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心得体会,我们能够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成长与不足,在撰写心得体会时,既要肯定成绩,也要坦诚面对存在的问题,大黑猫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好老师心得体会精选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好老师心得体会篇1
教学是一门学问,我们老师担任的是园丁,给我们的美丽花朵浇水施肥,给他们提供营养,工作并不是简单轻松,要考虑的事情也要面面俱到,不然总会有说遗漏。
一、把学生当自己的孩子
在小学的小朋友都是一些比较小的孩子,他们学到的东西比较少,知道的也比较少,在教导的时候我们应该把他们视如己出,用心对待,给他们给多的坚持更多的帮助,指导他们学习,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慢慢努力做好,不断提升他们的能力,不断让他们学会更多的东西,他们犯错的时候给他们包容,让他们失落的时候给他们安慰,用心认真的去指导他们给他们指引一天光明大道,老师是启蒙者是孩子们的指路明灯,因我们的灯光给孩子们带来光明希望,让他们走上自己的人生路途中。同时也让各位家长能够少操心能够放心的把他们的孩子交给我们来照顾,对待这些孩子不管是调皮还是老实都应该做好自己的本分工作。保证自己能够给孩子们足够的力量与时间。
二、鼓励孩子们好好学习
学习不是一蹴而就,之需要漫长的坚持的,小学知识学习的起步阶段,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对学习感兴趣,愿意学习,肯学习,知道去努力学习知识愿意做好自己的学习任务。在孩子们在学习的时候遇到困难遇到挫折的时候不能只给压力更多的是给孩子们希望,让他们从新焕发对学习的热情,能够把学习的热情带动起来不在如同以前那样一直都是如同以往一样不知学习为何物,学生厌学时应该用学习的乐趣打动他,让们们接受学习让如到学习中去把学习当做一场游戏把自己的任务做好不会再犯任何的错误,保证完成每天的任务。
三、把每天的工作准备好
我们都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在我们教学的时候也是一样,想要把课程教的好,不但要把课程的内容教导好,还要提前准备好工作,报课程优化变得有趣,能够让孩子们在学习中融入学习能够在学习中得到学习的开了,知道学习的乐趣愿意去学习,去努力不断的去时间自己的工作能力不断的去个自己增加筹码,把枯燥的学习变成一个美丽的游戏,让学生们子啊学习的同时也乐在其中。
四、教与练并重
光学不练假把式。交了学生知识就要趁热打铁,称他们还对知识点有印象就要有作业来加深记忆让他们能够灵活运用知识点知道努力学好知识,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掌握所有的知识重点,这也对非常有效的办法,这需要我们的努力需要我们每天都要给学生布置合适的作业,而不能为了省事就随意的布置作业保证学生的需要有效率才行。
教师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是需要我们努力付出需要我们去尽职尽责完成的,不能为了偷懒方便就糊弄,这只会害了学生。
好老师心得体会篇2
我刚来这个幼儿园带中班的时候,经常听同事们讲小班孩子的“故事”,平时也偶尔会看到他们的“呆萌样”,确实会让人忍俊不禁。在我心里的某个角落,悄悄萌发了带小班孩子的期盼^v^。今年暑假,我得知了园里给我的工作安排,我忍不住哼起了“今儿真呀嘛真高兴”…整个暑假,我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新工作”做着准备:课程内容的选择与整合,有关游戏活动用的材料,一日活动流程的每一个环节,我都做了周密而细致的思考…总之是万事俱备,只等与小朋友们见面…
1、报名的时间到了,我一直期盼的宝宝们终于来了。第一周我看到的小宝贝们是与家长难舍难分的哭闹——分离焦虑,这是我意料之中的事,而且我也在这方面做足了“功课”,顺利地到了第二周,小朋友们对我有了信任,可以情愿地上幼儿园了!不过始料不及的事情发生了,在玩玩具的过程中,有个小朋友被咬了!我觉得我是眼观六路呀。自责、内疚,又有一点委曲等复杂的情绪瞬时涌上了心头…
接下来的几周里,面对宝宝们争抢玩具,不断地把屎尿拉在裤子里,我饱满的热情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冲击。幸好有经验丰富的李老师在旁边适时的提醒我,鼓励我,替我分担。还有园里的其他老师也与我分享他们的经验,我自己也即时地、努力地、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心态…面对小宝贝们我才没有出现混乱的局面。
2、 小班的孩子小,他们的吃、喝、拉、撒、睡都需要我们老师的帮助,这些琐碎的事,都需要我们的耐心引导;他们的自我约束力差,好奇心又特别强,什么东西都想看一看,摸一摸。一人看的时候大家都想看,一人摸的时候,大家都想摸——模仿力强…这会直接导致孩子之间闹矛盾:抢玩具、动手打人、动嘴咬人的事情屡见不鲜,屡禁不止。这时的我们就有多重角色“上身”——妈妈、老师、警察、哥哥姐姐等,妥善地解决问题。及时了解每个孩子的性格、爱好和发展的需求,主动和他们交朋友,充分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这样孩子们有了安全感,喜欢和我们老师在一起玩,也能大胆地表达自己的需要…现在,孩子们能愉快地入园,这证明,他们已经适应了幼儿园的生活。
