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写作文时,可以通过对比和对照来增强论证的力度,作文不仅是语言的运用,更是对情感和思想深度的挖掘与表达,以下是大黑猫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贴春联优秀作文推荐6篇,供大家参考。
贴春联优秀作文篇1
贴春联了,爷爷在大年三十这天早上,拿着从集市上刚买回来的春联。伴随着鞭炮的咆哮声,我连鞋子都来不及穿上,急吼吼的,穿着拖鞋哒哒哒地冲向大门口。
哇!我立刻叫了起来。你瞧瞧那贴在大门口的对联儿,镶着金色的纸,在阳光的笼罩下显得格外耀眼。旁边在用花红柳绿来映衬,再加上两条栩栩如生的金鲤鱼,简直漂亮的要盯着看大半天,细细的去品味每一个字的笔画,每一个花纹的吉祥寓意。这时爷爷正在贴着大门口的横幅,爷爷站在两个叠在一起的凳子上,手忙脚乱地说道:“丫头别傻楞着了,快过来帮我扶着。”我才回过神来,紧紧地抱着板凳,认真的听着爷爷的朗诵“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我一个不介意的,抬头看见一缕缕白丝在他的头上闪烁着。唯一没有变的是那宽厚的肩膀,它让我想起了小时候与爷爷一起贴窗联的情景。
那年也是这一天,夕阳已经吻上了山的脊梁,它的余晖把爷爷的背影映的更加温暖。那原本金黄的大字上,在夕阳的妩媚的抚摸下,大字也变得温暖起来了。我好奇地问爷爷:“爷爷,您干嘛每年都要自己贴春联呀。”爷爷我摸摸我的头,笑了笑说:“还不是为了给你们这些子孙后代带来平安幸福吗?”爷爷慈祥的笑容,彻底地温暖了我。爷爷那带有温度的手,至今回想起来,还好像在我的心头,散发出了淡淡的余温。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贴春联的人却已经是满头鬓发,满手老茧的老人。
丫头!接着!他把旧的春联撕了下来,我接过后就把它扔在脚边,当爷爷叫我拿了一个剪刀时,我在地上仔细的找着,突然鞭炮的迷烟里夹杂着一道很强烈的光。我定睛一看那不是我刚扔的对联吗?怎么刮到那儿去了。我走了过去正当我要捡起它时,它就像长了翅膀一样到处飘,我跟在他后面,绕着大门跑了几圈儿,才捡起这张被石头和泥土摩擦后的旧联。我顺手掸了上面的.烟土,上面金黄的大字被太阳反射后,又一次照进了我的眼里。
这时,我的鼻子酸酸的。因为我已经感觉到这对春联和爷爷是一样的。他像墙上新联一样自豪,自信。虽然岁月的尘埃,一年一年的把他的耀眼遮住了,但他依然没有放弃展现自己的光芒。爷爷,您说对吗?您虽然已经老了,却仍然要亲自贴上春联,给周围的人带来幸福快乐。这时爷爷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丫头人呢?我深吸了一口气:“来啦。”
贴春联优秀作文篇2
“笃笃笃”一阵敲门声吵醒了我,“谁啊?”我揉揉双眼,“快起来,贴春联啰。”原来是哥哥。对!贴春联!我一骨碌爬起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衣服、刷牙、洗脸,一气呵成。打开房门,冲下了楼。
今天是除夕,跟往年一样,我还是跟父母来到乡下老家过年。一回来,爷爷就分配大家的任务:大伯、大妈、爸爸、妈妈、奶奶准备年夜饭,爷爷敬菩萨,贴春联这一艰巨的任务就落在我和哥哥的头上。
虽说是农村,大伯家的房子却比城里的`房子大多了,三间二层的楼房再加两间平房都是新砌的,要给它打扮漂亮,可不是一件容易事。这不,我一下楼,一大堆春联就“砸”到了我的身上,“捧好了,跟在我后面。”哥哥发号施令。我小心翼翼地捧着它们,生怕不小心撒了。
我们来到大门前,哥哥在我捧的春联中找出大门上联“家过小康欢乐日”来到左边,爬上早就准备好的凳子,撕开双面胶,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仔仔细细看准后才小心地贴上。然后将凳子小心地移到右边,下联“春回大地艳阳天”看准了左右对称后一按,ok,完成!“哥哥,这有什么讲究吗?”“当然,春联这么贴可有讲究,古时候讲究左为尊,右为次,故上联贴在左边,下联贴在右边。”真不愧是大学生!一张又一张,一付又一付,我和哥哥楼上楼下,爬上爬下,弄得满头大汗,干了大半天,总算贴完了。
我松了一口气,望着那一付付喜气洋溢的大红春联,不禁想到以前爸爸跟我说的事:爸爸小的时候,农村贴春联讲究可多了,长辈贴春联时,小孩和妇女是不得参与的,更不能随便乱说话,要是说错了话,老人们会不高兴。还会专门贴上一付对联“童言妇语,一概无忌”。哼!分明就是重男轻女,欺侮我们女生。今年,我特地问爷爷是不是有这回事。爷爷笑着说:“呵呵,现在啊!你可是我们家的宝贝。时代早就不同了,那些旧的封建的东西早就淘汰了。”呵呵,本来嘛!我开心的指着爷爷写的春联,大声念起来:“文明社会开新运,道德人家乐小康!”
