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致青年教师》读书心得模板范文

时间:2022-03-20 作者:couple

身为教师要努力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用高尚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那么老师读了相关书籍后有什么感想呢?下面是大黑猫文档网和大家分享的2022年《致青年教师》读书心得模板范文相关资料,欢迎您的参阅。

2022年《致青年教师》读书心得模板范文

2022年《致青年教师》读书心得模板范文

随手又翻开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回想着每个小小题目背后的故事,现在,似乎“的确有很难教的学生”这篇小随笔更能吸引我的注意,不禁让我为自己在现实教学中的无奈找到了些许安慰,即使心里明白有问题不应该从学生身上找原因。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很早就听说过这句教育界的至理名言,而自己也对这句话是深信不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上帝手中的一个苹果,虽然其中的一些因上帝的偏爱而被咬了一口,存在某些缺失,但美好的童心终将绽放它的光彩。而教师作为人类心灵的伟大工程师,其伟大的任务就是让每一颗美好的心灵继续美好下去。俗话说,梦想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面对现实,我质疑过那句我深信不疑的话语,难道真的只是老师的问题么,难道是自己的太过失败造成了某些学生的现状么,难道真的没有办法了么……想到这,突然会有些对不住孩子家长们的意识,在家长的眼中,他们的宝贝是如此的出色,即使有些不足也显得微不足道,而在我的眼中,他们是有那么些不足。曾在想,如果是因为我而让他的孩子变成这样,那自己的可真是罪过大了。

在读过吴非老师的“的确有很难教的学生”这篇随笔后,内心的罪孽感稍稍减弱,尽管可能是在找借口,但也让我重新整理了自己的心理。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不尽相同,每位学生的自身素质也不尽相同,因此每个人在很长的学习过程中会有不同的反应,或许,在目前,在三年级阶段,对于他来说,未能达到应有的学习水平或学习状态,但是,这并不代表在将来的日子里,他会继续处于低潮阶段,每个学生的未来存在着变数,而我期待着那个向着美好的变数快点到来。

联想到班级里的学生A,性格内向,语言表达能力非常薄弱,一句简单的话让其说需要好几分钟,我曾多次花费小学科课时来给他补习基础知识,可惜收获甚微,让我一度觉得很无语,其家长似乎也很明白孩子的薄弱处,也表示很无奈。学生B,聪明灵活,却也过于调皮,对“学习”一词没有什么概念,课堂上总是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自律性较差,但通过和他的私底下交谈,发现他的“懂事”,对老师和家长们每天念叨的长篇大论都铭记于心,可就是无法付诸实践,为此家长没少操心。()学生C,大致情况与B较为相似,不同是他们家长的反应,相比而言,学生B的家长为孩子付出的更多,所采用的教育方式也较为温和,而C学生的家长过于溺爱孩子,也导致了孩子性格上的某些不足。

或许,在目前来说,这些学生可以称为“很难教的学生”,也一度让我感觉力不从心,在他们身上花费的时间比在一群学生身上花费的都要多,但结果往往不令人满意。就要一些“贴心”的学生来对我说,“老师,别管他了,他一二年级的时候就是这样的。”面对这样的“忠告”,从一开始的惊讶这句话竟从孩子的口中说出,到目前的无奈但依然期待着奇迹的发生,而我需要做的应该就是拿出更多的耐心、爱心与恒心了吧。

2022年《致青年教师》读书心得模板范文

利用假期时间,我拜读了吴非老师的《致青年教师》,《致青年教师》读书心得。书中平实淡雅的文字,真实形象的案例,非常贴近我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读后让我对自己的职业,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致青年教师》全书共分六辑"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常识"、"不放弃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种子",共计85篇文章。读完这些用心灵浇注的文字,仿佛和智者经历了彻夜的长谈,感受到了教育的另一个境界。

