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园本教研工作总结范文5篇

时间:2022-04-16 作者:Anonyme

园本教研有利于促进幼儿园教师能力的发展,你知道吗?有价值的教研是需要建立在幼儿园的实际教学之上的,参加完相关的活动之后,你的总结准备好了吗?下面是大黑猫文档网小编整理的优秀教师园本教研工作总结范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优秀教师园本教研工作总结范文5篇

园本教研工作总结范文1

本学期,我们在县教育局的指导下,在深入了解幼儿园和幼儿教师教研现状的基础上,以教师为教研工作的主体,以幼儿园的园本教研为主线,以中心幼儿园为龙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教研活动,健立健全了保障机制。开展了一系列扎实有效的研究工作,促使全镇幼儿教师在行动研究中共同成长。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9月20日我们邀请县镇教科室专家对各园园长开展了园本教研培训会。与此同时,建立了园本教研领导领导小组。确定了教研组及组研人员。明确职责,落实责任,确保我园园本教研的顺利实施。

(一)广泛进行调研,确保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在学期之初,各园分别就各自实际,对当前园本教研现状进行了广泛的调研,找出存在的问题,明确研究方向,理清研究思路,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如中心幼儿园,大赤涧幼儿园利用自评、互评、等形式,对本园教师队伍素质现状,当前幼儿教育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思考,寻求教师整体素质提高的相关内容,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二)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规范了园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在广泛听取教师和家长的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合理的,有利于幼儿园教研工作的规章制度,为实施园本教研提供了一个行动参照体系。

(三)加强了培训学习,提升了每一位研究者的专业素养,努力拓展培训渠道,加大培训力度。我园教师通过内引外联,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通过教研活动,在提高别人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带领教师共同进步。

二、取得的成效

(一)个性化的园本教研模正在形成,经过半年的行动研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形式具有本园特色的园本教研模式,初步形式了边学习边策划,边实践、边研究、边验证、边反思、边改进的教研模式。

(二)上下联动的教研网络体系初步建立;自课题实施以来,通过广泛宣传,通过网络,相互传递信息,营造起了开展园本教研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多数教师的专业基本功较弱。

(二)教师的理论水平较低。

(三)在参加教研中多数教师喜欢听别人讲,看别人上课,自已不去研究课题。

(四)资金短缺,开展活动很困难。

四、今后工作的建议

(一)健全工作长效机制:开展以园为本教研制度建设项目研究。

(二)、加强专业引领,结合本园实际在县教育局的支持下,在实验幼儿园专家的引领下,定期邀请他们到园参与教育探讨活动指导工作,献计献策,送课,为教师走进学术前沿,寻觅新思路,新知识,新技术提供机会,更有效地帮助我们把园本教研共作推向新台阶。

园本教研工作总结范文2

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在本学期的教研中,收获颇多,无论是全体教师教研,还是小班组教研,还是本班教研,都为大家搭建了平台,分享自己的成果,解决自身的困惑,我们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服务与孩子!

在新学期开始前,小组教研中,我们根据小班幼儿身体发展迅速快的年龄特点,制定户外游戏化的情景的运用研究,在小组教研中,我们通过学习讨论发现小班孩子虽然大肌肉群发展快,但肌肉的力量差,不易做特别剧烈的动作,活动时间在十五道二十分钟之间,了解了孩子的身体发育的特点,我们又分析小班孩子心理特点,幼儿现实想象混交,情景的创设,游戏化的语言,是最适合小班孩子的。在教研过程中我们先分析小班孩子的身心特点,在以研讨的方式进行总结归纳,各班进行尝试,修改,找到一个适合本班的户外活动最佳方案!

