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增强观后感的说服力,使用生动的语言和具体的例子是必要的,观后感的撰写促使观众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大黑猫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老电影观后感500字推荐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老电影观后感500字篇1
乘着期末考完这几天,给自己来了个小假期,把《家的n次方》给看完了。感动,温暖,是我看这部电视剧时一直所感受到的。剧中的模范母亲因为种种原因离婚再结婚再离婚再结婚,也许这就是为什么片名被取为“家的n次方”。但是我对这剧名有不同的看法。n次方中的n是未知数,它可以为正也可以为负。但是这个家庭是把快乐和温馨复制扩大成正无穷,还是把吵闹和痛苦累计增加成负无穷,这一切都取决于家庭中的成员,如何把一个家庭经营好,让家里的'每一位成员都和平相处,同时能让他们产生化学反应变化出团结的力量,这又取决于家庭里的主心骨。
在现在这个人人都披着伪善面具生活的喧嚣世俗里,这部电视剧像一股温柔的力量,触动了心底最柔软的地方。家是永恒的,当你在外面无论受多少苦多少累的时候,总有一扇大门无条件的为你敞开,那就是家。同时,这部电视剧让我感受到了人性的可爱的一面。一直以来我都把存善心做善事,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己的作为一种行事的原则,我会继续坚持下去。
最后以电视剧里的一句台词结尾“所有敌对的开始就是一切悲剧的开始,无论任何时候,你在必须面对的时候,所选择的态度,其实就已经决定了整件事情的走向和结局,包容和接纳就会是祥和和喜剧,挑剔和争吵一定是争吵和悲剧。既然已经知道了结果是什么,为什么不选择一个好的开始?”
老电影观后感500字篇2
一个人,一部电影。一位法官,一本书。一场改革,一个社会。——题记
一、相见
如果不是在巫山红叶节电影周遇见你,我的世界没有你的影子。当我认识你的时候,你却早已离开了我们。
邹碧华,一位学霸,北京大学博士生,无论家还是办公室都是书的海洋。他的母亲在他离世之后抚摸着儿子的书说:“你买了这么多书,好歹看完了再走啊。”一句话让我潸然泪下。
邹碧华,一位或许不称职的父亲。因为在北京大学读博士,甚至都没能亲自迎来儿子的降生。但最令我感动的,还是邹碧华去世后,他的儿子询问达叔的那一句“出了这个家门,我真的对我爸一无所知......”一句话让我陷入沉思。
邹碧华,一位优秀的领导,富有智慧,观察入微,平等待人。邹碧华所长对收发室贺老师的工作十分赞赏。他说:“把一件简单的事做好,非常不简单。”一句话让我认真反思。
二、相知
邹碧华,我想他最希望别人说他是一位法官。这是他小时候的梦想,也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
自从邹碧华成为法官的第一天起,他的母亲就告诉他要做一个有良知的法官。作为一名司法工作者,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与义务,所以每天拼命工作,始终站在前线战斗,被誉为“庭前独角兽”。
邹碧华,利用他的专业知识去帮助同事处理工作当中的问题。正是由于用渊博的知识去分析司法当中的实践问题,他的《要件审判九步法》横空出世。他把审判实践与理论思考为一体,将法律适用过程创造性地分解为九步,层层递进,步步为营,让审判活动成为一门裁判艺术。
当他和妻子踩着九步舞时,无疑是最幸福的人。
三、相融
邹碧华,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把握幸福。面对司法改革,他必须扛起大旗。对改革的每一个环节他都要思虑周全,谨慎小心。
当他率领同事夜以继日的改革方案没有得到认可时,他是焦急的,但作为领导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怎么鼓励团队。在同事生日宴会上他朗诵《无论如何》:“如果你把事情做好,人们说你自私自利,别有用心,无论如何,总是要把事情做好;如果你成功以后,身边尽是假的朋友和真的敌人,无论如何,总是要成功;你所做的事明天就会被人遗忘,无论如何,总是要做善事;将你所拥有最好的东西献给世界。无论如何,我们都相信。”
站在大街上看见电视中播报跳水运动员的动作难度系数时,灵光闪现,迅速修改方案,终于圆满完成任务。一位司法改革的先驱,他生命的剧场被定格为47岁。但是他将个人的事业融入到了中国深化改革的浪潮中,完美的诠释了生命的意义,最终获得了永恒。
四、相望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电影《邹碧华》的帷幕褪去,邹碧华的形象在我心中更加清晰。读着学生交上来的观后感,我感觉无数个邹碧华正走上康庄大道。
老电影观后感500字篇3
刚开始接触这部影片时, 我原以为这是一部动画片给小孩子看的 那种。