3、 接下来我们会慢慢引导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培养。我想多以鼓励和表扬去激励每一个孩子。无论孩子取得了什么样的进步,我都及时给予表扬、及时给予拥抱、及时给予孩子小礼物,等等。让孩子们感受到我的温暖与鼓励。
4、 家园合作也是幼儿园的显著特征。尤其是小班的孩子们,家长有更多的牵挂。随时与家长交流和沟通,家长能及时了解自己孩子在园的情况,自己也能及时地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了解孩子的点滴进步与成长是老师和家长共同的心愿。我学着李老师的样子,有模有样地主动与家长“聊”孩子:聊孩子的出身,聊孩子的成长环境,聊孩子的成长中小“故事”…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在与家长的“家长里短”中,我不仅加深了对孩子的了解,而且也向家长们学习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育儿经”,真让我受益匪浅!
我第一次带小班,对于我而言,纵有精心的准备,想象和现实还是有距离的。在面对这一特殊年龄阶段的孩子们,老师必须要有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之外,还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处理各种偶发事件的应激能力,不断地、全方位地去了解每一位孩子身心状况。一个多月来,我感受了辛苦、忙碌、挫败,更感受到了欣喜、甚至惊喜;我感受到了作为小班老师的不易,也感受到了作为小班老师的价值感。我要时刻调整好心态,始终如一地保持着工作的热情,陪着孩子们慢慢长大!
加油,向未来!!
好老师心得体会篇3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正在进入信息社会。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老化速度大大加快,学习就成了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终身学习,不仅是时代的呼唤,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教学自我提升的需要。“严谨笃学,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是新世纪教师应有的终身学习观。教师要善于从实践中汲取能量和资源;善于在任何时间向任何人学习,包括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分享知识;善于和同事交流,扩大视野,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是全社会的大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师身上。时代在变,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变,教师必须认清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需要。
教师终身学习已成为全球改革的突破口。要促进自身专业化成长,教师就要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拥有自主学习、自我学习的观点。因为终身学习已成为未来每个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方式,那种“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人们再也不能只通过一段时间的集中学习,获得一辈子享用的知识技能。只有主动去掌握新概念,学习新理念,研究新问题,培养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才会使自己重视终身受益。
首先要加强政治思想方面的学习。我国素质坚持“五育并举,德育为首”的原则,教师首先要以德育人。思想、观点对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正确的观可以造就人才,错误的思想则会摧残人才。教师的政治取向、道德素质、观、世界观和人身观对学生起直接影响作用。
其次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课程走向综合化是基础改革的大方向。我身为一名中青年教师,又奋斗在课程改革实验的最前沿,更应当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无论是家,还是中外名师,他们都具备较深的文化底蕴,这与经常学习是分不开的。随着课改如火如荼的展开,我们教师要有一种强烈的资源意识,克服“一支粉笔教下去,一本教案讲过来”的人生惰性,自觉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和知识结构,以便更好的为教学服务。知识的更新换代让我们的学生接触了的新生事物,广阔的课内课外学习资源为他们知识的积累提供了的机会。我们在学校学习的那点知识,已经远远不够传授了。要想成为研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不学习怎么可以,怎么能胜任的教学工作?生活是一个广阔的学习的课堂,有很多东西是我们所不了解的,为了使自己不被社会所淘汰,只有加紧学习的步伐!一个优秀教师应该抓紧一切时间增加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用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和学生共同发展。