在十月份本班选择户外重点训练的是跳和爬,在材料选择上,我们根据孩子喜欢较大的玩具的特点,在伙房是师傅的帮助下,收集了许多米袋,孩子套在脚上,用双手抓住口袋,往前跳,我们也材料准备的同时也设计了情景,在加上游戏化语言的运用,孩子玩的非常高兴!“小袋鼠快来!,跟妈妈一个学本领了”我们在情景的设计中,不仅设计了跳的动作,还有走,跑,爬等其他动作的练习,孩子在我们创设的情景中,快享受着户外活动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小组教研是累计的过程,也是分享的过程,在这历经半年的小班组教研活动中不仅积累了经验,也是在发现问题中学会解决问题。

每周一教研组交流后,每周四本园大教研会,在大教研中我们组织学习了游戏语言在教育活动中的运用,剖析各年龄班的语言特点,什么样的方式才能更适合孩子,小班孩子由于神经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发音器官的调节、控制能力相对较差,所以他们有些发音得好不够准确和清晰,在小班阶段也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生活及教育活动中要注意语言的规范,亲切,生动,语速、音量适宜幼儿。孩子的语言发展与其自内心感受、认知、思维等多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教师不要机械、孤立的进行语言的训练。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的声音,音量,语气都是非常重要的。在了解到了小班的语言特点,就更好把握教育活动,日常生活,小班孩子语言的发展趋势,伴随着游戏化的语言引导,本班的孩子的语言发展突飞猛进,孩子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一件令人高兴地事!

在休息之余,我与本班教师也针对本班孩子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一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理交流,把三人的困惑一一说明,以讨论的方式进行解答,为了更贴近本班幼儿的生活,满足本班孩子各阶段的需求,我们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计划,根据老师个人的教育风格,分阶段的进行五大领域全面教育,刘老师主要负责孩子的日常行为规范,及家长工作,郭老师负责孩子英语方面的教育,我主要负责孩子艺术领域,文体教育活动等方面,我们各自找到自己负责重点,在一日生活中各尽其职,相互配合,及时沟通加以改进,不仅推进了我们自身的业务水平,班中孩子也在我们的正确的指导,和细心照料下,自主快乐的发展!

教师需要成长,积累是成长的需要,分享是成长的平台!无论是本班教研,还是小组教研,还是园本教研,都为我们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搭建了一个又一个交换知识,获得经验的桥梁,在学习分享中,我们一同成长!一同进步!

园本教研工作总结范文3

校本研修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校本教学研究、校本教育研究和校本教师培训,旨在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促使教师不断成长,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更加关注教师的发展。校本研修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学校不断学习、研讨,立足校情,踏踏实实走出了一条研修探索之路。现将具体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师德,提高认识

终身学习是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也是促成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对于学校来说,教师的专业能力决定着学校发展的命运和方向。当前,部分教师职业懈怠意识倾向严重,认为已有的知识已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使得教师不重视学习,对校本研修持抵制态度。为此,我园利用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反复强化对校本研修的认识,使全体教师充分认识到校本研修的重要意义,把大家的思想统一到校本研修的认识上来,从而积极参加校本研修活动,使自己成为校本研修的真正主人。

二、搭建平台,提升师能

(一)加强业务学习,更新教育观念

为引导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我园制定了教师业务学习制度。为提高教师集中学习的效果,教师主要通过“学、看、议”活动来充实学习内容。即学习课程准标和各类报刊杂志上有关课程改革等方面的文章;组织观看优质课课堂实录;评议观看收获和当前教学中的困惑。

(二)推行随堂听课,诊断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教学质量的生命线,是校本教研的主阵地。如何提高各学科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研究的问题,我园实行随堂推门制,为了能及时了解教情、学情,诊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能作出及时的调整,我园规定校委会成员每周至少听两节课,教师每周听一节课。听课后及时交换意见,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这样的听课活动自开展以来,我们发现,大部分老师都能静下心来钻研教材,能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尤其加速了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

三、专业引领,促进成长

新教师是幼儿园的生力军,是幼儿园的未来,为了提高我园新教师的综合素养,促进新教师专业成长,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新教师队伍,我园要求新教师制定一年入门、三年达标、五年成为骨干的专业成长规划,并努力为他们搭建成长的平台。

1.抓教学基本功比赛,技能大赛、等比赛,以赛促练,掀起新教师苦练基本功的热潮。

2.继续实施“师徒结对”活动,使新教师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言传身教,健康成长,督促新教师在业务上尽快入门并缩短走向成熟的路程。

