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022最新

时间:2022-02-04 作者:Monody

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师德最朴素的认识就是“要对学生充满爱心”。那么老师关于心理健康有什么心得呢?下面是大黑猫文档网和大家分享的关于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022相关资料,欢迎参考查阅。

关于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022最新

关于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022

每个人都生活在充满竞争充满压力的社会中,每天都要面对大大小小的问题与挫折,尤其是教师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压力更大,由于社会、家长、学校对教师的期望值高,工作量大等诸多原因,给不少教师造成严重的心理压力。

毕业后担任教师这个角色有七年了,在不同的学校任教,接触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教师,结合这次培训加上自己的个人体验,对教师这份职业的酸甜苦辣有了自己粗浅的理解,对教师的心理有了点个人肤浅的认识,我觉得吧教师应有拥有阳光心态:

对于任何教师而言,心态决定着他的幸福。幸福的心态应该是阳光般的。阳光普照大地,温暖每一个人,是宽容平等的。教师的心态也要像阳光那样,是平常的、达观的、宽容的、感恩的、积极向上的。教师只有拥有这样的阳光心态,才能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一、要有一颗平常之心

如果教师缺少平常心,就会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过严的要求,就可能失去耐心、细心冷静和理智。

对大多数教师来说,总是以高标准严要求来对待自己的学生,总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优秀一些再优秀一些,最好人人都能品学兼优。

所以,当越来越多的脱离实际的过高期望和过严要求,遭遇到截止来越个性张扬的新时代学生的时候,矛盾便一触即发了。

“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于是开始对他们感到失望甚至失去耐心。学生却越来越不理解老师,有的学生甚至开始不尊重教师。

海明威曾经说过:“现实不一定总是美好的,但我们必须拥有一颗面对美好的永恒的心。”

面对客观存在的问题,不能一味的沮丧和抱怨,而是应该接受现实。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基础上去教育学生,在面对诸如气氛沉闷、不交作业、上课讲话等情况时,总代表客观地对待学生,理智地分析问题出现的原因并作出恰当的决策。

二、要有一颗宽容之心

教育的过程就是一个不完美的人引领另一个不完美的人追求完美的过程。

金无赤足,人无完人,为人师者,年岁长于学生,知识多于学生,阅历丰于学生,涵养胜于学生,即使这样,教师也不是完美的,那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完美呢?学生这所以是学生,就是因为他们比我们容易犯错误。正因为学生会犯错误,所以才需要教师的存在。

有时候许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总是难以容忍学生的错误。课堂上的讲话声、作业中的错误、考试成绩的不理想都会让我们心情沮丧,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不留情面的严厉批评,如此一来,原本沮丧的心情变得更加沮丧、压抑。

其实,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都有自己的位置和作用。如果我们能够怀着一颗宽容之心多发现他们身上的一些闪光点,而不是一味盯着他们所犯的错误不放,我们就会少些烦恼多些快乐,少些狭隘,多些豁达,幸福的生活不就是这样吗?

三、要有一颗感恩之心

生活中,值得我们敬重与感激的人或物很多,感恩是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是知足常乐的心态。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能怀着感恩之心去看待学生,你会被学生眼中饱含的单词和纯真所鼓舞,被学生对你的尊重和认可而感到身心愉悦,被节日里的卡片、小礼物所深深感动————你也会发现学生是如此可爱,生活是如此美好。

反之,总是埋怨、指责、敌视、不满,会让自己的心情变得很糟糕,自然没有幸福感可言。

所以,常怀一颗感恩之心的教师,一定是时常面带笑容、挺直腰板,给学生们力量与信心的教师。一个幸福快乐的教师,才会有一群幸福快乐的学生

宽容是心理健康的调节阀。人在社会交往中,吃亏、被误解、受委屈、不公平的对待的事总是不可避免的要发生。面对这些,最明智的选择是学会宽容。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不仅包含着理解和原谅,更显示着气度和胸襟。一个不会宽容,只知苛求别人的人,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学会宽容就会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这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调节阀。

