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玉米苗的作文通用7篇

时间:2023-03-24 作者:Anonyme

作文的题材明确才能得高分的,大家只有将作文写好,才能使语文成绩得到提升,以下是大黑猫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种玉米苗的作文通用7篇,供大家参考。

种玉米苗的作文通用7篇

种玉米苗的作文篇1

国庆节正是秋收季节,我们趁着长假,回老家帮舅爷秋收。妈妈爸爸也有意顺便让我尝试一下秋收的感觉。“秋收什么样?一定很好玩吧!”兴奋得我一夜都没睡好觉!

第二天,我们起得很早,开了四个小时的车,上午十点,来到了舅爷家,舅爷准备了丰盛的午餐:“多吃点,准备力量,一会儿下地干活!”

吃过午饭,我们一行十人直奔玉米地。到了地里,我学着大人的样子也去割玉米秆,只见他们一手拿刀,一手把着玉米秆,刀一落就“唰”一下把玉米秆割下来,地里一片“唰!唰!”的声音,他们割得真快!

我没法学着他们去割,而是用镰刀去砍玉米秸,但怎么也砍不下来,我憋足劲,咬紧牙,用尽全身的力气,“咔!”虽然砍进去了,结果刀夹在秆里,往下割,割不动,往外拔,拔不出,真是进退两难呀!我的胳膊也被玉米叶划伤了,疼得我差点哭出来。

正在扒玉米的奶奶喊:“来扒玉米吧,这活安全。”我丢下刀,连忙跑了过去。只见他们,抓起秆上的玉米,两手一撕,就露出了黄澄澄的玉米棒,玉米棒就好像一条条金色的大鲤鱼,从他们手中窜出来,然后蹦到地上。满地“金鲤鱼”连成一片,像一条金色的大道。我急忙凑到奶奶跟前,开始扒,可我用手一撕,怎么也撕不开,只得一叶一叶的扒开,玉米柄也折不断,只能用膝盖顶着折,把我累得喘粗气,索性坐在地上又不干了。

爸爸他们顶着烈日一直割,汗水浸透了他们的衣裳,满带灰尘的脸被汗冲成一道一道。扒玉米的奶奶、妈妈也累得直不起腰,手上磨出了水泡,个个都累得疲惫不堪。此时,我深深地感到一粒粮食真的来之不易啊!

记得有一次,我吃玉米时,吃不净就扔,觉得不好吃时也扔。为了这事爷爷说了我好几回,可我也满不在乎。今天,我在这里真的上了一堂活生生的“锄禾”课!

这次秋收使我亲眼看到、亲身体验到劳动是多么艰辛,深知粮食来之不易。这让我终生难忘!

种玉米苗的作文篇2

暑假的后一个月正是收获玉米的季节,家家户户都在地里摘了玉米穗运回家,再把玉米穗一个个剥成碎粒去卖钱,或者留着自己吃。

一个炎热的下午,太阳洒满了大地,一切都显得那样昏沉。我去朋友家玩,正好遇上了他家正在用机器碎玉米,不对,那哪能算是个机器啊,分明是个简易的工具。

正看着,忽然被一声话语打破了:“来呗,给老姑搅玉米机。”“哦!”我一边答应一边坐到了椅子上,朋友把工具移了移,,往里边塞了只玉米穗,双手稳稳地扶住。

“来吧!”我没想太多,直接握住握把,转了起来。

“咔嚓,咔嚓……”玉米掉了许多碎粒。随后又是“滋”一声卡住了,我继续用力转,可无济于事。

”往回回一下。”朋友提醒道。

听了朋友的话,我赶忙往回回了一下,又用力转了起来,“咔嚓——”一个玉米全部成了碎粒。我看着这些碎粒心想:“想不到这玉米还挺难搅的……”

没容我想完,第二个玉米穗就放了上来,我又用力的转了起来,“咔嚓,滋,咔嚓——”就这样,后面的玉米也都是这样用机器搅着。搅玉米的声音像个调皮的飞虫,飞进了我的耳朵,又飞了出去。

干了一会儿,我的汗珠就开始忍不住的往下落。于是换做了朋友搅,我紧紧地帮他扶着,可搅玉米的那个工具还是会左边移右边晃,像个调皮的.小孩儿一样。

嚼玉米的声音又响了起来——“咔嚓,滋,咔嚓……”搅玉米的声音持续响了一个多钟头,地上的碎粒堆成了堆,可就算他把它们再合成一个个玉米穗,也不能和眼前这大堆玉米比。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我们一刻也没有放弃,每天都嚼了一点碎粒,那堆玉米,也就在无声无息中变成了碎粒,被摊在路上,等晒干后再用麻袋装起来贮存。

种玉米苗的作文篇3

说到玉米,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但是你们经历过剥玉米大赛吗?