3.为新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为新教师外出学习、观摩等提供强有力的物资保障。

4.成立了以园长为班长的新教师读书班。要求新教师每天保证半小时以上的研读,每月至少写好一篇有质量的读书心得;要求新教师做到“勤读、勤做、勤思、勤写”,在读书的基础上,结合自身教育生活实际,撰写读书心得和论文;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读书研讨会等活动,让更多的老师读书,在读书中真正成长起来。

校本研修是一项关乎学校发展的系统工程,我们在摸索中实践着,在实践中摸索着,也遇到了不少困惑,出现了不少问题。

1.师资缺乏,专业教师缺少,校本活动难以有效开展。

2.教师问题意识不强,教研活动缺乏针对性。

3.学校所受干扰较多,影响校本研修的深入。

今后,我们将努力克服各种困难,继续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为主线,不断开发校本研修内容、创建校本研修的新形式,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广阔的舞台,开创我园校本研修的新局面!

园本教研工作总结范文4

我园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思想,为加强教师自身修养,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业务研究能力和教科研水平。本学期我园更加规范了园本教研制度,结合教师在实际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类教育教学问题,以及我园开展的课题研究,现将总结如下:

一、“案例型”学习,提升教师道德与专业素养

1、坚持教师道德建设,培养教师法制意识,不断地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以“平等、尊重”的原则对待幼儿,是幼儿园的生存根本。在每月一次的业务学习中,我们都会摘取各种典型案例与教师分享交流,选取身边的真人实事,让老师学习与借鉴。本学期,我们还开展了以师德演讲大赛,每位教师都能结合自身的带班经历发表各自的想法,气氛很是浓厚。

2、以点带面,积极发挥参加幼儿园骨干老师的辐射与带动作用,把每次活动的精神与课例都在业务学习时对全体教师做一汇报交流,让未出去参加学习的老师也能通过“说课例”感受到外面同行的先进教学理念与好的教学方法。

二、“菜单式”实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业务能力

我园的教研组在“教研”活动中的“教”和“研”处于一种辩证统一关系。“教”是“研”的依据,以“教”促“研”;“研”是为了更好地“教”,以“研”带“教”。每个教研组,均由园骨干教师担任各教研组的组长,负责组内的各项活动的组织与开展。一方面为了加强全体教师的教研与科研意识,另一方面也是为培养园骨干教师的管理与组织能力。

教研组长首先确定教研组研究的'方向,分别制定相应的教研计划,再从理论的角度提高教师对各教研概念的认识,再由理论结合实际开展观摩研讨活动,最后通过实践再次上升到理论评价。组织教师分层次、年级组开展实践教学活动,如在教师集体观摩后,年级组长组织研讨,结合之前所掌握的理论支撑,教师进行反思总结。在音乐教研中,尝试让未公开教学过的新、老教师组织教学活动,每次活动教师都能认真准备,积极开展“菜单式”的教学练兵,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与业务能力。

三、“风暴化”研究,强化教师的“教”与“研”的意识

以“学习、实践、反思”为一体的教研方式,形成实、活、新为特征的教学研讨氛围,通过教学实践,加强教师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认识理解;通过“教”促进老师看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研”的意识。至本学期末,我园教师由先前面对抛出的问题沉默寡言到现在积极发言表达自己想法的转变,且能结合自己在外学习时的所见所闻而感言,即可以看出我们的教师在教研活动的推动下正在逐步进步、成长。

我园的教研活动也逐渐走向成熟的道路,在这一摸索与实践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总结反思。针对问题,要善于分析、解决,如外出学习的老师虽能把学到的内容等带回园,但是大部分教师不能通过这些抽象化的“说”而理解全部的课例实质,下学期可以考虑让外出学习的老师在本园把课模拟再现,把课例形象化、具体化,便于真正理解、吸收,等,这些都可以在我们今后的园本教研活动中尝试。

园本教研工作总结范文5

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的深入实施,在幼儿园的具体工作中,发现了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如何提高教师的研究能力和专业化水平,进而促进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改善;怎样让教学研究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生活方式;走怎样的教研之路才是适合本园教师、幼儿的正确路线…一直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幼儿园为研究基地,以新纲要实施过程中幼儿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着眼于在实际的幼儿园工作中发现、研究、解决教师关心的具有共同性的实际问题,以师幼共同发展为目标。初步搭建了一个让教师实地研究,实现专业发展的园本教研平台,使青年教师逐步走上了成长的快车道,同时促进了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实践证明,我园教师在园本教研活动中逐步成长起来了。现将一学期以来我园开展的园本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规范园本教研管理体系,明确分工,责任到人。