关于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022


本人有幸参加福建省心理健康通识培训,再次感谢学校领导给予此次学习机会。 通过此次在线培训学习,让我了解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我认为,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与丰富的教学经验,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学生具有向师性,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影响。

通过学习,我也知道了教师要善于做好自身的心理调节及保健工作,了解自我,辩证地看待自己的优缺点;学习心理卫生知识和心理健康知识,掌握心理调节的方法,学会缓解心理压力,改善不良人格,提高心理承受能力;调整情绪,保持心理的平衡;善于选择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处理问题,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乐于为工作奉献,并合理安排时间,张弛有度;培养多种兴趣与爱好,陶冶情操,只有这样,才能以积极健康地工作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会对学生产生人格上的影响,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但是,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其影响会更加深远。因此,教师不仅要具有健康的心理,还应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有些教师缺乏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比如,仍有不少教师把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看成是思想品德问题;有的教师虽然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却认为是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事,与自己无关,类似思想观念仍然普遍存在。因此,只有在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有着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教师才会有意识地培养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老师大部分,都有偏向心,有的学生的成绩不好,我们要用正常的眼光,去对待他,去挖掘该学生身上其它方面的长处,比如劳动,体育,画画等,要用赞扬的语气跟他说话,鼓励他把学习成绩搞上去。

做为教师要努力使教育适合学生的个别特点,教师要懂得的他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需要和不同的价值观,因此在教育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育策略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一定会保持一颗健康,公平的心态,关注每个学生,善待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护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快乐成长,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

关于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心得体会范文2022

这次参加了学校教师心理健康培训,受益匪浅,感想颇多。我想就此问题谈谈自己从这次培训中获得的体会。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没有严格的界限,由于内外因素的影响,使人的心理功能受到阻碍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所以对任何一个人来说,都有可能出现某些不够健康的心理状态。许多天才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心理不健康症状。例如荷兰画家凡高生前是一个画坛无名小卒,一生中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孤独中生活,是一个躁狂症患者,曾割下自己的耳朵作为礼物送给自己钟爱的女人,最后不能忍受贫困和疾病的折磨,开枪自杀;苏联著名诗人马雅柯夫斯基具有癔病性人格,情感多变,易激动,感情用事,好幻想,缺乏理智,缺乏自制力,由于他的恋人急着要去上班,没有听从他的意愿留下来陪他谈话而开枪自杀;美国作家海明威晚年患有躁郁症,由于不堪忍受疾病和心理上的重压也是开枪自杀的。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这充分说明常态心理与变态心理之间没有绝对的鸿沟。每一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具有一些心理障碍,只是严重程度和影响学习生活的程度不同而己。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现代高速发展的充满竞争的社会,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教师带来更大的心理压力,更可能产生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教师心理不健康就不能正确理解学生的行为,更无法巧妙地处理学生问题,轻则影响师生关系,重则可能伤害学生心灵。因此,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教师自己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人。

教师的心理健康从根本上说还得由教师自己维护。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能够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关系--既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重视自己的心理健康。优秀的教师在需要的时候能承受巨大的压力,但他绝不应让自己一直处于压力之中以至于身心俱损,影响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进行。身为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尽快适应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达到新的教学要求,才能寻求新的发展,也才能真正拥有心理上的安全感。教师不断地接受新知识,开拓自己的视野,也能使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以更平和的心态对待生活和工作中不尽人意之处,更少地体验到焦虑和挫折,对维护心理健康有重要意义。

一个尽职的教师是非常辛苦的,需要休息和放松。充当"无所不能"的教育者形象的确使人精疲力尽。因此,教师可以试着在假期给自己充电,例如:学习做旅行家,用胶片记录生活中的美景美事;学习做美食家,在品评佳肴的同时自己也做一次大厨。新的工作体验不仅能使教师得到放松,而且可以开阔教师的视野,增加教师的知识面。教师可以把从其他工作体验中获得的经验、积极情绪带到教育工作中来,更好的促进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