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观后感,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影片的象征意义,写观后感有助于我们从不同角度解析影片的叙事结构,下面是大黑猫文档网小编为您分享的2024音乐会观后感6篇,感谢您的参阅。
2024音乐会观后感篇1
自从上了交响乐欣赏这节课以来,我一直很想听一场大型的音乐会。因为上课时老师所播放的视频给人一种特别震撼的感觉,就好像是千军万马都听一个人指挥。那种气势感觉是特别的磅礴。
终于有机会去了国家大剧院听了一次音乐会。果然感觉真的跟在看视频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至于听的是什么曲子我也记得不太清楚了。因为当时去的时间在十月份。看到学校推荐的活动上有我和同学才有机会去的。
当然,首次进入国家大剧院唯一的感觉感觉就是特别大特别豪华,相比天佑会堂大了很多的感觉。和同学坐了一会,音乐会也开始了。音乐会一开始,全场立刻安静了下来。也许这就是刘老师给我们教过的听音乐会应有的文明吧。只见那个不知名的指挥家缓缓的'抬起手轻轻落下,音乐会开始了。开始我还没有完全进入状态,没有听懂音乐会的内容,后来,随着音乐的节奏变化,我逐渐进入角色。再后来,就感觉自己像是一叶扁舟,处于大海的浪尖处,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涛汹涌,让我听得如痴如醉。真正的打击乐器、小提琴、大提琴发出动人的旋律感觉跟我在视频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样,这个才是真正的音乐会。各种乐器发出的声音互相组合,演奏出了其妙的旋律。长笛声音悠扬、深远,如深山里的回音;短笛声音尖细、稚嫩,如水滴在石头上;圆号、低音号发出嘹亮的声音;小号、长号仿佛放开能穿透空气的嗓子让我感觉如鼓震天。听着这些美妙的音乐,我不由得沉醉到它的音符里去,感觉自己像插上了音乐的翅膀,不断的飞翔,飞翔很远的远方。
很快,音乐会结束了。但是我依旧陶醉在刚才的音乐中不能自拔。我真心觉得,音乐,让我的生活更加美好。
2024音乐会观后感篇2
12月23日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北京,欣赏了大雅国风——张维良的民乐新纪元”音乐会。聆听并感受了纯真民乐。
我们先参观了国家大剧院,歌剧院华丽辉煌,是国家大剧院内最宏伟的建筑。主要供大型歌剧、舞剧演出使用。我们原来以为它有三层,其实一共有两层,有一层表演区,它不包括在内。然后我们进入了观众席,等待着音乐会的开始。
一共有九个曲目,分别是《秋江夜泊》、《沧浪吟》、《秋雨》、《寞》、《花影叠翠》、《月》、《梧桐清秋》、《古今》和《湖山梦萦》。
我比较喜欢《湖山梦萦》这首曲子,这首曲子是根据清代宫廷大画家徐阳《姑苏繁华图》而作,从赏画的角度,抒写对画作的感怀。音乐生动地描绘了苏州城郊百里的湖光山色、田园村舍、民俗风情的风景和街市的繁华景象。音乐采用苏州弹词作为创作元素,描绘了一幅气势恢宏、清新秀丽的江南音画。听完了音乐会后,我久久不能平静,似乎还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
通过这次活动,不仅提高了我的自理能力,还开拓了我的眼界。
2024音乐会观后感篇3
首先说说乐器吧!对于首次现场聆听交响乐的我来说,一入场,见到许多熟悉与陌生的乐器很是感兴趣。很期待听到它们交汇在一起的效果。
(特地百度了一下交响乐团的乐器,原来交响乐团的乐器是这样分类的。学习了!)