随着时代的进步,的改革,当今的形势向每一位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在师一日,便不可荒废半日。通过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适应当今改革的新形势。
为了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今后的工作中,我定会更加努力,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完善自己,书写出灿烂美好的未来。
好老师心得体会篇4
首先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了我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参加了这个xx市小学舞蹈教师培训。
当时张主任通知我参加这个培训的时候,我一听是舞蹈培训就特别紧张,因为从我读书开始就一直对舞蹈存在严重的畏难情绪,觉得舞蹈训练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是在一年半的工作实践过程当中,我也意识到小学音乐基础是需要我们拥有全面的专业知识技能,包括音乐理论,包括舞蹈、声乐、钢琴、器乐等等甚至,缺一不可。就这样,我一方面觉得像这次这样的舞蹈培训对我来说是不能错失的一个大好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我又担心自己跟不上像这样的专门的针对性这么强的学习。着实是矛盾了好长一段时间。我记得我后来是反复地问过王老师,看我自己能不能跟得上这种培训的程度,每一次王老师都安慰我鼓励我说“可以的”“没问题的”。就是这样我才下定决心去参加这次培训,好好学习。
这个为期五天的小学舞蹈教师培训的.培训内容安排得非常紧凑,既有实践型的学习,其中包括:藏族舞蹈组合、东北秧歌组合等中华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以及对日常教学非常有用的少儿成品舞蹈的学习。然后又有舞蹈理论方面的课程,包括:少儿舞蹈编排、少儿形体训练的方法和保护措施、还有教师师德修养与职业心理健康等课程。
培训的那一个星期,我每一天都觉得很辛苦。因为平时运动得很少,突然像这样整天练啊、跳啊……我每一天浑身都痛得不行。但即便是这样,后来培训结束的时候,我的心里面暗暗地想:幸亏我来了!因为通过这次培训,我学到了很多,收获很多。对舞蹈和舞蹈教学都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和体会。
好老师心得体会篇5
我感恩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予我生命,给了我一个温暖的家。坚实而温馨的避风港将永远成为我栖息的地方。
我感恩我的爷爷,奶奶,是他们为我创造了无忧无虑的氛围,使美妙的童真永存于我的记忆之中。
我感恩我的老师,是他们阳光般的笑脸抚慰我心灵的创伤,用无悔的青春书写不朽的辉煌篇章。
我感恩我的朋友,同学,是他们让我感到集体生活的快乐,“朋友是世上最大的宝贝。”让学生时代成为相册中最真最纯的一页。
我感恩那些曾帮助过我的人,是他们让我感到人间处处有真情,人与人之间的缝隙中不只是无形的空气。
我感恩那些被我帮助过的人,是他们给予了我回报他人的机会,同时也让我感悟到:助人之乐,妙不可言。
我感恩那些鼓励过的人,是他们让我看到希望的晨曦,一改颓然,乘着行动之舟朝梦想的彼岸驶去。
我感恩对我不满的人,是他们的不满,我才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我感恩嘲笑我的人,是他们给了我前进的动力,让有些动摇的心愈来愈坚定,从而一步步走向成功。
我感恩……
很多很多的人……
倾听别人讲述他那动人的故事,我不由得流出了泪水。现在的我们是幸福家庭的孩子,而有的孩子他们的父母不是离异,就是不在他们身边了。那些孩子多么羡慕我们啊!可我们却不珍惜自己现在所拥有的,还与父母顶嘴.吵架。
时光悄逝,带走了天气的变化,带来的却是父母的衰老。看着父母头上的白头发渐渐多了,身躯渐渐瘦弱,脸庞渐渐憔悴了。我们却无知地一直与父母相斗。
辛勤的园丁,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而有人却在背后说他们的种种坏处,有时还在贴吧上说这个老师每天都用那种可怕的眼神看着他们。这些话不应该是我们说,我们应该说的.做的,就是尊敬老师。
在心情忧伤时,朋友.同学是我们唯一的倾述者;在遇到难题时,朋友.同学是我们的救星;在高兴时,朋友.同学是我们的共享者。他们是我们的宝贝。
"感恩"体现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让我们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用平实的话语和实际行动表达出发自内心的谢意吧!
