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小草教案7篇

时间:2023-01-30 作者:Iraqis

教案在书写的过程中,大家肯定要考虑逻辑思路清晰,写教案是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掌握的教学技能,以下是大黑猫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小草小草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小草小草教案7篇

小草小草教案篇1

教材分析:

课文讲述了出生于贫困家庭的夏洛蒂·勃朗特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坚持学习,尝试写作。当她满怀希望得到大诗人指点时,却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但她没有失去信心,而是从羞惭与痛苦中昂起头来,与两个妹妹一起发奋努力,改变方向,继续写作。三姐妹终于脱颖而出,成为震动英国乃至震动文坛的作家。这个故事折射出夏洛蒂和两个妹妹不屈的抗争精神与不懈努力的坚强意志,课文7个自然段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概括叙述了夏洛蒂是一位在逆境中成才的典范,第2~4自然段讲述了她坚持写作、学习,但不断遭受着打击和失败,第5~7自然段讲述了在孜孜不倦中终获成功。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是夏洛蒂在成长中的经历,二是与保守和偏见相抗争的线索。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 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教学难点:

1.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清课文脉络。

2.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教学准备:

1.课前阅读名著《简·爱》(时不不允许的话,可阅读内容简要)。

2.运用网络搜集夏洛蒂·勃朗特的资料

教学时间 :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过程:

一、简介人物,激发学习兴趣。从课题入手,感知课文

1.根据生活常识,请学生交流对小草和大树的认识。

2.课文所写的夏洛蒂成才的故事为什么要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呢?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交流理解。/article/在交流过程中,老师相机指导,理清文章的大致思路。形成板书:

小草

家庭不幸,艰难谋生

立志写诗,遭遇打击

反思权衡,开拓新路

孜孜不倦,敲开文学圣殿的大门

大树

二、初读感知。

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正确

朗读思考;哪些自然段讲的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可以合并起来。

学生默读思考,同桌交流。

指名说说全文共写了几个方面的内容,教师适当点拨。

请学生概括出全文主要内容

三、指导写字。

1.师重点指导。

2.学生写字

3.展示评议

四、布置作业。

1.读熟课文

小草小草教案篇2

活动设计

生活中小草随处可见,但是幼儿并不了解小草为了见到阳光茁壮成长而掀掉石头,坚韧生长的品行,为了更容易的实现这一教育目标,我设计了《小草大力士》这一生动地寓言故事,突显小草顽强、执着的性格。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了解小草坚韧的性格。

2、知道大力士的真(大考吧幼儿教育 )正含义。

活动准备

故事情境图片、嫩芽、蚂蚁、喜鹊、狐狸等头饰。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老师组织孩子进行扳手腕的比赛,选出班里的大力士,引导孩子初步感知大力士的概念,由此引入本节活动主题。

二、基本部分:

1、老师给小朋友讲述故事《小草大力士》的第一部分,并提问与,小蚂蚁黑黑什么季节爬出了洞?();爬出洞做什么事情?遇到了什么事?();小草为什么一定要把压在身上的石块掀掉拼命往上生长?()。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这一段主要讲述了什么。

2、老师给小朋友讲述《小草大力士》的第二部分,并提问与,花喜鹊告诉了大家一个什么样的好消息?();狐狸说谁的力气最大?蚯蚓说谁的力气最大?();黑黑说谁的力气最大?最后谁有得了第一名?

3、让幼儿带上头饰把故事表演一遍,以童话剧的形式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三、结束部分:

带幼儿回教室,让没有表演的幼儿戴上头饰表演一遍看。

四、活动延伸:

父母可以利用休息日带孩子爬山来观察小草从石头缝隙中生长的坚韧品行。

活动反思

这节课上的特别流畅,幼儿精力非常集中,在授课形式上采用了讲述、提问、演绎的传统授课方式,缺少图片、视频类的直观方式,但并未影响幼儿实现活动目标,其中,课前准备的《小草大力士》童话剧表演,幼儿表演的非常到位,其他幼儿观看的也投入,所以,我觉得这节课活动简单,指教效果还不错。

小草小草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感受人与花草树木的亲密情感。

2、初步认识区别物体的大小,能用“大”或“小”来表述物体,体会物体大小的相对性。

重点难点:

