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结构化面试经典问题解析

时间:2022-01-19 作者:Kris

结构化面试是指面试的内容、形式、程序、评分标准及结果的合成与分析等构成要素按统一制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的面试。结构化面试是中小学教师资格面试的一个重要环节。

教师资格结构化面试经典问题解析

以下是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结构化面试经典问题及解析。

问题: 谈谈你对“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是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所说的一句名言。“爱吾师”的意思是:对老师要尊敬、要爱戴。“爱真理”的意思是:要把追求客观规律和真理当成自己学习的终极目标。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要因为对老师的尊敬和爱戴就不敢质疑老师的观点,而是要以客观、理性、严谨的态度去追求真理。这才是真正崇尚科学的精神。

问题: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参考答案:孔子的意思是说,对于学习这件事,知道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用通俗一点儿的话来说,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当一个人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时,他会不断地在知识的海洋里探索,不断地吸收知识。能够带着兴趣坚持不懈地学习,必然可以学有所成。

问题: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是主动给我十条干肉作为见面礼物的,我从没有不给予教诲的。”这体现了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在当时的奴隶社会,这是一种具有进步意义的思想。我觉得,有教无类的思想对当下老师的教导也是有启发意义的。老师应当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于学习能力欠佳或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老师要给予更多的耐心。

问题: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我赞同孔子的观点。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得不到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这是启发式的教学思想。“不愤不启”,强调教育要掌握时机;“不悱不发”,强调教育要因势利导;“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则强调教育要循序渐进。启发式教学符合新课改的要求,与当今新课改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一脉相承。

问题:子曰:“学而不已,阖棺乃止。”谈谈你的看法。

参考答案:我赞同孔子的观点。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学习是不能停止的,直到被盖上棺材的时候才能停止。这体现了终身学习的理念。《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提到,教师要终身学习。这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作为教师,一定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老师只有不断地学习,讲课的内容才能体现新颖的特点。也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取得教学上的突破。

问题:你如何理解“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参考答案:“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这句话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引导学生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勉励学生而不是压抑学生个性发展,启发学生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这句话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启发性原则。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一味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传递思想。要不断地引导学生将学习与思考有效结合起来。只有学会学习,才能真正学有所成。

问题:你如何理解“不陵节而施”?

参考答案: “不陵节而施”这句话源自《礼记·学记》,意思是教学不能超越等级次序,要循序渐进。中小学生的身心正处于不断发育的阶段,并且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和阶段性。过早施加超越当前能力的任务,结果往往会适得其反。只有循序渐进,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问题: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谈谈你的理解。

参考答案: 孟子的意思是说,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我非常赞同孟子的观点。我们应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在读书的时候,不能单纯地全盘接收,而要敢于质疑。因为,书本上也难免会出现错误的内容。这就需要我们时刻带着思考去阅读。读书与思考相结合,才能真正学有所成。

问题:作为一名新人,你觉得应该如何适应教师这个职业?

参考答案: 我觉得,对于刚进入教师职业的新人来说,会面临许多挑战。新教师应该不断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同时要怀着一颗谦卑的心,不断向前辈请教、学习。另外一方面,要努力跟学生建立一种“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

问题:有人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赞同吗?为什么?

参考答案:我赞同这个观点。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最亲密的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跟孩子接触最亲密的是父母,孩子最信任的人往往也是父母。所以说,对孩子而言,父母是最好的老师。

问题:有人说:“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我赞同这个观点。教育需要惩戒,无规矩不成方圆。2021年3月1日起,我们国家施行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本规则所称教育惩戒,是指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适当的惩戒不仅有利于维护教学秩序,而且也有利于帮助“问题学生”改正错误。所以说,没有惩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问题: 你在用PPT上课的时候,突然多媒体设备坏了,但你又不知道如何修复,怎么办?

参考答案:出现这种情况,我会用传统教学的方式继续自己的课堂,尽量不耽误上课的进程。另外,在课后,我会向相关技术人员请教多媒体设备故障处理方法,以免再次出现类似的状况。

问题:谈谈你对“四有”好教师的理解。

参考答案: 四有好老师是指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我觉得,“四有”好老师的理念给所有老师指明了方向,是对教师们的极大勉励。每一位教师都应当争做“四有”好老师,为国家培育更多的栋梁之材。

问题:某中学的一名女教师曾因一封辞职信引发热评,辞职的理由仅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我觉得这位女教师非常有个性。或许她觉得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无法抵制那种诱惑;或许她真的已经疲惫不堪,想通过辞职来释放自己的压力。对于辞职,她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才作出的决定。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也未尝不可。假如到了累觉不爱的地步,放手也许是最好的选择。

问题:假如你在讲课的时候突然被学生打断了,而且学生当场指出了你的错误。这时你怎么办?

参考答案:首先,我会当场表扬该学生。能够在老师讲课的时候指出老师的错误,说明该学生不但有认真听讲,而且勇气可嘉。这种行为值得所有学生学习,必须要表扬。其次,我要当场向全班同学道歉。讲错知识意味着误导了学生。老师要对学生负责。知道自己讲错之后必须及时纠正说明。最后,我还要进行反思。看看是因为讲得太快导致口误,还是因为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找出原因后再进行有针对性地克服。

问题:某老师在班会上对全班同学说:“当大家不幸遭遇校园暴力的时候,千万不要忍气吞声,任其施暴,该还手时就还手。”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对某老师说的 “当大家不幸遭遇校园暴力的时候,千万不要忍气吞声,任其施暴“这一段话,我是完全赞同的。但针对”该还手时就还手“这一句话,我觉得应该给予补充说明,以免误导学生。面对校园暴力,我们绝对不能忍气吞声,任其施暴,但也不能以暴制暴。碰到校园欺凌,应当立即口头警告对方并且做好自我防护。如果对方继续施暴,我们是可以采取正当防卫措施来保护自己的。所以,对于”该还手时就还手“,关键要看对方有没有持续施暴。如果有,是可以这么做的。

问题:上课的时候,你发现缺了一个学生,但对方又没有跟你请假,这时你会怎么做?

参考答案:首先,我会向全班同学询问该学生的去处。看看是上了洗手间还是被其他老师叫去。如果没有同学知道,我会及时到办公室询问其他老师。如果还是无人知晓,我会第一时间让班主任联系学生家长。以此来明确学生的安危。万一联系不上学生家长,很有可能是家里发生了意外事故。这时我会及时让班主任到学生家里去了解情况。妥善安排之后,自己才接着上课。

问题: 幼儿园有些孩子不愿意午睡,作为值班老师,你怎么做?

参考答案: 我会鼓励孩子午休,告诉孩子午休之后下午才有精神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游戏。如果有孩子仍然不愿意午休,我也不会勉强。可以让他安安静静地待着看图书。只要不影响其他孩子午休即可。另外,在放学之后,我会跟孩子的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情况,以便采取家园合作的方式,帮助孩子养成午休的好习惯。