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关于争做四有好教师学习心得体会精选范文三篇

时间:2022-01-18 作者:Anonyme

年终岁尾恰是最忙时,很多人都要写工作心得,我们在写心得是要沉下心来、埋起头来,那么相关的心得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大黑猫文档网和大家分享的2022关于争做四有好教师学习心得体会精选范文,欢迎您的参阅。

2022关于争做四有好教师学习心得体会精选范文三篇

2022关于争做四有好教师学习心得体会精选范文

一、做 "有热情"的教师

当前广大教师普遍缺少工作热情,根据调查,教师已经成为职业倦怠高发人群之一。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教师大有人在!大多数教师在工作中感受不到自身的价值,体验不到成就感,从而对工作的热情度不高。我们除了在从事这一工作时间过长,工作简单重复,经济收入低下等外部因素以外,我们教师自身也要寻求内部因素,从而更好的调动自己工作的热情度。

作为教师,要甘于寂寞,甘于清贫。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个清贫的职业,我们就要在自己的思想上接受它。几天的培训,使我理解了教师的使命与责任,简单的说就是自身的价值取向。一个人如果活着没有价值,那他对生活中的任何事都不会有热情的。现实的生活,满腹牢__并不能改变什么,只会使自己的思想变得更加狭隘和偏激。只为一份薪水毫不情愿地工作着,只会使自己越来越走向退化和堕落。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没有理由整天紧锁眉头,在自怨自艾中耗费时光,消磨生命,那样的人生太没价值了。看到学生在认真晨读,看到学生在专注做习题,看到学生在忙碌的打扫卫生,看到刚刚严厉批评了的学生又阳光灿烂的围着你叽叽喳喳说过不停,看到学生的琴、棋、书、画有那么一点点的进步,这一切,只要我们用心感受,它将都是我们快乐的源泉,这就是我们的价值所在。学生的进步就是我们最大的价值体现,我们应该为之欣慰的。

二、做 "有思想"的教师

一所好的学校,首先具备的是先进的教育理念。先进的教育理念是我们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教育理念就象人的灵魂,当思想统一,达成共识,直接促进或制约着我们教育、教学方法的选定和设计,同时决定着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就象武穴师范附小的教育理念一样,"为孩子积淀成长的自信,让老师追享事业的乐趣,使学校成为师生依恋的精神家园",他们教育理念的凝炼,集中了老师的意志和智慧,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使广大师生在工作、学习中充满自信,充满自豪,充满朝气。大家明白:我是附小的主人,我要为学校的创新和发展去谋略、去奉献。为每一个孩子、每一位老师以及学校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在实施的过程中,让所有人全程参与,一边学习一边吸纳,一边学习一边反思,触摸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感受了现代的教育气息,积累了实用的教育方法。在现实工作中,我们要把教育思想消化、吸收,渗透到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发挥每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创设自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往往只考虑"我该如何教",而忽视了"学生如何去学"的问题,其实作为教师,引导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其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种导,学会自 己去学习,去探索。

三、做 "有魄力"的教师

一个人的魄力是包含多方面的:包括个人的工作作风、日常表现、工作能力、工作业绩等多方面。有的表现的谨慎有余,开拓不足,优柔寡断,缺少应有的胆识和果断。要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素质,增强老师的自身的工作魄力就显得十分必要。

首先要具备扎实的知识功底。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对事物的认识程度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博学多才的人才能对事物作出全面分析、准确判断和科学决策。在这个日新月异的社会,教师要不断"补氧"、"充电",通过坚持不懈的学习和实践积累,努力成为一专多能的人才。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探索新时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既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又具有广博的相关知识,还具有坚实的理论功底和较强的业务能力。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旁征博引,成竹在胸,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

2022关于争做四有好教师学习心得体会精选范文

尊师重教、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在中国不仅悠久,而且一直是主流。教师重要是由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的,因为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有思想和感情的活生生的人,教育教学过程是由师生互动共同完成。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也就成为每一个教师必须面对、思索与回答的基本命题。回顾十几年做学生和三十年教学的经历,师德至上、学术为本、用爱点燃爱、师生共同成长是我工作中感悟和体会最深的。

"师德至上"。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核心任务,也是教师的光荣职责。

教会学生学习是重点,教会学生做人是关键,教会学生如何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核心。孟子曾经说:教者必以正。教师素养的厚度,决定了学生发展的高度。教师工作具有"示范"性,我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学观、学生观、教室观会通过一言一行传达给学生,对成长中的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历史系毕业的学生比较念旧,十分珍惜大学的情缘,每每聚会都会邀请老师参加。这几年参加毕业学生的聚会比较多,他们跟我聊到大学时代对他们记忆深刻的、或者影响到他们考研、择偶的话题,大多是我带他们史迹考查活动中的一些细节,课下交谈的一句话、教室讨论时一个肯定或赞许的眼神。每每至此,你会感到身为教师的欣喜、压力和责任。这时你会发现,我们熟悉的以德立身,以德立教,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整洁的仪表影响学生、以和蔼友善的态度对待学生,以丰富的学识引导学生,以博大的胸怀爱护学生等等话语,对塑造一个好老师是多么重要。我的感受是只有秉持和践行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才能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才能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学术为本"。学高为师,备好课、上好课、育好人是作为一个好教师的基本操守。