好老师心得体会篇6
一、来园接待的意义
来园接待是幼儿来幼儿园一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幼儿一日愉快情绪开启的重要时机,也是让家长有针对性地了解孩子在园生活卫生习惯、自理能力、个性发展等情况。更让家长体会到教师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心,增强信任感。
二、来园接待能力培养的目标
1、通过与家长的适宜交流,共同培养幼儿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共同提高幼儿生活自理能力
三、来园接待的问题
1、来园接待的内容不清晰,不知与家长交流些什么
2、来园接待的目的性、针对性不强,与家长交流随意性较强,想到什么讲什么。
3、在与家长交流时比较胆怯,缺乏大胆、自信的沟通能力
4、我园的保育员大都来自外地农村,年龄又偏高,是一个文化层次较低的群体,甚至有些保育员连最基本的普通话也说不连贯,有时候甚至连老师都听不懂。
四、来园接待能力培养
(一)来园接待能力培养评价体系构建
评价对象:生活老师
评价内容:来园接待目标达成度(来园接待的评价标准)
评价方式:过程性评价(交流记录)
阶段性评价(考核)
(二)多元途径对生活老师来园接待能力的培养
1、语言补缺
与家长能够自如地交流,会说普通话是基本功。学期初,我组织保育员通过游戏化的形式大声念出本班幼儿名字,这样既练了普通话又为熟悉幼儿打下了基础;第二,我组织生活老师学念、表演各自中的生活儿歌,普通话练习和参与配教两不误;第三,生活老师见人必须用普通话打招呼,来锻炼自己。第四,哪怕是在休息时间,组员之间交流不用方言,尽量说普通话,发现错误及时改进,相互取长补短。
2、理念补缺
刚入园的小班孩子的家长,对幼儿园的教养方式不太了解,一味
地进行包办代替,家园不同步,孩子的卫生习惯很难养成、自理能力很难提高。生活老师没有让孩子认识生活、学会生活的理念支撑,在指导家长时的观念肯定也是传统的。于是,我组织生活老师学习幼儿年龄阶段目标、学习幼儿来园焦虑的解决方式、学习二期课改理念。
如生活活动时,不能因为时间紧,不给孩子自己动手穿衣、自己洗手、自己吃饭、自己整理的机会,不能因为孩子不会就包办代替,应该教会孩子正确的方法,让孩子去尝试;运动活动时,不是拿着毛巾追着孩子帮他擦汗,而是时常提醒孩子出汗了自己去擦汗,最后孩子能做到不用提醒就会自主擦汗;二期课改下的老师要会表扬、鼓励孩子;会蹲下来和孩子说话……通过理念的学习,生活老师内化后传递给家长。让家长也在潜移默化中会孩子。
(三)、技能补缺
1、方法学习
要做好生活老师,做好来园接待,首先自己要学会很多,才能去教家长。于是,我组织大家一起学习洗手儿歌、穿套衫儿歌,叠衣裤儿歌、走楼梯儿歌,学习正确擦嘴巴、漱口的方法。肥胖儿在餐饮与运动中的矫治方法,生长迟缓、营养不良又该如何护理等等,
2、案例学习
既然已定位生活老师,必须对自己的要求要提高,但由于年龄的问题,性格的问题等,在来园接待中,生活老师还是有一定的差距,于是我组织生活老师交流各自在平时记录的案例,自己评价自己的案例好在哪里?又有什么不足?你喜欢谁的案例?为什么?在相互的交流中,生活老师明白好案例首先是别人看完后眼前会有情景再现;其次,好的案例是通过你的指导,家长学会了某些东西;再有,好的案例会有显性或隐性的指导方法。案例的交流,大家相互取长补短,把好的'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实践中去。
3、经验学习