怀揣梦想和激情,走上教学的工作岗位。在近两年的实际教学中,我认识到只有热情的教学是不完美的,要想对职业生命负责,必须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就如吴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为思想者,学习者,实践家。教育是一份美丽的事业,她呼唤人的理性追求,呼唤建立美丽的人格。朴实的工作态度和发自内心的话语,就像把一粒种子放在了孩子的心田,潜心耕耘,就会开出智慧之花。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可以想的更多。教育是理想者的事业,教育要培养理想。高贵与卑微的距离也许只有一步,这就是能不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教育者的尊严。试着在心里装下学生的心,有些事,尽早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明确的态度,从小培养孩子尊重、敬重的意识。作为青年教师,要自觉维护教师的集体,推动这个集体,实现集体凝聚的力量。每时每刻的关注和努力,关注小事,从我做起,从一言一行做起。"教育无小事","生活即教育",一位优秀的教师站在学生面前,无需讲话,教师本身就是一本教科书,他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思想、气质和未来。读了这本书,我深深理解到,自己需要修炼的是比专业知识更重要的东西。

之于"青年教师","青年"说明还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去思考,去理解,去实践;"教师"说明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说明要努力超越,以至拥有精湛的传授技巧和高超的教育艺术。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应该负责,无论是对学生的教育,还是自己的专业发展。而且每时每刻都要意识到这一点:自己教育教学业务的锤炼,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价值的展现。学校为青年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教艺精湛的师傅,团结友好的团队。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吴非老师的文字,让我在平实的语调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照亮我的道路,并且不断地给我新的勇气去愉快地正视教育。我要做的还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但愿我会做好!

2022年《致青年教师》读书心得模板范文

我喜欢读书,因为我一直觉得爱读书的女人,常常也应该是智慧的女人。智慧的女人不一定美丽,却会有一种特别的魅力,智慧的女人或许常常习惯于独处,可是书让她不孤寂,不落寞。而且,书能够影响我的心灵,能把我无序而纷乱的世界理出头绪,也会让我体验生活的幸福与快乐。

暑假前,学校给每一位老师发了一本《致青年教师》作为暑假阅读的书籍。当拿到书看到书名时,我想:自己工作二十一年了,还算是青年教师吗?《致青年教师》这书是给刚上班的老师看的。然而,边读吴非先生的《致青年教师》,边反思自己的教师心态、教育行为,却有些汗颜,很多地方,我都与吴非先生对青年教师的期待相距尚远。

翻开目录,看着那些章节标题、文章题目,一次次叩问自己:你是个有胸襟的教师么?你对学生是不是容易着急?你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吗?你放弃了自己的理想了吗?你在学生心里播下了善良的种子了吗?……读吴非老师的文字,真正感受到要成为一名成熟的教师,就须做一棵安静的小草,执着、宽容、坚韧,享受平凡的幸福!

做一个有胸襟的老师

吴非先生启发我们要做一个有胸襟的老师。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宽,学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良师之心境,如海洋一般辽阔,如长空一般高远。处在思想成长期的学生最易受外界的影响和同化的,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势必影响学生的一生。教师胸怀博大,学生自然就“大气”。当今社会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教会学生学会坦荡,心胸博大是最好的抵抗压力、调整自己的不可替代的方法。社会上一些极端事件的发生正是一些心胸狭隘、封闭的人所为,可见,让我们都做一个有胸襟的大气老师影响我们的学生,对整个社会都是有着重要影响的!

大气地对待同行

《我是来欣赏同行的》纠正了我以前的听课观。他告诉我们要宽容、大气地对待我们的同行。古人都知道 “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才能使世界多彩。所以吴老师说“我们是来欣赏别人的,不是来比武的,所以就能更多地看到人家的长处。”

以前听课时,常常怀着找茬的心态,好像能挑什么毛病就可以显示自己的实力。为上课教师一时的口误而斤斤计较。“我是来欣赏同行的。”一句惊醒梦中人。课堂不像演戏,没有经过精心彩排,失败、缺陷都是正常不过的。我们是来“听”课的,是来欣赏、来观摩、来交流的。放正心态,才能看到并学到别人更多的优点。让我们大气地对待同行,为同行的成绩伸出我们的大拇指。

