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能够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增强实现梦想的决心,一篇逻辑严谨的作文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思考深度与严谨性,以下是大黑猫文档网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伟人的作文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
伟人的作文篇1
我常想:杨柳婀娜多姿,可谓妩媚极了,桃李绚烂多彩,可谓鲜艳极了,但它们只是给人一种外表好看的印象,不能给人以力量。松树却不同,它可能不如杨柳与桃李那么好看,但它却给人以启发,以深思和勇气,尤其是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不由人不油然而生敬意。
我每次看到松树,想到它那种崇高的风格的时候,就联想到共产主义风格。
我想,所谓共产主义风格,应该就是要求人的甚少,而给予人的却甚多的风格;所谓共产主义风格,应该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和事业不畏任何牺牲的风格。
每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都应该像松树一样,不管在怎样恶劣的环境下,都能茁壮地生长,顽强地工作,永不被困难吓倒,永不屈服于恶劣环境。每一个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都应该具有松树那样的崇高品质,人们需要我们做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只要是为了人民的利益,粉身碎骨,赴汤蹈火,也在所不惜,而且毫无怨言,永远浑身洋溢着革命的乐观主义的精神。
具有这种共产主义风格的人是很多的。在革命艰苦的年代里,在白色恐怖的日子里,多少人不管环境的恶劣和情况的险恶,为了人民的幸福,他们忍受了多少的艰难困苦,做了多少有意义的工作呵!他们贡献出所有的精力,甚至最宝贵的生命。就是在他们临牺牲的一刹那间,他们想的不是自己,而是人民和祖国甚至全世界的将来。然而,他们要求于人的是什么呢?什么也没有。这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松树的崇高的风格!
目前,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日子里,多少人不顾个人的得失,不顾个人的辛劳,夜以继日,废寝忘食,为加速我们的革命和建设而不知疲倦地苦干着。在他们的意念中,一切都是为了把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为了迅速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为了使人民的生活过得更好。这又不由得使我们想起松树的崇高的风格。
具有这种风格的人是越来越多了。这样的人越多,我们的革命和建设也就会越快。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像松树一样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崇高的品质;我希望每个人都成为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人。
伟人的作文篇2
放学后,我缓缓地走在街上。这座城市里充满了喧嚣与吵闹。夕阳的余辉懒散地照在这一片土地上。我漫无目的地走着,看着。呆板的城市绿化、高耸入云的大厦并不能掩饰它的庸俗,反而更使人增添了一股厌恶之情。
虚伪的外表是不能掩藏它真正的内在的,我想着。这时,意外地,一个垃圾箱吸引了我的眼球。橘黄色的外壳衬着金黄的夕阳,具有着独特的视觉美。柔软流畅的线条拂过人们寂寥的心坎。对于人们,它全盘接收着他们抛下的各种垃圾,包括他们的旧思想,鄙视和一声声的辱骂。可它没有半句怨言,干着它的本分事,从不越过雷池半步。
我的视线随着它慢慢地转移着,突然停在了它旁边的塑料袋上。它的出现给这完美的氛围添了糟糕的一大笔。我想走过马路,将塑料袋捡起来。但来往的车辆无情地阻止了我的想法。我无奈。
就在这时,一位年轻时髦的女士经过那里,我庆幸,终于有人会将它捡起来了。她高挑的身材,整齐且华丽的服装,一层淡抹,显示出她高贵的气质。我想,如今的小姐都爱干净,看到这不堪入眼的一幕,一定会摆平这个可恶的塑料袋的。但我的预想终于没有到来,年轻的爱干净的她,只一淡淡的撅了一下眉毛,翘起修长的兰花指,踮起脚后跟,急促地走过它。之后便是一声如释重负的叹吁声。
我默然,我不知该说什么好。难道是我想错了?!而我也不敢再想下去。
给我的心中重新点燃希望之火的是这时走来的一位男士。他一副温闻儒雅的样子,给人一股打心里的信服。一副金边的眼镜,一个黑色的公文包,一挺整齐的西服,这样的模样,你回不相信他不捡这一小小的塑料袋吗?我相信,我坚决相信!
但事实总是无情的,他没有捡起它来。也许这个塑料袋太渺小了,太不起眼了,总之,他没有捡起它来。
的确,事实是无情的,但它有时候也会给你惊喜。就在我失望的时候,一位衣着朴素的伯伯进入了我的眼帘。他显然没有受过太高的文化,有的只是一副传统农民的模样:黝黑的皮肤,历经沧桑的脸,简单的中山装,一双厚实的棉鞋。他没有前两位的高学问,高薪水,但他有比他们更高的内在品质。
他毫不犹豫地捡起那个塑料袋,放进垃圾箱里。简简单单的几个动作,却深刻地铭刻在我的心中。我记住了他,一个平平凡凡的农民伯伯!
