儿童特点。因此,我设计这个音乐活动《大雨和小雨》的目标是:1.能用强烈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2.大胆尝试用声音、动作来表现大雨和小雨。3.积极参与音乐活动,激发对音乐的表现和创造力。

在活动中通过动作、游戏等形式,来激发孩子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如在幼儿进行表演唱时通过多种形式:当唱到大雨时,让幼儿扬起手,唱到小雨时,让幼儿放下手。表现大雨时,让学生们站起来,当表现小雨时,让学生们坐下来。这种边唱边表演的形式,提高了幼儿学习的积极性。整堂活动中幼儿的积极参与性较高,使得活动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较好,但在熟悉旋律的基础上感受演唱大雨、小雨时的不同强弱力度”没有较好的达到。

小班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用将面团圆压扁的方法做月饼,体验面团柔软可变的特性,培养幼儿对面塑活动的兴趣。

2、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3、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准备:

食品月饼,面团,垫板,小盒盖,玩具娃娃等。

活动过程:

1.谈论月饼

教师出示月饼,并问小朋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子的?”“人们什么时候吃月饼?”

2.做月饼

教师提议:中秋节到了,请小朋友给娃娃家的娃娃们做一些月饼。

(1)幼儿探索做月饼的方法。教师发给每人一块面团,请小朋友想想并试一试,怎样把面团变圆、变扁,做成月饼?

教师向幼儿介绍并展示可以利用的材料,如小瓶盖、小圆盒等,引导幼儿试一试,将面团放进去压平,再将面团倒出来,看看像不像月饼。

(2)交流经验。请做好月饼的小朋友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制作方法,教师帮助讲解或提示:即先把面团放在两手中团圆,再将其放在垫板上用手掌压扁,或将面团圆装进小圆盒子压平,倒出,然后拿小瓶盖或小玩具在上面压上图案,月饼就做好了。

(3)再次实践。请幼儿尝试用自己或他人的新方法再次做月饼。对能力强的幼儿,教师可请他们试做一些其他形状的月饼;对能力较差的幼儿,教师则给予具体地帮助,使其获得成功。

3.给娃娃送月饼

请小朋友将自己做的月饼送给娃娃家的娃娃,并说:“小娃娃,请吃我做的月饼。”让幼儿感受劳动的成功与帮助他人的快乐。

活动反思:

月饼是幼儿喜欢的一种食品,所以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幼儿的兴趣很高,同时发挥了想象力 、创造力。培养了幼儿的合作能力,在自由创作过程中,老师大胆放手,让幼儿自由发挥,遇到问题,自己解决,锻炼了幼儿遇事动脑的习惯。锻炼手部动作的灵活性,鼓励幼儿大胆制作。

小班教案篇7

活动目标

感受摇篮曲的优美舒缓。

尝试用连贯的声音轻柔的动作演唱歌曲。

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软软的小枕头的意境。

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会唱歌曲《小枕头》

物质准备:挂图、音乐CD、枕头、纱巾

活动过程

1、故事引导

(1)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后说出图上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2)教师小结:正当大家玩得开心的时候,门外传来了妈妈的脚步声,宝宝赶紧上床睡觉,这时候妈妈来了,唱起了温柔好听的摇篮曲。(稳定情绪)

2、不同摇篮曲的欣赏

(1)提问:小朋友知道什么是摇篮曲吗?

(2)师幼一起欣赏2-3首经典的摇篮曲,随曲摇摆身体。(引起幼儿共鸣,知道这样的歌曲就是摇篮曲,初步感受摇篮曲的优美舒缓)

(3)小朋友还听过什么摇篮曲?(结合幼儿的生活经验,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扩展幼儿对摇篮曲的认识范畴)

(4)教师示范表演,动作粗野,声音洪亮的演唱摇篮曲,提问:这样唱摇篮曲,宝宝能睡着吗?(小结摇篮曲的特点,旋律轻柔平和)