弓弦乐器: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木管乐器:长笛、短笛、单簧管、双簧管、英国
交响乐团
管、巴松管、低音大管
铜管乐器:小号、长号、法国号、大号
打击乐器:定音鼓、小鼓、大鼓、钢片琴、钢琴等
当各种乐器交织在一起时,仔细地寻找,聆听某种乐器所发出的声音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我个人觉得整场音乐会中,架子鼓在演奏《千与千寻》和《天空之城》时才出彩。而《菊次郎的夏天》里那段钢琴独奏象一道引线,引出了整个故事的开始~著名而经典的乐曲《狮子王》《白雪公主》等较多听到小提琴的声音,观后感《音乐会观后感》。《猫和老鼠》中鼓与号子的声音则较为突出。当然,每首乐曲里各种乐器可能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过,但对于音乐造诣不高的我们只听些浅层次的东西已满足亦。美妙的乐曲都能让我们沉醉其中。
再来就是人物篇啦!
首先就是乐队的灵魂人物--指挥啦!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听门道。记得我读书时,音乐老师就跟我们说指挥家的耳朵是相当厉害的!乐队里几十上百号人和乐器,哪个乐章或乐句出了一点问题他都能听出。当时就对指挥这一行当钦佩不已,这次音乐会有幸目睹了专业指挥家的风采。真开心!话说这位指挥家相当地敬业,有礼,还相当地幽默。知道在合适的时机调动全场观众的情绪与之互动。实属难得!
其次整个乐团的美女众多,让人目不暇接。尤其是最右边的'竖琴和最左边的大提琴。相当地抢眼!它让我想起了香港女星万绮文饰演的大提琴美女接下来出场拉大提琴的果然是位高佻苗条的美女~相当地有气质!演奏竖琴的美女让我想起了某部漫画里的婆摩多。期间我还小关注了下钢琴师和架子鼓手`~
不过,最最可惜的是--现场不允许拍照,真想把眼睛当相机用,拍下美好的瞬间。最后只在中场休息时很不爽地偷拍了一张~~偶们是良民
最后,还有些许困惑~为什么没见演奏中国本土的动画音乐呢?
2024音乐会观后感篇4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杭州小记者的活动,12月24日晚在杭州大剧院歌剧院观看《杭州爱乐乐团圣诞音乐会》。此次的圣诞音乐会,杭州爱乐乐团独辟蹊径,打破了墨守成规的演出形式,让普及艺术的讲解成为演出的重心之一,还史无前例地使用了大型led,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音画之美。
此次表演邀请了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教授、天津交响乐团常任指挥杨力执棒,国家一级演员、中央芭蕾舞团芭蕾大师徐刚作为特邀讲师。芭蕾的表演者是当下炙手可热的上海芭蕾舞团首席舞蹈演员范晓枫和孙慎逸。在去的路上,妈妈就跟我说这次的音乐会跟以往的不太一样,还有芭蕾舞表演呢!所以我特别兴奋,因为我还从来没有近距离看过芭蕾舞表演,以前只是在电视上看过,我真是太期待了!首先演奏的是柴可夫斯基的《波兰舞曲》。这种舞曲表现了古老波兰最高贵的传统情感。
接着演奏的是经久不衰的柴可夫斯基的优美的《天鹅湖》组曲选段。这欢快、浪漫的音乐让我着迷,我一边听一边欣赏着作为背景的led大屏幕播放的“四小天鹅芭蕾舞“片段,真是太美妙了!不过最让我激动的是看到了舞蹈演员范晓枫和孙慎逸的双人舞表演,他们优美的舞姿,博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然后演奏的是《红色娘子军》组曲选段。这是中国版芭蕾。它将古典芭蕾的精华与中国的民族气派相融为一体,展现出了中国芭蕾独有的特色和民族风情。接下来演奏的是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夹子》组曲选段。
它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芭蕾舞剧之一,有“圣诞芭蕾”的美誉。随着音乐我似乎也梦见自己得到了一只胡桃夹子,胡桃夹子变成了一位王子……哦,我又看到了舞蹈演员范晓枫和孙慎逸的双人舞表演了,这次我更瞪大了双眼,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们的表演,太美了,台下又一次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把音乐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
最后演奏的是斯特拉文斯基的成名作《火鸟》组曲。在芭蕾世界,一向有“一只白鸟和一只红鸟”的说法,“白鸟”指的是《天鹅湖》,“红鸟”就是这部《火鸟》。通过音乐时而让我感觉恐怖,时而让我觉得旋律连绵不断、温柔多情,太令我震憾了!我觉得一台音乐会既可以听交响乐,又可以看芭蕾舞,实在是太棒了!我喜欢这样的音乐会!
