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自己的写作文能力,参加写作培训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作文的写作过程是自我表达的舞台,展现真实的自我,大黑猫文档网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惊蛰节作文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惊蛰节作文篇1
你会背《二十四节气歌》吗?那是当然。你真正关注过二十四节气吗?或许没有吧。今天就让我和大家聊聊“惊蛰”这个节气吧。
你一定觉得“惊蛰”这个节气很可怕吧?又是惊吓,又是虫子的,远没有“立春”“春分”这些节气来得春意绵绵。是的,你猜对了一半。
惊蛰,古称“启蛰”,标志着仲春时节的开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写道:“二月节,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出走矣。”意思就是,昆虫入冬时藏伏土中,不饮不食,称为“蛰”;到了“惊蛰节”,天上的春雷惊醒蛰居的`动物,称为“惊”。故惊蛰时,渐有春雷,天气转暖,蛰虫惊醒。原来,这些蛰伏的虫子是被春雷惊醒的,确实有点可怕。但是,我却是个小小昆虫迷,这让我感觉从可怕转为了惊喜,因为你可以随处看见可爱的小昆虫,比如金龟子、独角仙、瓢虫、花蝽、菜青虫、地老虎等等等等,天上飞的,地上爬的,各种各样,一派生机啊!
其实,你们没有猜对的另一半是——“惊蛰”是个很美的节气呢!
惊蛰有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桃花,二候杏花,三候蔷薇。”每到惊蛰时节,桃花笑红了脸,杏花吐露芬芳,蔷薇也穿上礼服,好像要赶一场春的宴会!要说我最喜欢的,还是桃花。因为古有诗人都不惜用大量笔墨描写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桃花粉红的、轻柔的花瓣,一根根亭亭玉立的花蕊,还有那隐隐约约的香气,既婉约,又大方,为“惊蛰”证明它的美!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关于惊蛰的习俗,其实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探索!
惊蛰节作文篇2
一声惊雷,划过天际,带着一丝冒犯的意味,将春天分隔而出,惊醒了万千沉睡的生灵。他又像是春天的呼唤,告诉大家,去迎接崭新的季节。
春雷,在大地上空炸响,紧接着便是解冻的泉水,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熊爬出了树洞,对着天空,吼叫着,去迎合着那春雷的响声,去唤醒冬天沉睡的动物。
布谷鸟在当中也不甘示弱,一声一声的啼鸣着,不时,有一两声老鹰的长啸,掺杂于其中。娇俏可爱的麻雀,也在树上活跃起来,啾啾滴乱叫着,不时可以见到他们的身影穿梭在树林之间。各种小虫子和蚯蚓也从地底钻出,不断翻新着严冬的冻土。他们都在忙碌着,用声音和行动去欢迎春天的到来。
一抹新绿被惊醒了,他们迅速钻到地下,又悄悄冒出一个小头。在左右张望,看见没有危险之后。就犹如雨后春笋,迅速涌出大地,疯狂的生长。花儿也唯恐自己落后了什么,竞相萌芽,开放。几处草丛边,有几处花丛,合在一起,呈现出一片清新而淡雅,富有生命而又美丽的景象。
惊蛰期间,同样也是惊醒人的时节。窝在家里,几近一个冬天,养成了懒惰的习惯。惊蛰到的来,扫去一切。惊蛰带来的,是春到来的'惊喜。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随着一天天的忙碌,人们也重新开始一年的生活。这是心底心灵的复苏,使人们更加敏感,好动,精力充沛,心情愉悦。这和从大地深处上升的朝气混合在一起,令每一天更加精彩。