在研究的过程中,生活老师缺乏来园接待的方法,于是我请来小班的刘曼老师、冬梅老师、王珏老师,交流她们自己在工作中接待家长的经验。三位老师毫无保留地告诉我们:
(1)了解家长个性,用不一样的方式与家长交流
a、挑剔型家长:先赞扬孩子,然后委婉地指出孩子的不足
b、开朗型家长:开玩笑似地直接说
c、暴躁型家长:先稳定家长情绪,让家长详细了解情况
(2)对每位孩子的情况了如指掌,有针对性地与家长交流
对班级孩子的情况进行分类(生活自理能力、习惯、身体状况)
(3)同时接待2个或2个以上家长,交流应该有详有略
如果有重要的情况要同时跟2位或2位以上家长交流,跟家长预约时间再谈
(4)对于问题大的孩子,与家长交流必须把过程讲清楚明白
(5)与家长交流每周每天有目标有重点
采纳老师的建议后,生活老师对班级孩子的情况进行分类(生活自理能力、习惯、身体状况),这样,在接待过程中,生活老师有的放矢地与家长进行交流,变得自如和自信了。
在半个多学期的来园接待实践研究中,生活老师深深感受到自己接待能力的提高,能真正做好一个倾听者,每天倾听家长的交代,细心护理好孩子;做好一个传达者,把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告诉家长,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给幼儿园;更能做好一个指导者,指导家长在家庭中如何培养孩子的生活卫生习惯、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生活老师来园接待,已成为家园联系的又一条有效途径。作为管理者的我,会带领生活老师不断实践研究下去……
好老师心得体会篇7
在支教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几个问题,在每个问题上,我们都陷入了深深的思考,把自己一份深深的责任心和浓浓的爱化作我们为孩子迈出的每一步。
一、支教是为了什么?
队长兼协作者朱佳慧曾在例会上提出过这一问题。在会上,队员们提出了不同的见解,但基本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是赞成是与孩子的陪伴,一部分赞成是孩子们以知识。我们都深知这次支教的时间短,过的每分每秒甚至都可掐指算出,一旦支教理念方向出现偏差,将没有挽回、补救的余地,所以每位队员都经过了深思熟虑最终交上了自己的答案。我赞成陪伴的一方,理由有下:1、经过大量的家访了解到,这里的孩子大部分时间都没有父母的陪伴,与孩子们相处的是爷爷奶奶等亲戚,存在代沟,存在顾虑,导致大部分孩子缺乏同同龄人一般的关爱;2、这里的老师确实存在失责、过失等方面,这使孩子在学校同样没有倾诉、被爱的成年人对象。因此赞成给孩子以陪伴是基于关注孩子心智的健康发展、给予人生导向必要的关怀。不可辩驳的一点是大部分家长都对蒲公英小英英们提出一点:多教些知识,多督促孩子们把文化课学好。作为老师,我们当然知道这里的孩子的短板是什么,家长们炽烈的期许让我们不得不重新认知教学的重要性。
最终,这个问题没有给出确定的答案,其实这才是最好的答案。在思考这个问题上我们都考虑到了方方面面,生怕出现差错,这其中对孩子的爱、对家长的爱、老英英们对我们的嘱托在那一刻变得沉重万分,我们的思想。在那一刻得到升华。是陪伴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在实践中辩证思考,把自己的期望变成一种倾向、一种习惯。只要心中有爱,有深深的责任,时间会告诉我们每个答案都是正确的。
二、要不要在大班取消所有开设课程,集中对孩子们进行补习?