2024音乐会观后感篇5
今天,组织小记者一行十人连同家长一起赴杭州大剧院聆听了《卧虎藏龙》音乐会,我有幸作为小记者参加。它由《琵琶协奏曲》和《卧虎藏龙协奏曲》组成。谭盾先生的音乐将我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指挥高键上场了,观众给与他以热烈的掌声,他和乐队一起演奏了《夜宴》中的一段音乐,作为本次音乐会的序曲。
接着,来自上海的琵琶高手出场了,为我们演奏《琵琶协奏曲》,音乐时而高亢、时而低回,时而忧郁、时而欢快,时而清脆、时而沉稳,真是变化多端。它把我们带到乡间,眼前是美丽的田园风光,身边是勤劳而快乐的农夫,他时不时唱起快乐的歌谣。还有涓涓流淌的小溪、觅食的鸡兔、撒着脚丫四处奔跑的孩子、狂吠的`看家狗、叽叽喳喳的小鸟突然,天气大变,原来晴朗的天空一下子变得乌云密布。“轰隆、轰隆”,打雷了,“噼哩啪啦”,闪电了,天空下起倾盆大雨,雨滴如黄豆般大小。慢慢地,雨越来越小,最后成了毛毛雨,再后来,雨停了,天空升起了一道绚丽的彩虹。
然后,大提琴演奏家易平给我们演奏了《卧虎藏龙协奏曲》,协奏曲分为六个乐章,如:卧虎藏龙、竹林打斗、告别。等等,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音乐内在的美。
这场音乐会真好听,有机会我要多来享受音乐的熏陶。
2024音乐会观后感篇6
佛经里有句话如筏喻者,于我而言,柏林爱乐就是我通往音乐彼岸的竹筏。
周一的音乐会,让我想起了我年少时的一位音乐教师,他姓杨,50多岁,其他的都不太记得了,直到这一次音乐会结束后,我才发现原来他一直都留着我的脑海记忆里。当年他带来很多从未听过的音乐,还鼓励大家去拷,我记得当年先父还是用日本的tdk磁带去拷的一盘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的贝多芬的命运和英雄。当年虽然根本就不喜欢听,就记住了卡拉扬和柏林爱乐。现在回想起来,这恐怕就是因缘际会吧。
三十多年过去了,有幸遇到了李老师,让我真正喜欢上了古典音乐。20xx年柏林爱乐暌违多年后再次来到了中国,更是首次深入中国腹地,来到武汉,让我替杨老实现了师他们那一辈音乐人当年做梦都不敢想的天方夜谭。
我相信在中国乃至整个亚洲,像我这种由柏林爱乐带入古典音乐殿堂的绝不在少数。前几天看柏林爱乐官方发表的`亚洲之行60年的文章,更加证明了我的观点。凡事皆有因果,为什么柏林爱乐的两任首席都有日本人的身影(安永彻20xx年退休,樫本大进接任至今)。
这一次,在开票当天我就毫不犹疑的买了人生有史以来最贵的两张票。也是武汉琴台音乐厅有史以来最贵的一场演出。
相比起20xx年在上海第一次听柏林爱乐,这次星期一晚上的演出,带给我的不是音乐欣赏的所带来的激动和兴奋,而是旧梦成真的满足感,更是一种分别多年的老朋友久别重逢后,不敢相信的幸福感。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只不过以前是萦绕在脑海中,回荡在声音里,而现在就在你的面前咫尺之遥处。
人生无憾,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