惊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只是春的到来,万物复苏的标志。它只是一瞬间,但是却带来了无数的希望。“惊蛰过,暖和和“,惊蛰过了,但是留下了一年的欢笑。
惊蛰节作文篇3
“轰隆隆,轰隆隆。”一阵又一阵响声惊醒了大地万物,正在熟睡的草芽和花种被惊醒了。草芽问花种:“是春天来了吗?”花种伸伸懒腰,揉揉眼睛,对草芽说:“是。我还要睡觉,你别打扰我。”说着说着,又一阵春雷从天而降,这时的花种才总算清醒了过来——春天来了。
草芽拍拍花种说:“大懒虫,你还是接着睡吧,我可要换上春装,冲出家门,去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喽。”
小草冲出家门,沐浴着春天的第一场雨:“真舒服啊!”正在争相开放的桃花听到了,好奇地问:“你是谁呀?”小草回答:“我是小草。”桃花微笑着说:“哦,原来是小草啊,你怎么这么早就醒来了?”小草回答道:“惊蛰时分到,草儿忙来到。我已经嗅到春天的气息,我要做春的'第一位客人。”
听到草儿的话,桃花佩服地说:“你真是一位勤劳的草儿。”草儿红着脸对桃花说:“没什么,惊蛰时期到了,大地万物都苏醒了,可是有些大懒虫还没起来,我们赶紧去当春天的小喇叭唤醒他们吧!”大家纷纷点头,路过的小鸟听说他们要唤醒动物,也参加了进来。
小鸟挥动翅膀,唱着:“春天来了,春天来了。”大树听到了,揉揉眼睛,伸伸懒腰,苏醒了。小鸟看见叫醒了春天的客人,唱得更起劲了。桃花使劲全身力气,散发出淡淡清香,这香味引起了动物们的注意,它们打了个哈欠,钻出洞来想看看春天是不是来了。桃花开心地说:“耶!我唤醒了春天的客人。”而另一边的小草也不甘示弱,你看它唱起了动听的歌谣,把花草们一个个都从美梦中拉了出来。
惊蛰时期到,动物们都钻出洞穴,伴随着春天的旋律,跳起了早操……
惊蛰节作文篇4
“春雷响,万物长”,说起惊蛰,最先想到的就是那一声声春雷,彷佛一阵激昂的鼓点,徐徐奏响春天的序章。
夜深人静,突然一道白光划过天际,紧随而至的是紧锣密鼓的轰隆声,似是在演绎一首铿锵有力的进行曲,唤醒沉睡的大地,迎来万物的复苏。
“雷打惊蛰前,四十九日不见天”,今年的春节,似乎和雨水格外有缘。坐在窗前听着雨点滴答滴答地敲击在窗框上的声音,也颇为让人心旷神怡。在雨点的滋润下,地上的小草纷纷破土而出,花朵逐渐绽开了笑靥,鸟儿们发出了欢快的啼鸣,寂静的春天开始焕发出勃勃生机。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在古代,农民伯伯们都把惊蛰视作春耕的开始,纷纷拿起锄头,犁起田地,洒下辛勤的汗水,播下春的希望。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人们也会在这一天祭祀雷神,相传雷神鸟面人身,手执一柄大锤,砸出轰隆巨响提醒人们春天的到来。每每读到这儿,我都会惊讶于古人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叹服于源远流长的中华传统文化。
惊蛰是万物生长的时节,正对应着我们成长的年纪。如今人们都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但我们不能忘记香喷喷的白米饭背后那一个个弯腰驼背的身影,更不能忘记惊蛰以及二十四个节气所蕴含的中华传统。
我们一定要接好递到我手上的这根接力棒,把璀璨的中华文化弘扬开来,流传下去!
惊蛰节作文篇5
春,像是一支自由散漫的军队,军号声虽已早早地飘进了人们的耳朵,悠长、急促,却迟迟不见军人的身影。
二月早早地来了。走出家门,却仍是一片死气沉沉——门前的草地仍是初冬的模样,一根根枯草一触即断。河里沉沉的死水冰凉刺骨。岸边一棵棵柳树仄歪着,一根根枯枝毫无绿意,若有若无地在残风中摇摆……
这真的是春吗?
终于,一天早晨,我得到了答案。和往常一样,迷迷糊糊中听到外面有人在走动,又昏昏沉沉地睡去……
忽然,窗外一声炸响,穿过玻璃,刺破我的耳膜。自云霄而来却撼动了大地的狮吼声,伴随着阵阵震颤,一直回荡了好久才渐渐止歇。我一个激灵——春雷!