这个问题是刘显楷和吕明钧经过多般考虑后在例会上提出的。不可否认,这个问题有其合理性。在广泛的家访过程中,我们经常向家长问起这个问题:您认为我们支教老师应该多开设兴趣类课程还是教学类课程。大部分家长都期望孩子在老师来的这几天可以多辅导一下孩子的文化课,弥补一下地方教学的缺陷。刘显楷是一位对支教、对孩子们有绝对真心的人,他的思考能让我们感受深深的责任感和指路明灯的无私奉献,但团队的发展,或者说大学生短期支教的前路如何走,需要深刻的思辩和大胆谨慎的实践。
单从问题本身,我们就能发现这已经存在偏执、急功近利的思想倾向。首先,是一个长期感化的过程,一个孩子的成长是老师、家长不断地纠正、支持的过程,优秀的学生的成长不在旦夕。所以填鸭式、疲劳性的教学模式不可取。另外,这同时也验证了手工课、音乐课、心理健康等课的重要性:学习是联动的,在兴趣类课程上学习到乐于学习、善于学习、积极动脑解决问题等是学习文化课的催化剂。兴趣类课程的影响是不易发现却影响广泛的,就像树根,如果没有广泛而扎实的扎根就没有满树的繁茂。
第二点我们都深有体会,那就是这里的孩子文化课基础太差,差到甚至初中生不会背诵九九乘法表等等。这确实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严峻到我们不能总抱着等待、被动的心态去关照孩子们的未来。从我们国家现有的教学模式上来看,杨庄的大部分孩子们已经没有再去追赶、与其他地区孩子受平等的机会,对于这一点,我们虽是痛心却必须承认与接受。众所周知,老干妈牌辣酱的创始人陶华碧开始不过是一名村妇,不识一字,如今却开创了资产数十亿的辣椒酱产业,把自己的产品卖向全球。这足以说明,生活下去的路不只有一条,学习的路走不通,我们同样可以寻找其他的路,这并不可耻或是低人一等。开设兴趣类课程可以帮助孩子们寻找到生活的意义,或许对他们来说,多找到一个朋友,性格变得开朗、意志变得坚强比数学公式更有意义。
最后一点便从我们自己出发。时间倒溯在开设课程的那一次例会上,我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又承担着怎样的责任为孩子确定下这三门课,不可否认我们的爱在那一刻都是尽职尽责的。之后写过,又修改过多少次教案,我们又试讲了多少次,我们极力把自己掐指可数的.课堂保证都是完美、无憾的。面对这样一片真心和巨大的心血,我们的课程也不是说停就可以停下的。此外当地局局长期盼我们多引导孩子培养学习的乐趣和习惯。众所周知,过于紧促的文化课补习易导致孩子们学习兴趣下降,不能做好寒假与学期的衔接,以至于影响当地老师课程的安排。
最后我们可以欣喜的发现我们其实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合理的进步,那就是晚自习。晚自习的安排在以前几次支教队中也有实践,在小柏树支教队中,我们延续并做了扩大。刘显楷同学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所以显楷同学来负责晚自习的安排是合理明智的。在短短的几天支教中,让我们印象深刻的也不过几件事,但最让人难以忘却的便是自习。因为在自习的时候我们和孩子是一同进步的:我们引导孩子们思考,提升孩子们的学习乐趣,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这个过程让我们真正体验到为人师的光荣感。如果有机会,我希望可以把晚自习发扬光大。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有对错,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可被分为好学生、坏学生。学会变通,胆大心细,学会换位思考,把心地变得善良就会发现世间万物都是善良的。曾经做过一名支教老师,我这一生都无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