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不仅仅是知识上的倾囊相教,教师肩负着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那么对于致青年教师你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是大黑猫文档网和大家分享的2022关于《致青年教师》教师读书心得通用范文相关资料,欢迎您的参阅。
暑假看了吴菲老师写的《致青年教师》这本书,真的受益匪浅!通过书中的典型案例,我学会了如何用浅显的语言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在读吴菲老师的《致青年教师》时,我反思了自己的教育行为,但又忍不住害怕。看了吴菲老师的话,我真的明白了,教学经验、资历、经验,不一定就是做一个成熟理性的老师!
在文章《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中,吴菲老师说,我们教育孩子成为人的时候,首先要做一个情绪正常的人,所以当我们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和悲伤的时候,就让我们的眼泪流出来。我不禁想起了一节课,当一些男同学故意捣乱时,我停止了正在进行的课,告诉学生我的求学经历,希望能感动他们。因为太感情用事,一边说一边流泪,事后觉得自己太天真了,不敢在同学面前流泪。看完吴菲老师的这篇文章,想一想:对!我们是普通人,我们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当我们需要情绪宣泄的时候,为什么不能在学生面前流泪呢?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是有真情的老师。说实话,我在学生面前又笑又哭。我为同学们纯真善良的心而感动落泪,也为他们一些同学令人失望的表现而落泪。事后经常抱怨自己太没出息,感情太脆弱。但是,看了吴菲老师的这篇文章,我明白了,这是我真情实感的表达,是人性中最美好的情感。作为一名教师,是教学生做一个有真情实感的人,而不是一个对任何人、任何事都漠不关心、无动于衷、无动于衷的人。如果我们教的学生都是冷血动物,那是我们教育的失败。我认为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真正的人。所以,作为教师,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引导学生关注人性中最美的情感,发现真善美的引导者。
作为老师,我们不仅要做学生的好领导,还要有宽广的胸怀。因为教育者的心就是学生的世界。教育者的胸怀有多宽,学生的精神世界就有多大。好老师的心境,海阔天空。老师心胸宽广,学生可以面朝大海,仰望星空。他教的学科可能会成为天堂;他的学生会培养自己的心;所以,如果老师心胸宽广,学生自然会“大气”。其实这和我们常说的“有其父必有其子”是一个道理。老师的言行必然会影响学生的生活。所以不能斤斤计较,嫉妒人才,小心眼。我们还不如做一个“撑肚子”的老师,一个胸怀宽广的氛围老师。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是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能力的教师。一个连自己的专业都不热爱的老师,不可能是一个优秀的老师。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是一盏不朽的灯,“开关”掌握在自己手中。他的“光辉”在于他的个人修养。如果他有“电源”或者一直充电,他总能在学生面前的路上发光发亮。如果我们想成为一盏不朽的灯,我们只能不断学习和充电,让灯永远发光。所以,过去我们的观点认为,给学生一杯水,就得有一桶水不能再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我们的那桶水也不能再满足学生的需要。现在的孩子接收到的信息很多,速度很快,知识面很广,知识更新的也那么快。如果我们的老师还停留在原来的知识水平,我们迟早会被淘汰。所以我们老师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要比学生高很多,这还不足以当老师。更重要的是,在这个阶段,我们的老师应该比学生更善于学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学生找到出路。
2022关于《致青年教师》教师读书心得通用范文
昨天终于读完了《致青年教师》一书,这本书写的非常好,它为我们青年教师打开了一扇通向真理的窗户。我边读边反思自己的教师心态、教育行为,真是受益匪浅!书中吴非老师通过一个个典型的案例,用其平实的语言引领我感悟如何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读吴非老师的文字,我懂得了要做一个成熟、理性的教师是不能只靠教龄的累计、丰富的经验和资历的。
我懂得了“对教师职业生命负责”,是教育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的职责,更应当是我们教师自身的追求。
我懂得了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是一个“思想者”“学习者”“实践者”“写作者”。
我懂得了优秀的教师应当是一盏不灭的灯,而那“开关”就在他自己的手里。我还知道了教师的心中没有阳光,学生的心灵上就有可能添上一分阴暗。