1、重点:区别物体的大小,感受人与花草树木的亲密情感。

2、难点:理解物体大小的相对性。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认识卡片上的各个动物。

2、物质准备:大小动物卡片人手一份,大小礼物卡片人手一份,大小皮球若干、箩筐一只。

活动过程:

一、认识“大树”和“小草”,区别大小。

1、教师带着幼儿来到活动场地,围坐在草地上。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树和草,请他们比较树和草的大小,并和幼儿一起念儿歌: “大树大,大树叫小草娃娃,小草小,小草叫大树妈妈。”

3、请幼儿去抱抱大树妈妈,抚摸小草娃娃。

二、给大树和小草找邻居。

1、师: “今天还来了许多动物客人,它们想和大树妈妈、小草娃娃做邻居,大动物说想和大树妈妈做邻居,小动物说想和小草娃娃做邻居,我们给这些动物排排好,行吗?”

2、请幼儿按“大动物”和“小动物”分别取动物卡片放在大树脚下和草丛边,边放边说: “大xx是大树的邻居,或小xx是小草的邻居。”老师个别指导。

三、给大树、小草和动物们送礼物。

1、师:“我们给大树妈妈和小草娃娃找到了邻居,我们再把带来的礼物送给它们,好吗?”

2、请幼儿按大小给卡片分类,大的挂在大树妈妈和它的大动物邻居身上,小卡片送给小草娃娃和它的小动物邻居。

四、玩“拣皮球”游戏。

1、师:“大树妈妈和小草娃娃真开心,它们想和我们一起玩拣皮球的游戏,你们愿意吗?”

2、游戏:老师把大小皮球向四周滚出去,幼儿四散捡皮球,捡到皮球后说:“我捡到了一个大(小)皮球。” (游戏2—3次)。

延伸活动:在区角活动中,益智区增加比大小活动,美工区增加涂色活动——涂大树和小草。

小草小草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散文诗,知道春天到了,小草绿了。

2、想象春天小草绿了的美景,喜欢春天。

活动准备:

1、挂图19号;《小朋友的书·春天来了》;磁带及录音机。

2、自备大类的音乐

活动过程:

一、播放打雷的录音,激起幼儿兴趣。

1、小朋友,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打雷)

2、2、轰隆隆,轰隆隆,雷声可能会把谁吵醒呢?

二、教师边朗诵散文诗边插问,引导幼儿思考。

1、小草醒来。教师朗诵散文诗从开始至“醒来了”。

提问:轰隆隆的雷声惊醒了谁的梦?

小草醒来时,做了什么动作?请幼儿一起来学做动作。(伸伸懒腰,踢踢腿,揉揉眼睛)

2、小草问好。

欣赏散文诗从“春雨青青打在小草身上”到“小草说:‘你好,太阳’。

提问:都有谁向小草问好?它们是怎么问好的?(教师与幼儿扮演春雨、春风和太阳,相互问好)

你猜,小草睁大了眼睛,会看到什么呢?

3、小草绿了。教师继续将散文诗朗诵完。

提问:小草变成了什么颜色?还有谁也变成了绿色?是什么季节到了呢?

三、教师结合挂图,完整朗诵散文诗,并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春天除了小草醒了,变绿了,还有什么魅力的景色呢?

总结:春天到了,小草变绿了,小花都开了,柳树也发芽了。

四、请幼儿听诗歌录音,感受春天小草绿了的美景。

反思:

这个活动主要是让幼儿欣赏散文诗,知道春天到了,小草绿了。想象春天小草绿了的美景,喜欢春天。对于散文诗歌幼儿之前没有接触过,我在朗诵诗歌之前,我请幼儿闭起眼睛来,来想象诗歌中发生的故事,一起来感受诗歌中的美。

幼儿已经有了对于春天到了小草绿了这样的生活经验。因此我在诗歌中强调了一些角色之间的对话,让幼儿一起来学一学,说一说,一起感受春天和谐的美丽。因为散文诗没有故事性,不能很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所以,部分幼儿注意力不是特别集中,可能需要老师加强引导才能够一起感受春天的美。

小草小草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领悟在逆境中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和聪明智慧的人才可能拥有精彩的人生。