贴春联优秀作文篇3
提起过春节,大家能够想到的就是穿新衣,压岁钱,再有就是贴春联,关于贴春联这件事,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习俗,当然,所谓的习俗,也无非就是贴对联时间迟早的问题~
在自己所在的老家,贴春联基本上就到了腊月三十的那一天,可是自己来到某人这边之后,发现人们贴对联贴的都比较早,今天是农历的腊月二十四,住在院子里的邻居需要回村里过年,在回家之前也就提前把春联贴好了!
自己看到了,忍不住感叹,这里的贴春联时间真早啊!可是想一下也情有可原,毕竟就是自己还去村里,之后,再来到这个院子,就在年后了,中间隔着一个春节,不贴春联是万万说不过去的,贴春联的话,安排其他人也是不妥当的,所以倒不如早早的贴上去比较好!
和去年相比,自己今年准备春联,也准备的早,早在前一段时间,自己就从淘宝上买了一副春联,看到邻居贴上之后,自己也就忍不住再想,反正有一些事情是迟早要做的,那么就贴上去春联吧!
趁着邻居家的透明胶,自己也就把春联贴了上去!
今年的贴春联,因为有了邻居们的帮忙,感觉特别的.热闹,虽然只是简简单单的一副春联,但是因为贴的人多,就显得热闹,走在院子里,看到门上贴着红红的春联,心里想着快过年呀,春节就要到呀!
当然,关于贴春联,有的地方就是还自己写春联,现在基本上好多人都是买现成的,自己也在抖音上,就是看到有的学生在学校里练毛笔字,到了腊月里,贴春联的时候正好有了用武之地!
这大概是感觉最有意义的贴春联了吧?孩子们写好一副又一副的春联,并且负责把它们贴在门上,那才是过年贴春联最有意义的!
期待着自己孩子也可以早一点长大,有朝一日也能够写春联,贴春联,那个时候的过年应该才更加的有意义和更加的美好吧!
贴春联优秀作文篇4
“过年了,过年了”,按照我国传统的习俗,春节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
大年三十,我和爸爸起了个大早,我们一起来贴春联。门上的旧春联,已经面目全非了,所以我们要把旧的春联先撕掉。旧春联就像个淘气的娃娃,躲在门上不肯下来。于是,我和爸爸准备了一盆水、一把小刀、一条抹布来对付它们。我们浸湿抹布,把旧的春联弄湿,再拿小刀将旧春联一点点刨下来,最后用干净抹布擦一遍,这样门窗就变得一干二净了。
开始贴春联了,我自告奋勇地跟爸爸说:“爸爸,让我来帮你贴吧!”爸爸高兴地点点头。我先在春联背面贴上双面胶带,将双面胶带的一面撕掉,接着搬来一条凳子站上去,爸爸在不远处指挥着,上一点,下一点,左边高了,右边再过去点,好让我能把春联贴正。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春联在我和爸爸的协作下,很快就贴好了。
正当我们准备收工之时,爸爸发现了一个小问题:“悦悦,我们把对联的顺序贴反了。”我一脸疑惑:“爸爸,我刚才明明读过了,对联很顺啊!”爸爸指着门上的对联告诉我:“简单点区别,上联最后一个字的声调是三声或四声,下联最后一个字的声调是一声或二声。”哦,我懂了,心里暗暗想着:贴对联看起来这么简单的事,里面也有这么多的学问呀!于是我们又重新把春联的顺序换回来。
贴完春联,我们欣赏着今天的成就,红彤彤的对联映在脸上,我感受到了节日的喜庆和吉祥。过年真好啊!
