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通用范文三篇

时间:2022-02-28 作者:couple

学习本身还在拯救教师自己,作为老师也是要不断的自我提升的。那么关于最美乡村教师你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是大黑猫文档网和大家分享的关于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通用范文相关资料,欢迎您的参阅。

关于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通用范文三篇

关于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通用范文

教师节刚过,心中那份感动仍然没有褪尽。真的,这个时候,我们做老师的是幸福的。一条条祝福短信问候,让我们心生温暖;学生自制的贺卡,更让我们动容。今年教师节,更让我动容的还是央视《寻找最美乡村教师》的一幕一幕。

当邓丽秀气的脸庞对着可爱的学生,哭着说:“你们一定要记得邓老师说的话,走出大山!””的时候,当安和利用音乐去开启学生心灵的时候,当郭普全用并不完全标准的普通话一字一句地教学生念书的时候,我和现场所有的人一样——眼睛都红了!

人生,短短数十载,可以有许多种度过的方式。他们选择了一条艰难的路,可就是这条路,照亮了许许多多孩子们的路。孩子们的稚嫩与老师们的苍老,这样一幅强烈视觉效果的画面呈现着,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什么叫“蜡炬成灰泪始干”,什么叫“春蚕到死丝方尽”,这些诗词在他们的行为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作为教师队伍中的一员,我敬佩的同时,更多的是反思。

在我们抱怨学生素质不高的时候,抱怨工作环境不好的时候,在工作疲惫喊累的时候,我们应该意识到在世界的另外一个角落,还有这样一处恶劣的工作环境存在,这样一些感人至深的故事发生,还有这样一群奉献自我的人存在。

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也没有惊天动地,但他们用淡泊名利、执着坚守、甘于奉献的精神品格和高尚情操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伟大教师的形象,也是对最美乡村教师最好的诠释。

真的非常感谢那些“最美乡村教师”,他们让我重拾起了心中的美好,重燃教育的热情。他们所做的不仅仅惠及他们的学生,更激荡着我们做老师的心灵。作为一个乡村教师的我,看了十位老师的事迹,久久不能平静。什么是最美?那就是用大爱谱写自己的人生,活的有价值,这就是最美。用行动坚持,用时间见证,就是最美。

感谢这个节目,感谢“最美乡村教师”,我要向你们致敬!我会用行动向你们靠近,拉近与你们的距离。

关于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通用范文

今年是我从教的第20个年头了,每当有毕业生到学校看望我的时候总是感到有一股暖暖的东西在身体流淌,我知道那是幸福感,成就感啊!我为自己是一名老师而感到自豪。但是,通过今天教育局组织骨干老师共同观看《寻找最美乡村教师》颁奖典礼,让我看了那么多在贫困的地方坚持在教学岗位上的同行们,一种新的敬佩的感情油然而生。那些平凡却又伟大的教师们的感人事迹让我内心深受震撼,对我震动很大,让我重新认识了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这次评选出来的十位教师经历各不相同,有的甘愿放弃城市优越的条件,选择走进大山、走进乡村;有的甘愿奉献自己的青春,在大山一呆就是几十年;有的是秉承父业,矢志奉献给教育事业。他们工作时间有长有短,长的几十年,短的才几年。但他们却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是用一颗坚韧的心,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都是为了大山里的孩子能有一个希望的明天,都是用自己无私的爱来关爱学生,并最终赢得了学生们爱的人。

这其中最让我敬佩的还是扎根西藏,无私奉献自己青春年华的教师宋玉刚。他为了能让藏族的学生听懂他讲的话,作为一个从没有接触过藏语的他,每天坚持向藏族老师学习藏语。一天、两天,一年、两年,他用顽强的毅力完成了给自己制定的目标——让每一个藏族孩子能听懂他的话,让他也能走进每一个藏族孩子的心。虽然我们城市老师不用像他那样要学习藏语,不用忍受高原缺氧的现实,但我真正要向他学习的是他这种坚忍不拔的毅力,这种为了适应工作努力学习的劲头。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才能和学生平等的面对面,才能研究出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

还有那一位放弃了都市白领工作的美丽教师邓丽。为了让一位聋哑学生融入到这个集体,她为他创造了那么多手语,最终得到他的尊重和爱戴。从影片中可以看出邓丽无比快乐的性格和宽广无私的爱,这也是我要向她学习的。用我们的爱心来浇灌学生这样的花朵,他们一定会开得无比的艳丽。

关于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通用范文

《最美乡村教师》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乡村教师最美的一面,在那些条件艰苦的乡村里,他们用不知多少个春夏秋冬的坚守阐释了什么是期望的守望者。“把平凡的事做到极致就是伟大”,从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里,我们看到了“最美乡村教师”的坚持和职责,体会到了他们那份始终不变的执着情怀。在中国大地上其实有千千万万个乡村教师像他们一样在为祖国的未来、孩子的明天,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坚守无私奉献,像蜡烛一样燃烧自我奉献青春。

我们参加培训、校本教研,以及外出听课学习等等,就应追求的是自身的专业成长,并非为了外在的荣誉证书,或者外在的功与名。我们就应追求生命本质的东西,专业成长正是内在于我们心灵的财富,专业智慧,专业潜力,专业经验,如金一般的宝贵。做一名有思想的教师,有智慧的教师,比任何荣誉证书都更有人生价值。

也许学习是老生常谈,但学习正是每一个有所成就者的不二法门。谁永远持续学习的热情,谁就能永远持续青春活力。什么时候放下了学习,什么时候就开始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我们常常发现自我失去了读书学习的兴趣,觉得没什么好看了,好像什么都明白了。这是个危险的信号,我们开始固步自封了。

一个语文教师,最重要的基本功是文本解读的潜力,它直接制约着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潜力,和教学设计的潜力。教学设计的水平是文本解读潜力的直接体现。名师令人惊叹的便是极高超的文本解读潜力,而文本解读潜力背后,则是深厚文化素养的支撑。文本解读三个层次:课文说了什么,课文怎样说的,课文为什么这样说。

提高文化素养,我们已经失去了优势,因为大多数小学语文教师都不是大学中文系科班出身的,这是无法追回的遗憾。但先天不足后天可补,那就是学习。学习是不管什么时候开始都不迟的,广泛阅读经典,阅读名著,日积月累,仍可期盼。人的一生,其实是不断积累的过程。文化素养也是,文本解读潜力也是,教学智慧也是。只要我们有心学习用心积累,总能一步一步走得更远,走得更高。

正是一向以来的积淀,才成就这天的你我。我们就应树立一生备课的理念。这是一种什么精神,这是一种打井的精神!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们大多数人并不是缺少灵感,缺少的正是灵感之后的坚持不懈!浅尝辄止,见难即退,正是我们不能成为大家的根本症结所在。平庸,就是这样构成的。

任何伟大的事情,都是想了之后做出来的。只有想是没有结果的!更重要的是要实践,坚持不懈的实践,不断加以反思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