宽容地对待学生

做老师的有气量,教出来的孩子才能大气。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被孩子们的任性而为的做法气的头昏脑胀,甚至我们会做出一些无法挽回的举动,在孩子的幼小的心灵里种下不可磨灭的`阴影。最近,不是出现了很多关于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个案吗?我们的老师总喜欢强迫学生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学生只剩下了一条,那就是听老师的。老师如果是对的,听听很好的。可就怕应试教育下一些专制的教师为了片面的升学率而扼杀了学生应有的权利。那个时候,我们的老师的气量是不是就显得很狭小了呢?而学生又会如何看待我们呢?

所以,我们要学得大气一下。当学生迟到时,不要阴沉个脸,要学会关怀;当学生没有完成作业时,不要劈头盖脸,要学会晓之以利害;当学生经常犯错误时,不要掀学生的老帐,要学会就事论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我们的大气潜移默化地传授给学生。

我们不妨做一个“肚里能撑船”的老师,做一个有胸襟的大气老师吧,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够在阳光下茁壮地成长。虽然我们的工作普通,虽然我们的薪劳微薄,虽然我们的事业艰辛,但是,当我们看到一个个的学子成才、成人时,当我们看到他们工作如意、生活幸福时,我们还要去苛求什么呢?

做一个幸福的老师

做教师的好多年来,一直被一个问题所困惑着,那就是同事们经常谈论的一个话题:“做老师,你快乐吗?你幸福吗?”当我读完书,掩卷长思,终于,有了一个使自己都感动的结论:“做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

“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命负责”,吴非先生说得多好啊,对自己的职业生命负责,就要对得起自己,对教师这一职业多一份热爱,追求一种做教师的幸福感,在工作中勇于创新,上出一节节精彩的课,让学生徜徉于课堂的幸福中,同时自己也因精彩课堂而新鲜着、幸福着!

朱小曼教授指出:教育的目的,应该指向人的和谐发展与终身幸福。换言之,教育就是追寻幸福、创造幸福、享受幸福的过程。

学习本身应是快乐的,知识的获得,想象的拓展,思维的升华,其中蕴涵着无穷的乐趣。教书育人的根本目的,不仅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不仅仅是为社会培养“人材”,其根本目的应是提升一个人的生命质量,让学生成长为自由的,全面发展的人。其中教师的幸福感是最重要的要素,它会感染到学生年幼的心灵。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用阳光的人性来启迪阳光的人性。不管我们个人遭遇如何,一旦我们与孩子相遇,我们就要把内心的阳光传达给他们,从而启发他们阳光一样的心灵。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懂得教育是一门慢的艺术,学生是在不断错误中成长的。“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慢”。张爱玲说:在人生的路上,有一条每个人非走不可,那就是年轻时的弯路,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能长大呢?在学生犯错时,教师学会宽容地等一等,从而拾捡到那份家有儿女般的幸福。记得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教师的教育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对学习、对生活、甚至对人生的态度。因此,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该做到爱学生,以赞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子不死的离歌,也是我心灵的牧歌。我虔诚为我们祈祷: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正如吴非先生憧憬的那幅幸福的图景:“在早晨的阳光中,孩子们哼着歌向学校走去,有时能停下来看看太阳;学生能经常地向教师提出有意思的问题,课堂上经常能有愉快的笑声;中午,他们能吃上一份由政府提供的、全国城乡同一标准的营养餐;学生能保有自己的爱好,下午4点起,他们在球场上奔跑叫喊,或者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在实验室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晚上,做完作业后,捧起一本诗集,轻声地读给妈妈听……”

做一个幸福的教师,幸福地做教师,你还等什么呢?

让我们带着执着与热情行走在教育之路上,无需华丽的语言,在低调中保持着对教育的执着;无需多彩的生活,在育人过程中享受着快乐的缤纷生活。让我们做一棵安静的小草,执着而又坚韧,在乡间的某个角落,思想发芽,携风起舞,幸福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