今天下午的时候,老师走进教室说要进行剥玉米大赛,班里就炸开了锅一样,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我心想:切,不就是剥玉米吗?我肯定是第一!

比赛还没开始的时候,同学们都紧握着玉米,好像要把玉米给捏爆了一样。

比赛一开始,有的同学用力把玉米往下剥,有的剥不下便气急败坏的拿着玉米往桌子上敲,还有的同学拿着玉米狠狠的往腿上撞。而我则先用大拇指抠下一排,然后使劲的旋转,顿时,教室里玉米满天飞,有的`弹到了桌子上,有的弹到了地上,有的弹到了墙角。过了一会儿,我发现别人都剥了三个了,我们一个也没有剥完。我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我的手被磨的红肿红肿的。我们一组加快了动作,我的心情特别焦急,我的脸气的通红。玉米剥完了老师下去拿,我们便从地上捡玉米粒,过了两三分钟老师把玉来拿了上来。同学们争先恐后的去拿,唉,我一个也没拿,这时候老师给了我们一个玉米,我便掰成两半,给了另一个人。老师说:“时间到。”我便把玉米给了老师。老师称了一下我们10分钟剥了3。5斤,我们虽然没获胜,但我尽力了。

通过这个比赛,我知道不到最后一刻不能放弃。看着我通红的双手,我想到爷爷的不易,原来剥玉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次回家,我要帮爷爷剥玉米。

种玉米苗的作文篇4

玉米粉,老家独有的一种吃法。

用玉米面做成筋道的糊状,用漏勺把它均匀的漏在凉水里,就成了一条条金黄的、游动的小鱼,看着漂亮,去酸菜缸里盛一盆清凉的酸汤,来几点绿绿的葱花,点几滴香油,爱吃辣的,来点辣椒油,就成了。来一碗玉米粉泡一点酸汤,就是一碗下火顺气,清凉养眼的美食。

今天几个同学相约去一个女同学家吃粉,女同学身体有点问题,就让老公早早的给做好了,等这几个馋猫去上门。

一路欢笑,转眼就到了,没到家门,就吆喝着,就怕不知道有人上门。女同学的老公在门口等着我们,一个高大的农村男人,满脸微笑,看着我们直奔厨房,无奈的说:都做好了,自己去吃!

黄的粉,透明的酸汤,绿绿的葱花,看着就有食欲,我们嚷着:我吃两碗,我吃三碗,我也要,不用客气,没有虚伪的套话,直接开吃。不用摆桌子,也不用凳子,三五分钟,两碗下肚。那叫个凉爽,那叫个舒服。美!!

然后就是随便聊天,互相调侃,女同学在一旁坐着,静静的听大家说笑,三十年前的同学情谊,就充满这温暖的小屋,欢声笑语一如以往,太阳好暖,同学的情谊好暖。

在外久了,每天都说着场面上的话,与人虚伪客套,真的有些累。多好的农村,多好的同学,多好的同学老公。一个电话,就不怕麻烦,放弃自己的事,给一帮馋猫做饭,还的等着你来吃。纯朴、善良,不虚伪,这就是我记忆的老家。

吃粉很美,更美的是同学的情谊。三十年没见,也不影响同学的感情,其实三十年前,大家都是小小子,小闺女时候,也许跟本没说过话,甚至还吵过闹过,三十年后,就因一句:我跟你是同学。就没有怨言,没有客套,你来,我这就是你家!这就是我的同学!

