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梁建章曾说:学生不应该花费那么多时间,在学习上网一搜就能查到的内容上。
对初中生来说,上历史政治生物和地理这类课程是比较轻松,只要认真听讲、仔细做笔记就可以完成很顺利地结束一堂课,但数理化就不同了,如果基础没打好,上课就像听天书。
但是如果到了考试时,历史政治生物和地理这类课程可就成了学生的心头病,因为明明老师上课讲的东西都听明白了,但是到考试时还是很难考及格,因为需要背诵默写的内容太多了。
所以在学生投票选出的“取消一门科学”排行榜上,这类中考中所占分值并不多的科目,上榜率却非常高。但是很显然任何学科都是通识基础的组成部分,想要取消是不可能的。
初中生“喜从天降”,中考或将迎来“新趋势”,已有地区率先实行!目前初中生所要学习的考试科目主要有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体育音乐和美术,还有些地区将劳动、计算机和实验也纳入到了中考。显然中考考试科目有增无减,取消不太可能。
既然取消不了,是否可以通过调整考试的分数或者考试的方式,去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呢?很显然教育部门已经想到了这一点。初中生“喜从天降”,中考或将迎来“新趋势”。
这个新趋势就是在推进中考省级统一命题的基础上,将部分学科改为开卷考试。
先来说说省级统一命题,这是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上的一项重要体现,也是为了落实“双减”、为提高育人水平营造环境的重要举措。
而有望被列为开卷考试的科目有政史地和生物。目前已有地区率先实行,在辽宁地区,直接将政史地和生物改成了开卷考试,政策从2021届新生开始实施,也就是2023年中考落实。
而安徽地区紧随其后,不但对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实行开卷考试,还允许学生在语文考试中使用正版的学生字典。不难看出教育部门在为学生减负的工作中是下了很大功夫的。
这样一来,学生们将有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或利用到学习自己的薄弱学科上,或利用到进行体育运动上。当然开卷考试的这些科目也不能放松,多学一点对考试来说有利无弊。
中考新趋势除了可以节省学生做无用功的时间外,还能有效帮助学生避免出现固化思维。因为虽说大脑越用越灵活,但是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用多了,可能会不利于大脑进行自主思考。
总而言之,中考或将迎来的这个“新趋势”,对初中生来说是非常好的消息。但对初中生来说也是挑战,毕竟在学习方法上还是要做出一些改变的。而对这两类学生来说,考验更大。
中考“新趋势”虽然是好消息,但将给两类学生带来重大考验偏科的学生可得注意了。不同学生的天赋不同,就会有些学生记忆力特别好,然后学习政史地生这类学科时,表现得就非常突出。那改为开卷之后,优势就变劣势了。所以这时学生要善于将自己的优势加注到其他学科上,比如利用到语文背诵文言文上,利用到英语记忆单词语法上。总而言之,偏科虽然不被提倡,但我们得肯定偏科学生是有能力的。
上课听课效率低的学生注意了。开卷考试之后,学生学习这些学科的学习方式就要改变了,一般就不需要占用学生太多的课下时间,所以课堂听课效率越高的学生,优势越明显。
“以不变应万变”,如果初中生可以找对学习方法,中考改革会让自己“如虎添翼”初中生要通过借鉴好学生的学习方法,再结合自己的学习能力,逐渐磨合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常用的学习方法有:卡片记忆法、记录错题法、知识点归纳法、题海战术法等。
同时好的学习方法要与学习习惯相呼应,学生要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养成自己坚持好的学习习惯。尽量做到当日事当日毕、老师的作业要及时完成、善于抽时间弥补自己不擅长的知识点。
笔者寄语:
中考或将迎来“新趋势”,初中生有望不再为应付考试而背诵一些用处不大的知识,也有望可以跟全省学生做同一套试卷、进行更公平的竞争。希望初中生可以以不变应万变,让中考改革让你“如虎添翼”。
1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把握现在、迎接中考》。很荣幸,今天能够站在这个讲台上和大家探讨一些关于学习的话题。
一模考试刚刚敲定,然而学习一刻都不能松懈。在此,我想和大家谈谈我的看法。首先,要好好把握课堂上的45分钟。课堂上老师的讲解,往往能帮助我们更容易的接受并消化所学的知识。有时候在课堂上走了神,课后要花几倍的功夫才能掌握遗漏点,就是这个道理。
其次,要善于向老师请教。作业中或多或少的会遇到一些问题。有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明知自己的`薄弱环节而无视它。勤于向老师请教,有助于帮助我们理解,从而攻克难题,取得进步。同时,我们也应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不断提高独立意识、创新意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很多人尽管有一颗向上之心,也付出了努力,但成绩却并不理想,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的学习习惯。我们应该培养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刚刚看书时,可以反复朗读课文,既熟悉了课文,又能使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以便专心于接下来的学习。学习过程中更要心无旁骛,尽量避免中途逃跑;学习一段时间后,可以休息一下,有时候做一些家务,劳逸结合,也是能提高学习激情与效率的。上次考试,同学们有收获,也有失落,有进步,也有失败,有喜悦,也有苦涩……借此机会,我希望,考的好的同学,要戒骄戒躁,要继续努力,再接再厉;希望未发挥好的同学不要气馁,要认真反思,及明总结,搜索失误,点击优势,找准症结,有的放矢。最后,我想告诉即将面临中考的同学们,和时间赛跑,让我们一起奋斗!青春的诗章需要我们自己去书写,未来的希望要靠我们自己争取,不要把遗憾留给明天!谢谢大家!
2
老师们、同学们!
时光流逝,转眼间,已经到期中,这也就意味着期中考试将拉开序幕。同学们两个月来所学到知识也将在期中考试中得到充分展示。
1、端正态度,高度重视
期中考试是对我们两个月以来所学学科和知识一次大检验。我相信,每个同学都有取得好成绩愿望,都想为家长和老师争光。因此,我们大家都应该高度重视这次期中考试,切不可掉以轻心。只有思想上重视,并且全力以赴、扎扎实实地搞好期中复习,那么,取得好成绩才有保证。
2、精心计划,全面梳理
同学们要在老师指导下,认认真真听好每一节复习课,做好每一道练习,完成每一次作业。只有这样,同学们复习才会有明显效果。复习工作是巩固和强化所学知识必不可少手段,是学习过程中至关重要环节。复习不单是机械重复,而更应包含对知识理解和运用。平时认真学习是期考坚实基础,但如果期末认真复习,查缺补漏,也可以弥补原先不足。
3、讲究方法,认真答卷
考试过程中要细心,谨慎,精力集中,要做到速度和质量和谐统一,力争做到:审题要仔细,题意要弄清,遇到拦路虎,不妨绕道行,细中求速度,快中不忘稳,把握好时间,不提前交卷。
4、放松心情,严守考纪
同学们都知道,考试临场发挥很重要。因此在考前应放松心情,理清思路,克服心理障碍,排除内外干扰,集中精力,把自己平时所学所得体现在考试中。
“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只有付出辛勤汗水,才能获得丰厚回报。同学们,进军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拿出“豪气面对万重浪”决心和勇气,抓紧时间,认真复习,考出老师满意,自己称心,家长开心成绩。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