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在谈到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问题时曾提出:"你不教课,就不是教师;你不搞科研,就不是好教师"。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获得者J·迈克尔·毕晓普在他的自传《如何获得诺贝尔奖》中写到:"教学,这是大学教师生涯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可以是非履行不可的职责,可以是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也可以是荣誉的,令人欣慰的一部分。教学的愿望是发自肺腑,不需要辩护,不需要解释,它是一种文化义务,是一种使命。只搞学术研究而不尽教学使命,是枯燥无味的。现代的从事教学和科研的学者,其最崇高的使命,就是要把科研发现和教学两方面的杰出本领结合在同一人身上。"从事教学和科研管理的工作实践和我自身的教学科研经历,让我深深地认识到教学与科研如同鸟的两翼,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教学激发科研的灵感,研究成果反哺教学,我自己研究的课题有些就是来自备课、上课、与参与课题研究的学生讨论过程中。一个显见的事实是,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内容不断更新的需求成为推动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动力之一,教师只有很好地把握所教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研究热点,把握最新的知识体系和创新技能,才能适应和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可以说,教学过程既是对科研精神和科研成果的传播和验证,也是教师科研动力激发的过程,教学实践有助于教师将科学知识系统化,并为科研工作带来启发;科研有助于革新教学内容,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术品位。只有教师是创造性人才,才能培养出具有创造能力的学生。这几年参与我课题研究的学生,所做的毕业论文和考研方向的选择也多受此影响。

"用爱点燃爱"。爱是做一名好老师的前提,用爱点燃爱,建立"尊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对师生的共同成长至关重要。

历史学是基础学科,历史学专业的生源和就业都面临着现实的挑战,许多学生一开始有着"所学非所爱"的迷茫,想打退堂鼓,或者想转专业。如何通过入学教育、毕业生的成长经历、教师的现身说法来确立和巩固学生专业思想,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几年下来,历史教师的感觉是树立学生认识,站在学生的角度,付出真爱,用爱点燃爱,主动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方法,培育主动向上、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室文化,多途径为学生考研、就业服务,就会让学生明白专业没好坏,关键在于你能否学好。逐年好起来的生源质量,不断提升的考研率和就业率就是教师付出真爱,最终赢得了学生的真爱的说明。在培育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老师们也享受到过程本身带来的自身生命力焕发、生命价值实现的欢乐。爱是彼此成全,用爱点燃爱,师生共同成长已成为师生的共识。

教师是一种使人类和自己都会变着更加美好的职业。好老师是学出来的,好老师是做出来的,好教师是通过好学生成就的,好老师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我们为做党和人民的好老师而努力。

2022关于争做四有好教师学习心得体会精选范文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如何做一名好老师》.

“老师”多么骄傲的称呼;“老师”多么光辉的职业.有人把老师比作铺路石,送走一批又一批的过路人.有人把老师比喻为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的一生是朴实的、平凡的.朴实得像老百姓灶台上的一包盐,一日三餐缺之不可.同时老师从事的职业是伟大的,不然怎么会有“教育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誉呢?

那如何做才是一名好老师呢?前不久听了也看了龙继发副校长介绍的凯里十一小龙晓英校长,让我们非常敬佩和振奋.龙晓英调进凯里十一小,学校各方面都比较差,操场还都是烂泥地.看着这一切,她哭了.“龙晓英哭了”这话龙继发副校长多次提到,我们也多次调侃.从现在来看,在困难面前她没有退缩,暗下决心走出了一条符合学校的发展之路.看“特色”到十一小,成了一张明片.这闪亮的明片,是龙晓英办学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铸造而造.对此我要说,“龙晓英的哭”是因为她爱这份土地,爱这份事业,爱得深沉.

还记得2008年四川的那场大地震吗?汶川映秀镇小学29岁的数学老师张米亚.在大地震来临时用双臂紧紧搂住两个小学生,以雄鹰展翅的姿势护住孩子,以自己的死换来两个孩子的生.由于紧抱孩子

的手臂已经僵硬,救援人员只得含泪把张老师的手锯掉,才把孩子救出.两个孩子的生还,诠释了张米亚老师对学生无比的关爱.张米亚老师有一颗仁爱之心.

在湖南长沙宁乡县巷子口镇,海拔900多米的桂岩山上,有一所檀树小学.距离宁乡县城80多公里,距离巷子口镇15公里,交通极为不便.桂岩山上既缺水又不通电,一到冬天,冰雪封山,便是一座孤岛.谁愿意到这样的学校当老师?“我愿意干!”揭榜的是刚刚高中毕业的陈宋瑜.从此,校长、教职工、工友,都是他.上课时,他站在讲台上教学;中午,他给孩子做饭;晚上,他批改作业、写教案.业余时间,他还要到深山里,为学生砍烧饭、取暖的柴火.

到学校要经过一座石板桥.桥没有护栏,桥下是湍急的流水.往下一望,都有点晕.山上冰冻天气多,下雪天,桥上铺满了厚厚的积雪和冰块.为了保证孩子们的安全,陈宋瑜每天接送.

有一次,一连下了两天大雪.陈宋瑜冒着纷飞的雪花,为孩子们挖出一条上学的通道,自己却受了风寒,被病痛折磨了一夜,第二天一大早,又强打精神,背孩子们过桥.

37年来,陈宋瑜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先后为42名学生垫付学杂费两万多元,将40名边远年幼学生带到自家食宿,分文不收.可他却一直住土砖屋,背黄布包,还曾因凑不齐儿子的学费而彻夜难眠. 37年来,他培育了1000多名孩子,120多名学生考上了大学.2013年陈宋瑜上了“中国好人”榜.陈宋瑜老师,品德多么高尚,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教师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和慰问广大师生时指出,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龙晓英、张米亚、陈宋瑜不就是这样的好老师吗?不就是我们的楷模吗?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利,更没有显赫一时的名声和荣誉,但我们必须有的却是广博的学识.9月29日省委书记赵克志在遵义调研时也指出,把教育作为改变贵州、挖掉穷根的治本之策.作为老师,我们只有用广博的学识武装自己,与时俱进,驰骋疆场,做一名人民满意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