贴春联优秀作文篇5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的脚步近了,辞旧迎新的钟声即将敲响,“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快乐。
大年三十那天,我早早就从床上蹦了下来,惊讶地发现家里被妈妈打扮得特别喜庆,一盏盏小灯笼挂在阳台,如同小朋友的红脸蛋,又好像红透了的桃子,真好看呀!大红色“年年有鱼”的窗花贴在窗户中间,象征着日子红红火火,多姿多彩。
吃完早餐,爸爸准备贴春联,我便也想试试。爸爸问我:“你知道哪幅是上联,哪幅是下联吗?”“当然知道!”我得意洋洋地说,“哪一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三声或四声的时候,这一联就是上联,要贴在门的右侧,剩下的一个自然就是下联,要贴在门的左侧。”“答得好!这样念起来朗朗上口,要是贴反了,会让人笑掉大牙的。我们一起去贴对联吧!”“好耶!好耶!”我高兴地说。
走到楼道里,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满目红彤彤,喜庆极了。我站在凳子上先把上一年的对联拆下来,然后把墙擦干净,定好位置,整整齐齐地把春联贴了上去。可是,没过一会儿,春联掉到了地上。“这是什么情况!”爸爸说,“它怎么会掉下来呢?”接着,我们换了一种方法:用背胶加透明胶。我自信满满,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贴了上去,结果就可想而知了,胶带被我贴的皱皱巴巴,急得我伸手去揭,爸爸赶紧说“不能揭掉,不然会把春联贴坏的!”“这可怎么办呀?”说着说着,眼泪都要流出来了。爸爸安慰说:“没事,第一次嘛!下一次一定会贴好的。”在爸爸的鼓励下,我把下联贴的平平展展的,一岁的弟弟也来为我鼓掌,“啊!啊!”地指着下联。我甜甜地笑了。
家家户户的.春联韵味不同,却都洋溢着过年的气氛。我钻进了春节的氛围里,感受到了贴春联的乐趣,更知道了春联代表着对美好生活的寄托和希望。
贴春联优秀作文篇6
新年的脚步声渐渐走近,大街小巷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除夕这天,大街小巷都充满欢声笑语,无论是老人还是孩子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除夕这天,是人们最忙但也是快乐的一天,下午,我跟妈妈从集市买来了春联,很郑重地拿来剪刀、胶带等东西。帮忙贴春联啦。
大家知道春联是什么吗?春联最初是叫做“桃符”,在周代时出现,桃符是指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后汉书·礼仪志》有记载:“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着户,名仙木,百鬼所畏。”到了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出现了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的事。《宋史·蜀世家》有记载:“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就是我们国家的第一副春联。到了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就有描写道“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只不过不同的是由桃木板改成了纸张——春贴纸。直到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此后春联沿习成为了习俗,源远流长。
新年嘛,当然要除旧迎新啦,所以要把旧的春联先用手撕下来,旧的春联好难撕啊,我用小刀、水、抹布等对付它,终于在我的不懈努力下把它给除得干干净净的。我把胶带撕开,撕成一小段一小段,然后想贴在春联上,但问题来了,“绿竹别其三分景,红梅正报万家春。”哪个是上联,哪个是下联?我丈二摸不着头脑,爸爸好像看穿了我的心思,他说:“春联讲究平仄,平是一、二声,仄是三、四声。一般上联的最后一个字是仄声,下联的最后一个字是平声哦。”“哦”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最后帮助爸爸把春联给贴好啦,红彤彤的对联充满喜庆,它寄托了我们对新一年美好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