3、情景体验

(1)抱着自己的枕头,轻轻摇晃并轻声唱《小枕头》这首歌。

(2)分男生组和女生组轮流扮演妈妈和宝宝。

妈妈:轻拍宝宝的背,唱小枕头当作摇篮曲。

宝宝:以纱巾盖被,作熟睡的样子。

4、游戏:带宝宝去公园散步

(1)提问:天气这么好,带枕头宝宝去公园玩吧,宝宝饿了怎么办?碰到朋友和朋友的孩子怎么办?怎么带宝宝出去?我们要注意什么?用动作表示出来。(结合幼儿生活经验,丰富幼儿肢体动作,可以师示范幼儿模仿,或者幼儿示范,师幼一起模仿,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边唱歌边做动作,游戏2—3次。(表扬大胆表现,声音连贯,动作轻柔的幼儿,鼓励幼儿参与到活动中)

5、结束活动

“让我们一起送小枕头回家吧”把枕头放回到自己的床上。

小百科:枕头,是一种睡眠工具。一般认为,枕头是人们为睡眠舒适而采用的填充物。

小班教案篇8

关键词:幼儿园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幼儿园小班教案幼儿园小班幼儿园音乐教案幼儿园小班音乐活动

活动目标:

1、通过敲击乐器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

2、运用柯达依教学法,教幼儿认识节奏谱。

3、通过唱歌认识身体的各个器官,爱护自己和小朋友的身体。

4、能随乐曲的歌词内容、快慢速度做出相应动作。

5、培养幼儿跟老师同伴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一张小朋友的图片,打击乐器每人一个,音乐磁带《头发肩膀膝盖脚》活动建议:

1、教师与幼儿一起演唱歌曲《头发、肩膀、膝盖、脚》。

2、出示图片,请幼儿认识身体器官。

师:小朋友,刚才我们唱了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名字叫做《头发、肩膀、膝盖、脚》,你还记得歌曲中有哪些器官吗?(头发、肩膀、膝盖、脚等)请小朋友在老师的图片上找到这些器官好吗?

师:谁能说一说自己的身体还有哪些部位呢?接下来我来快速说出名称你们的小手就往那摸好不好?看谁的耳朵最灵!

(进行这个游戏的时候,教师指示的速度由慢到快,但要以幼儿适度反应为准。)师:我们来一起来说说我们眼睛、耳朵、膝盖、嘴巴等等这些五官有什么作用呢?(教师引导幼儿想一想平时生活中身体的部位都用来做什么?没有了这些部位会怎么样呢?)小朋友的身上都有头发、肩膀、膝盖,我们要好好的爱护我们的身体,平时在走路、游戏的时候要小心,不要伤害我们的身体,在跟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也要小心不能伤害别的小朋友好吗?

3、出示节奏谱

师:小朋友,老师这里有许多卡片,他们的颜色和形状都不一样,请小朋友看看老师手里卡片的颜色和图片上小朋友身上什么器官的颜色是一样的?请小朋友唱歌,老师把卡片贴在黑板上。

按照歌曲中的顺序将节奏谱排列。

4、打击乐器。

师:我们的小卡片都跑到黑板上去了,小朋友,在你的椅子下面有各种的小乐器,他们很想和你一起做游戏,快把他们拿出来吧。

每组的小朋友手里的乐器都不一样,看看你手里的是什么乐器?

我们的图谱有不同的形状,月牙形的卡片代表的是串铃,圆形的代表砂锤,我们分组来演奏好吗?

头发、肩膀――月牙――串铃

膝盖、脚――圆形――砂锤

眼睛、耳朵、鼻子、嘴――齐奏

5、教师与幼儿一起听音乐演奏。

6、引导幼儿自己创编歌词。

师:我们现在来当一回小音乐家好不好?我们把刚才学的歌曲用我们自己认识的身体部位来唱出好听的歌曲来吧!咱们唱一唱、拍一拍看谁能当长一个能干的小音乐家好不好?(在仿编歌词时老师用夸张动作让幼儿慢慢将看到的套入音乐,音乐的旋律不变,只变换歌词。)附歌词:《头发肩膀膝盖脚》

头发肩膀膝盖脚,

膝盖脚,膝盖脚,

头发肩膀膝盖脚,

眼睛耳朵鼻子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