这是多么强大的'力量啊!我起身向窗外一看,草地仿佛在一夜之间柞干了土地的养分,疯了一般长了起来,感觉在我注视的几秒内,这草竟已长高了几厘米!河边的柳枝布满了新芽,这一个个小圆球似乎在下一秒就将爆出绿叶。
惊蛰!
这就是自然的力量!窗外的世界仿佛一支军队,一夜间已神不知鬼不觉地兵临城下。惊蛰是春的先锋,是它带来了春的气息。是它在一夜间一声令下,将春的景象一股脑儿撒向人间!
是呀,在这奋力进取、生机勃勃的惊蛰后,我们又有什么理由继续背负陈规陋习?大自然尚能一夜变相,我们又怎么不能舍弃陈腐,迎来一个更好更新的自我?!
抬头看钟,时间已指向七点。又是新的一天,我精神抖擞地穿上校服,迎接一个崭新的自我!
让我们在自己身上也来一次惊蛰吧!
惊蛰节作文篇6
惊蛰,是一个唤醒生机的节气。惊蛰唤醒蛰伏的动物,植物,勃勃生机就在此刻被唤醒。
惊蛰节气,正是油菜花盛开之时。你可曾在惊蛰时去过婺源!那油菜花跟赶集似的,你不让我,我不让你,漫山遍野铺满了黄色的身影。金黄的花瓣,碧绿的萼片,沁黄的花蕊散发出沁人心脾的香味。那香,既不浓烈,也不素雅,只是一种朴实的、纯真的清新香味,如同种植这油菜花的人们一样,朴实而又纯真。
与近处的油菜花呼应的是一山的春色和婉转的鸟鸣,远处的山有些才刚点出一些新绿,有些已是春色满树。桃花的粉,白色的杏花,同样金黄的迎春……一股山泉沿着山上的青石,缓缓流向山脚的一眼池子。随着泉水带来的.是满溪的花瓣和婉转的鸟鸣,有黄鹂鸣啼,婉转悠长,布谷鸟随后的提醒,燕子带着叽喳的回归……
向山泉旁湿润的土地,是不是会有些收获,你能发现一些虫子刚从烂泥中醒来的青蛙,从山洞、树洞中钻出的小走兽……一切是多么的富有生机啊!
就像韦应物所说“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一样,惊蛰也是播种的季节,农作物的生机从此开始,为明年此时的美景做准备。
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要在这惊蛰播种下一份希望!期待之后的丰裕收获!
惊蛰节作文篇7
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这可能是冬眠的昆虫醒来的标志了,天气回暖,春雷始鸣。
仲春时节的消息——惊蛰,如期而至。“一夜春雷百蜇空”,经历了雨水的滋润,春音渐渐浓起来了。
春已经来了,带着一点好奇,一丝懵懂。昆虫们苏醒了,他们从土里悄悄钻了出来。褪去冬色,迎接春光,呼吸着大自然的芬芳,或许当一只小小的昆虫,又何尝不好呢?
植物派来的代表——梨子,也不甘示弱。带着青黄的外衣和脆爽的身躯挂在枝头上,等到人们来采摘它,一生的使命大概也就结束了。
世界仿佛都快活起来,有声了!使这早已蔓延枝上的浓绿,不显单一无味。昆虫,有声;植物,有色。有声有色,这一场春雷恰到好处,但却很少有人赞美它,注意到它啊。而我,却觉的你是多么无私奉献,你带醒了春天,却又不辞而别。
一候桃始华,二侯仓庚鸣,三候鹰化鸠。经过春雨的洗礼,以独特的姿势拥抱生机勃勃。我该赞美你。
惊蛰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只是春的到来,万物复苏的标志。它只是一瞬间,但是却带来了无数的希望。“惊蛰过,暖和和“,惊蛰过了,但是留下了一年的欢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