夕阳的余辉仍然灿烂地照着,照在他的身上,发出耀眼的光芒。
我顿时明白了:华丽的外表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要有一颗美好的心灵。
伟人的作文篇3
我的玩具
忘记了在哪一年的“六一”儿童节上,我原来的钢琴培训老师——戴老师送我了一只漂亮的玩具小猫,它有一双蓝色的大眼睛,头上的粉红色蝴蝶结好像正在闪着亮光,一条粉红色的围巾拖到了地上,这样看起来格外的有精神。它就是可爱的小猫——萨琳多特。这个名字虽然是外国人的,但是读起来很顺口,所以我就给它取了这个可爱的名字。
戴老师说,这个可爱的猫咪玩具是她存了好多年的呢,她存起来只是为了在“六一”儿童节那一天送给我,原来戴老师叫它“可可” 因为它可爱得无法挑剔。
最招人喜欢的是萨琳多特的那双海蓝色眼睛,它像天上的星星,也像价值连城的珍珠。如果现在这双海蓝色眼睛盯着你,你可能会被它的美丽的大眼睛而迷住。因为我说过了,那双大眼睛就像是星星、珍珠一样。你可能会怀疑,那双大眼睛不是自己的,而是天上的星星摘下来放在了它眼睛里,或者是珍珠安在了它的眼睛里。
从萨琳多特的眼睛里能看出,它不是一只很普通的猫咪,可能是一只从天上仙女那儿跑下来的猫咪呢。因为那双眼睛让人看上去温柔、可爱、善良。虽然它不是那么的逼真,但我还是非常怀疑它的身份。
萨琳多特的颜色,你们可能现在正在猜想,是黄色?是绿色?是黑色?是蓝色?是棕色?还是紫色?但我恭喜你们,你们都猜错了。萨琳多特真正的颜色是白色,让人喜爱的纯白色。日常生活里,我们很容易看见纯白色,我来举几个例子,比如说:纸、小布丁、让人见到就要流口水的奶油蛋糕、墙壁等等都是纯白色的。和平鸽也是白色的,萨琳多特为什么是白色,因为为了求好运,所以它的颜色是白色。
萨琳多特的心情由你来决定,当你快乐的时候,你看看萨琳多特,你便会觉得它正在冲着你直笑呢,假如你心情不好的话,你看看它,那它也就是你这个表情呢。但我到现在为止,我都没有怀着这样的心情去看过萨琳多特呢,所以我每次看它,它都是那么的美丽天真。
每天晚上都是我和萨琳多特的快乐时候,在这时,我们就玩起了“过家家”这个游戏,过了一段时间,我好像跟萨琳多特变成了无比亲密的好朋友,因为它是我童年不能缺少的好伙伴。我伤心的时候,它陪我一起伤心,我高兴的时候,它也跟着我高兴。
我爱萨琳多特,它也爱我。要问我童年最好的玩伴是谁,我会毫不犹豫得回答说:“是我的小猫咪——萨琳多特。”
我觉得世界上什么东西都可以消失、移动或者变化,但我和萨琳多特的友谊肯定永远都不会消失、移动或者变化的,因为我们是最要好的朋友。
伟人的作文篇4
停电了,人们都打开了的电灯,来找要光明,却都没有看见蜡烛。过了一会儿,电灯也没有电了,怎么才能照亮光明呢?这时候,就用着蜡烛了。人们纷纷点燃蜡烛,虽然只有一点点的火苗,却为人类点亮了光明。当电来了的时候,再看看蜡烛,已经烧完,变成蜡了。
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它为的就是可以为人类获取一点点光明,或是给人类带来一点点温度,照亮屋子,温暖心怀。可是却牺牲了自己。
我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那一天晚上七点,我正在看书,忽然停电了,眼前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妈妈立刻拿来了蜡烛,点燃了它,为我们照耀了光明。九点的时候,又来电了,这时,蜡烛也烧完了,我凝望着蜡烛。
弟弟说:“哥哥,你在看什么呢?”
“蜡烛呀,蜡烛为我们做出了贡献,却牺牲了自己,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学习它这种不求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我对弟弟说。
在生活中,具有蜡烛品质的人有很多,清洁工就是。他们在马路上扫地,从来没有人注意过他,他也从来没有停下过,一直在扫,为人民默默奉献。
我长大一定要做一个拥有蜡烛和清洁工品质的人。做一个为国家、人民默默奉献、不计名利的人。
伟人的作文篇5
太子少傅箴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家喻户晓的格言仍适用于现代社会,并且成为了父母子女的日常用语。
生物学上似乎给出了有力的证明:环境是影响植株生长的重要因素。不一样土壤中生长的植物最终的生长趋势大不相同,这是不可否定的真理。“草木无情人有情”,人类有自我的思想范畴,大多数时间能进行独自思考,但其它生物不一样,它们的生命只历经三个阶段,诞生——生长——凋零,在匆匆中结束一生。没有思想,只能被环境以及其它因素左右,直到生命结束,将自我的一切献给土地。
人类有自我抉择的本事,环境不足以支撑改变一个人的力量。真正推动人类前行或倒退的,仅有人类本身。
鲁迅先生被称作“民族脊梁”,出生于浙江绍兴的一个书香门第,在清末典型的封建大宅子长大,被迂腐传统的思想包围,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他蔑视日本留学期间不思国家危亡一心娱乐的大学生,抨击一切封建思想,与从小熏陶他的理念做斗争。他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坚持自我的立场,所以没有人能动摇他的思想,“近墨者”是他,“黑”者未必是他。不仅仅是他,千百年来的文人志士、为解放中国而战的英雄烈士,哪一位不是在水深火热的社会中开辟出自我的路?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人的发展如何,取决于在不断思考与反省中,他会把自我铸就成什么样的人,他并不是一味在环境中索取,将别人推崇的榜样当做神明,坚信崇拜之心定能把自我变为更好的人。即一心认为在好环境中能改变自我,以这种信仰标榜自我。倘若最终一事无成,便怪天怪地、怪榜样不足以激励自我,而不寻找自身原因。近朱者赤的基本要求是自身拥有本事以及意志力。
下雨要撑伞,隔着雨伞,不会被雨淋湿。平淡无奇的常识往往体现真理。假设雨水是“墨”,每一滴雨水拍向伞下的人时,有了伞的阻挡,伞下人能安然无恙。伞是自控力,隔绝一切诱惑与侵扰,使人在它的庇护下无视身边的“墨”。所以,近墨者黑并不能充分地概括大多数人的经历。
环境无法改变人,唯有人能操纵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