教学重点:结合家庭不幸、艰难谋生的情节,理解感悟主人翁的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热爱学习、要强好胜、不甘命运驱使、富有理想的性格。

教学难点:抓住生活“再艰苦再劳累,……跟父亲读书”等细节体会主人公热爱学习、要强好胜的性格。

一、导入课文

1、这是一颗矮小、柔弱的小草,它随地而生,往往遭人践踏、蹂躏,它历经了生命的艰辛。而这棵大树却根深蒂固,枝繁叶茂,充满活力,它的生命如此灿烂壮丽。与大树相比,小草简直不可同日而语。可是啊,小草却是能够长成大树的!同学们,你们信吗?今天就让我们细细地来品读一下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2、师导读第一节。

(1)出示仙人掌花的图片

师:你们瞧,这是什么?它生活在怎样的环境里呢?指名交流。

师:为什么作者把夏洛蒂比作是仙人掌花呢?

师:那么,她的生命是如何的艰辛而又壮丽呢?

二、学习课文

1、自学课文,出示要求:

(1)自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地方表现了夏洛蒂经历了生命的艰辛困苦呢?先画出有关的句子,然后圈出关键的词语,再与同桌交流一下你的体会。

2、交流引导。

3、指名回答,开放交流

(一)学习第二节

1、交流

师评价语:a“1816年……度过的。”——

她身处的这个穷牧师的家庭是多么贫困啊!

b“母亲不幸早逝……。”——失去了母亲就意味着永远失去母爱,这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多么痛苦的事情!从此,她的生活更加艰辛。

c“除了……还要……”——年幼地他过早地承担起重任。

2、小结:家庭的贫困,使得她的生活艰辛而困苦。相机板书:生活的艰辛

3、面对这样艰辛的生活,她又是怎样做?的呢?在这段话中读懂了什么呢?

4、交流:抓住“尽管……却……”。

师:是啊,夏洛蒂把逆境与挫折当作人生的宝贵财富,她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着。她仍在继续执着自己的追求。相机板书:执着的追求

5、继续交流:你还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她经历了生命的艰辛困苦的?

(二)学习第三节

1、交流并相机出示:“她苦苦地等了几个月……失望的回信。”

2、师导:等待的滋味是不好受的,可夏洛蒂在苦苦等待……

3、出示训诫

(1)指导朗读

(2)从信中你知道了什么?

(3)师相机小结

(4)相机板书:世俗的偏见

4、面对这样一封充满偏见的回信,夏洛蒂又是怎样对待的呢?

5、交流,抓住词语“昂起头”、“随时刺激、鞭打”“偏要”……

6、师小结:夏洛蒂钉在床头的不仅是一封信,更钉下自己坚定地信念。

7、相机板书:坚定地信念

(三)学习第四节

1、生交流

2、师渡

3、相机小结:文学这条道路对于他们来说毕竟太艰辛了。板书:创作的失败

4、师过渡:但是沉重的打击只能使弱者低头叹息,夏洛蒂三姐妹开始改写小说,她写的第一篇小说就是《简爱》,她又是怎样创作的呢?

5、交流出示第6节。

6、师过渡:姐妹三人就是在这样充满荆棘地创作道路上不懈地努力着。板书:不懈地努力

三、拓展练习,课外积累

1、出示句子:她们硬是用……硬是……“

2、指名读

3、说说你的体会

4、出示《简爱》的影响

5、再读句子

6、此时能说说看像夏洛蒂这样的小草是怎样变成大树的吗?

交流引导

7、她们三姐妹给你们哪些启示呢?

生交流。

四、总结全文,齐读课题

五、作业布置

小草小草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初步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语言表达力。

3.丰富幼儿常见花草的简单知识,帮助幼儿养成爱护花草的良好行为习惯,知道花草是我们的好朋友。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主动参与活动,体验活动的快乐及成功的喜悦。

活动准备:课件、行为判断图片、水彩笔

活动过程:

(一)导入:情景创设,观察交流

师:春天来了,我们的阳光苗圃基地建成了,看到这么多的植物,真想来亲亲绿色,闻闻花香,小朋友你们一定也是这么想的吧。那我们用好听的声音给这些小花小草打个招呼吧:小花小草,你们好。