为了全面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以教师为研究主体,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努力把教师培养成研究型教师,我园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园本教研保障制度。

(1)建立健全幼儿园园本教研组织机构。园长担任园本教研的第一负责人,成立了园本教研研究小组。组建了由园长、保教主任、优秀教师组成的研究小组,研究小组指导教研组。保教主任指导教研组制定园本教研计划,发动全体教师参与园本教研,督促和评价幼儿园园本教研工作。

(2)逐渐建立健全园本教研制度,规范园本教研活动的开展。在园本教研活动制度上,做到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内容定。教研组见周安排集体教研活动,在集体教研制度上做到“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定专题、定中心发言人。无论是中心发言教师,还是其她教师,不再把自己当作被动的受训者,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研讨。园本教研制度做到了有章可循,初步建立了依法治园、教研工作规范化的机制。

二、加强学习培训,优化教育理念

教师是园本教研的主体,没有他们的理解、支持和热情参与,园本教研工作就难以开展。因此,加强师资培训工作尤为重要。我园注重多种培训形式和渠道,做到集中培训和分散培训相结合,组织教师外出观摩、学习培训,理解掌握新的教学理念,转变思想观念,明确园本教研的具体目标、研究对象和目的意义。同时利用周一下午业务学习时间,举行专题讲座,观看录像聆听专家讲座,观摩活动录象等。我们多次组织部分教师外出办属各幼儿园学习、培训,要求他们回来后写出学习心得,在教研组里汇报交流,使全体教师一同成长,共同进步。我园教师通过学习、培训、交流、观摩、取经,优化了教育理念,明确了努力方向。

三、勇于实践、探索,因地制宜开展园本教研活动

开展园本教研的基本方式、核心要素是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我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开展了园本研究系列活动。

1、专家引领,互动研讨。为了拓宽教师的教学视野,我园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使教师的专业理念不断更新。情办属幼儿园优秀教师我园进行实地指导,与教师互动,面对面交流意见。帮助老师们解决了自己教育教学中的困惑,拓宽了自己的教育视野。2、同伴互助,共同提高。我们在园本教研中搭建共同成长平台,进行同伴互助,共同提高,在教学中发展,在教研中成长,这是我园园本教研工作的核心。

(1)在各班寻找研究问题,确定研究重点,拟订研究方案计划的过程中,我们由骨干教师抛砖引玉,大家共同寻找在教育教学中的问题,形成互助的良好氛围。

(2)青年教师赛课活动。让每个青年教师都有参与展示自我和施展才能的机会。比赛后给教师们提出意见和建议,并推荐左平老师参加重庆市教师专业素质展示活动,由全园老师共同出谋划策,一起参与到活动中。

(2)经验交流活动。每学期举行包括教学经验、教育科研、课程开发等方面的各种形式的经验交流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3、园本教研,整体提升。

我园针对教师在工作中的问题,开展了《快乐反思》、《如何评课》《目标有效性》等一系列的问题研究。通过多次的教研互动,形成了一定的园本教研模式:选择或捕捉研讨主题→查找资料→理论学习→实践→反思→再查找资料→再理论学习→再实践→再反思……等等。例如:语言活动《圆圆和圈圈》,我们就通过“一课三研”的形式,让每一个层次水平的教师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最后达到全园的实践提高。教师们在教研中不再是被动参与,而且敢于质疑、对话,产生思维的火花碰撞。

通过摸索与实践,我们感到园本教研是切实为幼儿园发展服务的,园本教研是切实为教师专业化成长服务的,因为它能做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它打破了以往的教研活动是空中楼阁、雾里看花,参与者只能席耳恭听,而不一定能解决本园存在的实际问题的尴尬局面。但我们也深深地感到进行园本教研,仅仅依靠本园的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有强大的理论支持和专业引领,在今后的园本教研中,我们希望得到市区领导专家的指导和厚爱,帮助我园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园本教研,将我园的课程改革一步步深入开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