的确,我想对了,但不是动画片。它之所以给我们看,是因为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不懂得战争的残酷和血腥, 他所敲醒的是我们 这一群孩子懵懂的心灵。 战争离我们很近, 或许就在离我们最近的地 方。 平淡的背景音乐烘托出一股孩子般的十足气儿, 不愧是导演克里 斯托夫· 巴拉蒂把我们带入一个二战末年时的两个村庄里的战斗, 朗 维村和伟恒村。 都是两个小村子却有着不同的坏男孩风格, 那就是他 们口中的纽扣战争。 里面有个大男孩学习很不好, 既不是城里女孩的菜有没有什么特殊的技俩, 唯独是那优秀的天生领导能力和果敢使之 让一个城里的女孩爱上了他。 不像村里村长家的孩子, 既不合群有没 有敢于与那对手交手, 懦弱的则像一只逃窜无比的老鼠, 只会依靠父亲, 到头来什么也不是。 而大男孩的那个有血劲的行为在那个战火焚烧的年代是被推崇的, 并没有死读书, 而是怀着一股战略家和勇士的 心态去捍卫村庄, 让人猜也能猜到他是可以为国效力, 成为国家的强 健有力的臂膀,所以大男孩很值得青睐。
学业在这里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在国家沦陷时, 你学到的 什么, 到底是去为谁, 为哪个国家服务还不知道呢?迷惘与无主时候, 还是男儿的血性最亮眼。 同样的他也会想: “法国为什么会轻易被德国占领?难道不是法 国的男人不像男人,上了战场也只会乱窜。”他有时候也会沉默思考 着自己的所作所为,这不对的,我应该怎么做。就连最心仪的女孩送 给他的书他都不一定看, 老在那里晃荡, 脑袋里去装的是那打胜战的 战略和爱国情操。 片中有一段让我十分着迷。 就是大男孩大声呵斥着闯进家门时与 父亲争吵后,深夜惊醒时又发现自己的父亲的爱国行动,深受感动。 第二天竟主动向父亲道歉,也让那父亲搞不懂这还是不是他的孩子 了。 要想革命,要想战争,只有勇,只有狠,只有斗是不够的。项羽 只能做个霸王,做不成放眼江山、胸怀百姓的君王。战争不是这么想 当然的,法国人的抗德片与我们的手撕日本鬼子,有得一拼,都含有 自我高抬的成份。 好在这是有内容的少年时光, 值得回忆的可爱时光。
好在男孩们还在成长,还会回头重视学业,与女孩平行,象女孩一样 珍惜亲情,尊重父母,尊重伙伴,有德有谋,更好地奔向自己的理想 和事业。
老电影观后感500字篇4
今天下午1:50,老师带我们去电影放映室看了一场电影,名叫《战狼2》,接下来就让讲述一下电影的内容及我的感受吧!
?战狼2》这部电影写了一个战狼中队的军人:冷锋,一个因为违反军纪而被开除军籍的军人,本想在外国好好做生意,可是恰好遇到该国发生战乱,同时得知杀害自己未婚妻的凶手也在该国,于是他带着艰巨的任务和报仇的决心去了中国同胞暂时的避难所,展开了一系列的救援行动。在解救的过程中有许多令人惊悚的场景,他靠自己过硬的军事本领与惊人的毅力,再现了中国军人的风采。
在《战狼2》中的场景里,我最喜欢的就数坦克漂移那个场景了,他使用坦克一直在和敌方对战,但是迟迟没有打到对方,冷锋还拿坦克漂移相撞,最后以他的毅力和射击能力战胜了敌方。这点说明了我国军人对完成任务的决心和勇气。
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的感触很深。首先军人是伟大的,时刻保卫着祖国和人民。祖国也是强大的,尤其在国外的华侨特别有尊严,比如电影片段中,红巾军都不敢击杀中国人,看到车上的五星红旗主动停战。因此,我为我们的祖国感到自豪,为能生活在这样一个繁荣富强、安宁康泰的国家而感到骄傲、其次是我觉得我们应该好好学习,争取长大之后可以给国家做出应有的贡献。
老电影观后感500字篇5
看了书再看电影,一样的,但却是不同的味道。
以时间为线索,带我们走进那个年代,去感受那时候人们的生活。刚开始是欢快的骨板,街上车水马龙,各种小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茶馆里面,店小二的吆喝声不断,人们一边喝茶一边下棋。好不热闹。在这样热闹的场景中却有一块冷漠的牌子“莫谈国事”。可见在那个年代人们都是小心翼翼的活着。可能稍不留神就会说错话引来祸事。
所有的主要角色在一开始说话就表露他们的性格。例如专门拐卖人口的刘麻子,他这样说“大清国有的是金山银山永远流不完”。越是日子不好过,就越会有更多的人为了谋求苟生以卖儿女这样悲情的方式求得生存。太监总管庞公公就是一个花钱只买小姑娘的这么一个人。我看着这一幕,不禁冷笑,感叹人民生活的悲哀。
接着是军阀混战的年代,茶馆在改良中谋求生存。人们对辛亥革命不彻底的无奈,百姓对“革命”二字没有真正得到理解。剧中一句话“大清国不一定好,可到了民国,我挨了饿。”这一句话,真的是很深刻,直白的反映了当时百姓对民国政府不满的情绪。也道出那时候的民不聊生。哎~
在最后,开篇便有一种催人泪下的悲凉感。打骨板的先生瘫坐在路边唱着悲凉的快板。王掌柜为了茶馆能够存活下来,也被迫打起了请女招待的注意,但终究是救不了这个六十多年的老字号。最让我感触的是影片最后,三个老人在茶馆里给自己撒纸钱,黑黑的茶馆已是破烂不堪,与影片开头的那一副繁华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只能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