种玉米苗的作文篇5

收获的季节,欢乐混合在空气中,弥散在大地上。

中午时分,艳阳高照,空旷的田野上堆起了好几堆金黄的玉米,每个人都在忙着收玉米。

瞧!村里的王叔叔和张阿姨已经收获了好几堆玉米,堆起来的玉米像一座座金黄色的小山。虽然忙得不可开交,可是他们还是十分开心。王叔叔和张阿姨还在手脚麻利地忙活着,他们希望在天黑之前能将玉米收完。

这时,他家的小猫好像也受到了感染,在一旁不停地“喵喵”直叫,也分享着收获的欢乐和乐趣。

不只是王叔叔和张阿姨在丰收,村里的爷爷奶奶也在品味着丰收的喜悦,他们也在帮着收获玉米。突然,奶奶的腰直不起来了,或许是太累了吧。奶奶年纪大了,村里的人不让她干活,可是她知道这次的丰收节对她很重要,她仍然弯着腰收玉米。

天快黑了,忙碌了一天的人们也准备回家了,田野上又恢复了宁静。

啊!丰收的季节真欢乐啊!

种玉米苗的作文篇6

今年国庆长假,我去姥姥家掰玉米。

姥姥家可真好,因为她家有可爱的小狗,健壮的大牛和成片的庄稼。可我最喜欢的还是掰玉米。

在一望无际的田野上,生长着成片的玉米。玉米的杆像是一根绿棒,上面长着长长的绿叶,玉米就藏在叶子里,它的皮有绿色的,有黄色的,头上还有红丝丝,它那珍珠般的果实就在玉米皮里。

看到这景象,我兴奋至极。我央求妈妈教我掰玉米。只见她戴好手套,又拎起一个袋子,抓住玉米,一使劲,玉米就掰了下来。哎,原来掰玉米这么简单!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戴好手套,拎起袋子,正要跑掉,却听到她喊道:“千万别摘下手套,别漏下玉米,小心摔倒,别掰人家玉米……”话听一半,我便不耐烦地说:“行了行了,别说了。”“很难的,一会你准干够了。”“不一定。”我随手掰了一个玉米,噢,这么简单呀!我一个接一个地掰,越掰越快,一个下午,我竟掰了一大袋子,我给妈妈看了之后,问她:“你还说我干不了吗?”她说:“不,你真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我高兴地笑了,妈妈也笑了。

太阳渐渐地落山了,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玉米地。美丽的晚霞伴随着我愉悦的心情。看着满满一车玉米,我心中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种玉米苗的作文篇7

国庆节假期正是玉米成熟的.时节,这不,我又要跟随父母回村里帮姥姥收玉米了。

我们起了个大早,整理好了“劳动装”,你看,光衣服、鞋就有两大包。经过一路的颠簸,我们终于回到了村子里。一进门,我们就赶紧换上“劳动装”,戴上姥姥准备好的手套,跳上三轮车,便又向玉米地进发。

到了目的地,向四周望去,除了高粱地是红色的,其余都是一片金黄色。地里的庄稼整齐地站在一起,似乎准备与我和家人们一决高下。

我把金黄的玉米皮撕开,左手撑住根部,右手用力一掰,一个颗粒饱满浑身金黄的玉米就落入手中,我得意地把玉米向桶里一扔,之后左脚向前一跨,右脚向玉米杆根部狠劲一踩,一个“士兵”就被我打败了。

当桶里的玉米堆满时,我就拿上一个编织袋,两手撑好袋子,爸爸麻利地提起桶,把黄灿灿地玉米倒进编织袋,并用一个布条系好。

收完玉米的时候最让我期待的就是倒玉米了。

装好袋子的玉米被运送回家,院子里早已搭好的放玉米的“大床”,“大床”四周围了一圈穿着橙色“网眼服”的一袋袋的玉米。大人们把一袋袋的玉米送到“大床”上,邻居的几个小伙伴也赶来帮忙,我们站在玉米堆上,喊着号子,几人合力将袋子里的玉米“轰隆隆——”地倒了出来,很快,玉米就堆成一座“小山”了。之后,我们坐在“小山”上,喘着气,冒着汗,兴奋地又说又笑。

看啊,又是一个丰收年,这满院的金黄让姥姥笑逐颜开,这收玉米的快乐也真让我回味无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