书中平实淡雅的文字,真实形象的案例,非常贴近我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读后让我对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致青年教师》全书共分六辑“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共计85篇文章。读完这些用心灵浇注的文字,仿佛和智者经历了彻夜的长谈,感受到了教育的另一个境界。
怀揣梦想和激情,走上教学的工作岗位。在近两年的实际教学中,我认识到只有热情的教学是不完美的,要想对职业生命负责,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就如吴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为思想者,学习者,实践家。教育是一份美丽的事业,她呼唤人的理性追求,呼唤建立美丽的人格。朴实的工作态度和发自内心的话语,就像把一粒种子放在了孩子的心田,潜心耕耘,就会开出智慧之花。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可以想的更多。教育是理想者的事业,教育要培养理想。高贵与卑微的距离也许只有一步,这就是能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教育者的尊严。试着在心里装下学生的心,有些事,尽早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明确的态度,从小培养孩子尊重、敬重的意识。作为青年教师,要自觉维护教师的集体,推动这个集体,实现集体凝聚的力量。每时每刻的关注和努力,关注小事,从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教育无小事”,“生活即教育”,一位优秀的教师站在学生面前,无需讲话,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他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思想、气质和未来。读了这本书,我深深理解到,自己需要修炼的是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的东西。
之于“青年教师”,“青年”说明还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去思考,去理解,去实践;“教师”说明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说明要努力超越,以至拥有精湛的传授技巧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应该负责,无论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是自己的专业发展。而且每时每刻都要意识到这一点:自己教育教学业务的锤炼,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价值的展现。学校为青年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艺精湛的师傅,团结友好的团队。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吴非老师的文字,让我在平实的语调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教育。我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
我要爱所有的孩子!
2022关于《致青年教师》教师读书心得通用范文
"一个冬日的午后,暖暖的阳光散满大地,泡上一杯香茗,悠闲地坐在阳台上惬意的享受着冬日难得的温暖。耳边传来一位长者语重心长的话语,与我探讨一系列关于教育、教师的问题。那些话语发自肺腑,诚恳而又不带一丝官腔。那些问题切合实际也符合我们的特点。"上面这些是我读了吴非的《致青年教师》后的真实感受。
这次教导叫我在网上买了这本书,自己也顺便捎上了一本,机缘巧合的拜读了这本对我意义深远的书。说实话在未读之前,我看了书名就对这本书产生了抵触。又是一本教训我们青年教师的书,又是一大通关于教育的理论,看着头就大啊!假期中闲暇时我信手翻开了这本被我束之高阁的书。一下子我被他的目录吸引了,"就让你的眼泪流出来"、"不要因为这样的话而自得"、"我是来欣赏同行的"。一个个独特的标题就这样把我带进了这本书里。
通读一遍后真的感觉这本书没有那些高高在上的感觉,就如同书中说的就是自己的事一样。同时作者也为我们指出了许多误区和错误。感谢书本让我明白了教师的胸襟能够影响学生的气度。也让我明白了我们现在从事的是教育,它的特征是慢。同时我也知道了如何让学生喜欢我的课、课前紧张是正常的。等等许多往日困在我心里的问题这本书差不多都为我解答了。
读着这本书我也时常反思我过去的教学生活,记得我刚工作的两年我的教育成绩可以说是极糟的。现在想想当时的我除了缺教学经验外我还真的做着愚蠢者的"苦干"。再想想我现在的教学我更重视学生了,教学过程也流畅了。这些经过挫折而得到的经验跟书中所说的不谋而合。过去我要求学生一天背单词,他们背不出就是训,就是罚。现在看来这是严重违反教育规律的,教育的特征是慢。有的时候学生的记忆力有限逼他们有时得到的恰恰相反。
读完书后我也为作者注重情感和人文关怀而感动。一位德高望重的特级老教师对青年教师的理想和爱的关心,怎叫人不感动啊!在书的最后两个特辑作者不惜笔墨的告诉我们要心中有理想、心中有爱。这循循善诱的话语我真的记下了!
整本书我是用了4天读完的',我觉得我读的不够,我将读第二遍,相信这也不会是我读这本书的最后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