“请你来欣赏一下你周围的小花小草,一会啊告诉老师你喜欢哪盆花?为什么喜欢它?(开始)

(二)展开:

1.欣赏花,丰富有关花的知识

提问:(1)你喜欢哪盆花?为什么?(水仙可以直接放在水里种植,还能够吸油烟呢、碧玉叶子椭圆形,浓绿色,有点亮有光泽,草莓长的不高、吊兰叶子又细又长,往外面散开垂下来、绿萝叶子很浓密,挨得很紧凑、芦荟叶子有点宽,边上有小锯齿)

(2)这些花草长的一样吗(不一样,叶子的形状、以后开出的花都不一样都是各有特点,有的叶子又细又长,有的叶子又宽又厚。有一样的地方吗叶子都是绿色的,看上去让人感觉很舒服)

(3)人们为什么要种植这些花草呢?

师小结:花草不仅可以美化装饰环境,还能净化空气,是我们的好朋友,所以要养花养草。

2.行为判断,引导幼儿爱护花草

师:花草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爱护它们,看,这些花草怎么了?哭了,难过了,肯定有做的不对的地方,让它们伤心了,请你来找一找你的4副图片中哪些行为是对的,对的请你在图片中打一个对号,错的行为打一个错号。(开始)

师:我们一起来做一做,第一幅图,谁来做一做,为什么,第二幅、、、

你们也是这样判断的吗,看过这些行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给花浇水、清除草种的垃圾、不摘花请一幼儿来给花浇浇水。

师小结:昨天吴老师也说了,我们要热爱大自然,做个爱护花草的好孩子,可以定期给小花小草浇水,不随便摘花、不把树枝折断,不在草地上乱跑,和花草做朋友。

3.装饰标牌,宣传爱护花草的知识

师:我们爱护花草了,怎么去提醒他人也来爱护花草呢?可以制定宣传标牌放在显眼的地方。

请你在标牌上添画上小草、小花、小树叶。

不光我们的阳光苗圃基地需要这些标牌,我们生活周围很多地方都需要它呢,让我们来做小小宣传员,把我们的标牌放到有花草的地方去提醒大家都来爱护花草,好吗?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选自山大版教材。春天来了,小草从地里钻出来了,许多的小花也开了。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里,小朋友们从家带来了绿色的小种植,小朋友们都非常有兴趣,一起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一起照顾植物的生长。但孩子们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不知道如何去爱护它们(不知道要帮助植物浇水),还有的小朋友对待公共场所的花草树木不知道爱护(有的幼儿喜欢摘幼儿园花坛里的花儿、有的幼儿喜欢拉树木的叶子……),因此,开展此活动主要是激发孩子们爱护花草的兴趣,养成不摘花、爱护花草的习惯。

社会领域是一个综合的学习领域,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此活动的开展旨在让幼儿养成从小爱护花草的习惯,并通过行为判断——动手操作——给花浇水,培养幼儿关心周围事物,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本次活动进行中出现很多不足:

1.课前知识渗透不够:在丰富幼儿花草相关知识的环节,说的不够充分,幼儿了解的不够多,这一环节,应该在课前进行一下知识渗透。

2.行为判断图片和最后添加花草制作标牌的环节过难:让幼儿用打对错的方式稍微难了一些,没有充分考虑到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3.环节设计过于粗糙,没有激发起幼儿内心爱花护花的情感。

总之,本次活动感觉上的很不好,没有进行精细的准备,对教材的挖掘不深入,以后要认真对待每一次活动,做到精心准备和考虑。

小草小草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2.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3.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

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

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

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常见的小草

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

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

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

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

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比较完成对比表格:

3.交流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让学生在汇报中能使用这些词语即可,不要求对概念进行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

四、整理相同和不同

比较汇报内容:总结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非交叉位置中。

全班讨论:大树和小草有哪些相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交叉框内。(这是教学重点)

总结:从以上唯恩图的表达内容中我知道了树和草的共同点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相同),我还知道了树和草的寿命不同,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他们的具体结构特征也各有不同。(唯恩图的作用是梳理学生的观察比较结果,形成比较明确的概念,并显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比较相同点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植物生命体的特征,从而指向本单元的核心概念。对概念内涵的梳理还得从学生实际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